新形势下高校游泳教学的挑战与机遇及其应对策略
2021-01-09王鑫郭歌林苑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
王鑫 郭歌 林苑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
一、游泳运动的概述和高校开展状况
(一)游泳项目特征与运动价值
游泳是一项非常常见的运动项目,利用水的浮力和人体全身所有器官的协同配合进行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游泳可以很好地提高人的全面提高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与此同时,有氧运动对身体各部损伤较小,更保证了游泳运动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游泳项目的技术动作的活动是在水里,在体会游泳的运动动作、技巧,在运动过程里,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技能都得到提高,身体形态得到塑形,免疫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全面起到健身的作用[3]。
(二)高校游泳运动的开展
在我国,游泳运动作为一项广泛应用的运动项目,不仅广泛应用于大学生的体育游泳教学和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具有锻炼价值高、身体伤害小、易学易用的特点,由于游泳运动项目具有很多的优势所在,是可以当作一项最佳的体育教学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4]。游泳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提高心肺功能和体育参与,进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参与锻炼的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树立高校大学生对游泳运动甚至是体育运动的自信心,激发大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动力,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且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高校游泳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在大学生里,高校教工、教工家属和社会人员也是高校游泳运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职工及其家属是高校游泳运动开展的重要成员,他们对学校游泳运动场地的维护和场地的保养有着巨大的保障作用,也是推动高校教师及其家属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通过场地对社会人员的开放,可以扩大学校场地维护资金的收入,更多的社会游泳运动的爱好者也可以让学校的游泳场地得到充分地利用,也可以通过比赛交流促进高校教师和学生游泳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新形势背景下游泳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新形势背景下游泳课教学实践过程受到制约
高校游泳课在疫情的影响下,实践过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无法进行现场的实践教学,严重影响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无法通过实践演练,无法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由分解技术到完整技术的逐渐过渡,使得学生无法对游泳技术动作有清晰、全面的认识,进而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游泳课程的整体效果;更无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大相径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不同的技能学习程度进行分层教学,然而在疫情的影响之下,高校游泳教学师生的面对面实践过程被严重地限制甚至取消,这让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更是无从谈起;高校游泳教学也要对每一个学生个别问题重点解决,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个性问题,这样才可以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实践,进而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使学生从运动中找到乐趣并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和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从而全面激发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实践过程和学生的练习环节,是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高校游泳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过程自然也是游泳教学中的最为重要的成分,实践过程是我国高校游泳课程顺利开展的基本程序保障。同时场地保障、气候和天气等也是游泳教学实践的基本物质保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高校游泳课程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由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居家隔离和高校游泳运动场地开放严重限制,迫使我国高校学生的游泳课程要通过居家网络学习或者是在场地上进行理论学习和岸上实践学习,这对我国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造成巨大的影响,学生对高校游泳课程正常进行游泳技术动作的实操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让游泳教师的教学最终成为纸上谈兵,并无法让学生进行游泳练习实践,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和纠错,最终使得整个学期的游泳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状态。
(二)新形势背景下游泳场地的限制对游泳教学的影响
游泳本身场地不足,加上疫情禁止人群聚集而造成的游泳场地严格限制开放或者禁止开放更是给游泳课的场地问题本身不足的问题上进一步雪上加霜。
众所周知,游泳场地占地面积大,场地建设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室内游泳场地,需要大型的房屋建筑来作为室内游泳池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很多在城市里的高校可以开发使用的土地面积极其有限,如果是恒温游泳池则需要更为精细的投入,而且保养和维护成本更是一个非常大的经费开支,这对高校游泳场地是很大的影响因素,也是高校游泳场地少之又少的原因所在,特别是标准的室内游泳场地更是难以有保障的存在,这些在客观上使得游泳场地严重不足,让场地不足成为制约高校游泳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各大高校的游泳场地不足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与此同时,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场地的禁止开放或开放不足给本身场地不足的高校体育游泳课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影响。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各大高校体育游泳课采取网络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现场教学的过程中,场地不足而造成的众多人员使用一个场地会带来人员聚集的情况,各高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通过控制开放时间或开放人数来严格限制游泳池的开放,通过不同班级分散开来在不同的场地进行岸上教学来保证高校游泳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在保障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游泳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游泳课程的实践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形势背景下高校游泳教学面临机遇
新冠疫情给高校游泳教学带来巨大的问题与挑战的同时,也给高校游泳和高校整个体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体系的改革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网络教学具有方便性、人与人直接无接触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学生的游泳教学的直观教学和实践练习的问题,成为解决游泳课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网络教学一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途径,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的直观性特点优势,使网络教学的手重视程度和发展程度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疫情影响下,由于学生身处全国各地,同时人员聚集有着很高的疫情防控风险,网络教学方式客观上成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全国高校所有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充分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教师积极备课学习的同时,通过多途径学习一种到几种网络教学途径和模式,使得网络教学不断完善;高校行政人员通过政策的导向和支持,帮助全校教师和学生掌握和进行网络教学,同时把网络教学过程中出现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问题进行全面的发掘的应对调整,为学校网络教学制定新的方案和方向指引;学生也在网络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进步,同时也帮助网络学习提出问题和建议;总之,在我国高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在网络课程过程中不断的遇见问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再到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了一种网络教学的新浪潮,并把网络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高校网络游泳课程在客观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不仅保证了高校体育游泳课程的顺利进行,也为高校学生开辟了居家锻炼的新型模式,这在客观上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开辟了全新的发展模式;网络教学也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便利性、安全性;可以降低体育锻炼的难度和成本,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高校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一定的基本条件。
四、新形势背景下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游泳教学的实践方式和游泳专项体能训练
游泳教学的实践分为水中实践和岸上实践,而水中的实践是游泳教学实践的主要形式,岸上的实践显得尤为不足,应该加强游泳岸上的实践方式、实践途径、实践手段和游泳专项体能训练等多种形式来完善岸上教学实践,以备特殊情况造成水中实践受限对游泳课程的巨大影响。
(二)建立游泳场地保障制度,增强游泳场地开放力度
游泳场地存在不足和开放时间受限的问题。建议高校建立一些简易的游泳场地;加强校与校之间、校企合作,通过时间互补把不同的场地合理结合并充分利用;增强校内场地开放时间的同时,加强高校周围场地在地点和时间上的合理整合,从而保障各个场地的充分利用。
(三)推进网络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 完善高校游泳教学体系
通过网络教学培训,提高教师进行游泳课网络教学的能力,体育教师努力把体育游泳课的实践性尽可能地通过网络教学进行实现,在高校游泳城实践工程中让游泳实践教学和游泳网络教学有机的结合,让现场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依存,使每一节游泳课的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途径可以相互转换的进行,建立一种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相搭配的混合教学体系,以保障高校游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