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运行策略的研究
2021-01-09韩智超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韩智超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学生体育社团,不仅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跟上时代变化需求,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不仅能满足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也能达到当前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2]。同时,学生们仅在体育课上学习、练习是不够的,需要课外延伸与扩展,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的重要补充、延伸与扩展。它存在的价值、意义和生命力,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及其综合能力[3]。
对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是重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强健学生之体魄,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了完成高职体育工作目标促使学生体育社团的数量和规模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得到国家的重视,大学生加入体育社团人数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高职院校的资源有限,使得学生体育社团与学生需求之间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4]。本研究基于广州市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8 所高职院校中 52 个学生体育社团,对其指导教师、负责人及成员进行调查,研究在体育社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求相应对策来推进社团的进步和发展,旨在建设科学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帮助。
一、广州市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运行中存在问题
(一)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放情况
本文通过向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8 所高职院校中随机抽查52 个学生体育社团,发放关于《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基本情况》问卷520 份,回收问卷513 份,有效问卷510份。并向社团负责人发放关于《本校学生体育社团基本情况》问卷 52 份,回收问卷 52 份,有效问卷 52 份。该调查问卷内容,一是调查了解社团的规模,二是社团获得开展情况,三是社团日常管理情况。
(二)广州市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运行中存在问题
经过与上述高职院校负责社团管理的团委老师和学生干部访谈,并分析了上述两份问卷调查情况,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存在以下问题:
1.场地和经费有限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高质量开展活动、交流合作及不断进步发展需要充足的场地、经费作为基础。在调查分析中,有86%的体育社团在活动中出现场地不足的情况;有73.3%的体育社团没有学校专项经费的资助,原因是绝大部分学校对社团的资助是以项目申报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大多数院校每年都会举办科技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进而对各社团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资助。由于体育社团与这些活动的主题契合度不够,申报项目难以被选中,因此,体育社团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
2.开展活动的质量不高
开展活动是社团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分析,广州市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仍然存在活动频率不合理,活动规模小,活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① 在活动频率方面:根据调查,由于社团组织者的时间、精力和能力以及场地和经费的限制等因素,有80%的学生体育社团只能保证每月1~2 次活动频率,有些社团却在六个月也没有开展任何活动。可以看出,体育社团举行活动的次数和频率需更深入研究和优化。通过调查得知,很多学生认为每周能参加1~2 次的活动较为适中,并且能接受这种体育锻炼的节奏频率。② 在活动规模方面:非社团成员参与活动人数仅占21%;同时,社团在校内或团内举行活动居多,校际共办活动较少,使体育社团的影响力有限和知名度不高。③ 在活动效果方面:由于活动规模、频率,成员参加活动的热情等因素影响,活动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将近23%的社团成员表示,从体育社团活动中获得的效果不理想。
3.指导人员存在经验不足和指导不够
调查中有83%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是由体育专业老师来担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管理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使得部分学校专业教师缺乏积极性,导致指导动力不足。二是部分学生认为社团活动是学生自娱自乐活动,不愿意请指导教师,使得体育社团缺乏了规范的指导。
4.在管理上未能达到高效管理
健全的社团内、外部管理制度,才能使社团良好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达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发挥其才能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2%的高职体育社团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大部分体育社团尚未制定或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章制度的制约,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就会零散、盲目、随意性,严重阻碍了社团自身长远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运行对策
(一)学校重视,全面支持
高职院校全面的重视和支持可推进学生体育社团持续发展。学校应在经费、场地、设施和指导老师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一是为社团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高质量的体育社团活动必须在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和实现,实际上体育社团要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喜爱和踊跃参与,必须保证开展的活动具有高质量高水平,进而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在场地、设施的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只有在足够的场地和完善设施的基础上,才能举办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社团活动。三是要通过不断制定和建立健全管理和激励机制,勉励更多体育老师多参与,提高老师指导的积极性。
(二)转变观念,简化流程
高效的管理,便捷的程序能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因此管理体育社团的观念要转变,行政审批要简化流程。一是社团管理部门要简化程序。将行政管理转变为指导和监督,为学生体育社团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更利于引导学生社团的工作,同时便于监督。二是充分信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要敢于放手,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观念赋予学生机会平台,在井然有序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三是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体育社团活动中遇到难题时要给予帮助,以推动体育社团健康快速发展。
(三)科学设置,有序活动
1.科学设置活动频率,合理开展活动
体育社团要科学、规范性地开展活动,首先要规范活动频率。建议做到:一是根据需求科学设置活动频率。社团负责人必须先了解社团成员的可参与活动的时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活动次数。二是严格执行活动安排。经社团成员大会商讨,共同确定的活动频率,就必须严格执行,以提高执行能力,养成准时参加活动的习惯,从而发扬体育精神,发展体育意识。
2.提高活动质量,打造品牌活动
活动质量对体育社团活动的科学、规范性及学生的参与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一是根据社团的定位和目标,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机和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针对性性强的活动,让参与者收获良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二是活动前要做好规划、协调工作,科学合理地分工,确保活动有序发展。三是加强校际、社团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不同社团间、校与校同类社团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协助、合作,相互借鉴、共享资源、实现双赢。四是注重建立社团品牌活动。品牌活动是社团的核心力量,可提高社团的知名度,是社团活动良好的宣传方式,只有不断打造社团的品牌,才能做到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以人为本,发挥能动性
1.建立选拔社团负责人和考核体系
负责人在社团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高职学生体育社团的政策,发展思路和方向以及举行活动的类型和规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5]。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应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拔具有政治诚信、热爱体育和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作为社团管理人员。同时,完善考核体系,在定期考核中奖惩分明,约束管理人员工作行为并激励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注重培训社团干部的管理能力
社团干部是社团的决策者,在活动的决策、开展以及成员之间工作沟通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社团干部,提高社团干部的责任感、服务意识、管理水平,从而使得社团管理更加有效、有序。
3.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体育社团活动在专业教师积极的指导下,会提高体育社团活动的水准与质量。提高专业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可有以下的方式:一是将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采用合理的方法和评估标准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和职称评审体系中。二是社团负责人应积极主动邀请老师参加社团活动,虚心请教社团工作和组织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达到师生共同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五)健全制度,推动创新
1.建立健全高职体育社团的规章制度
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要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制定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因此,首先学校应修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与标准;其次专门制定出学校体育社团方面规章制度;最后要规范体育社团活动的纪律和准则,推进体育社团科学健康的发展。
2.加强高职体育社团之间的交流合作
交流合作是体育社团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途径。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是高职体育社团的必由之路:一是增进校内多类的体育社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校内社团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激励、进步。二是加强高职院校之间同类型体育社团的交流,通过举办联谊活动或竞赛活动,促进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学习。
3.创新高职体育社团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也是考核机制,要不断更新和创新,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促进高职体育社团的发展。如对表现优秀、品牌活动较多的体育社团应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同时,充分利用考核机制评选优秀社团干部、优秀社团成员等,来提高学生工作的热情、参与的兴趣和展示能力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