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背景下老年人健康服务研究
2021-01-09刘银银亳州学院体育系
刘银银 亳州学院体育系
体医融合的理念已融进了健康中国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完善能够促进体育业和医疗业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继而促进体育业和医疗服务现有政策相互衔接的新的业态发展政策。体育和文化、养老和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体育的变革,激发体育产业的创造力与活力,进而打造健康强国的目标。体育锻炼不仅仅是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发展,还能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好。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体育的重要性,它是推进体医融合的基础。整合“体育医学”服务的目标是“运动行为”,而“体育医学”整合的重点是运动处方。其目的是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的“运动习惯”,并获得良好的,持久的运动益处。
一、“体医”融合对老年人健康服务的重要性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腾飞必须考虑的新的基本国情[1]。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许多难题[2]。老龄化对健康中国建设带来一系列深刻持久的挑战,老年人生理和身体健康情况变化大,各种各样的慢性病患病率高,怎样延缓衰老,远离痛苦,给老年人一个幸福的晚年,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理念[3],而我国健康服务业还是有疾病预防服务的供给不足、产业布局分散等方面的问题,健康服务的水平和人民得越来越多的健康需求是不匹配的,为缓解这些问题,我国健康服务可将“医疗与体育融合”作为健康服务业的减压方式,在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过程中,“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并提出要大力倡导两者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从而解决当前我国人口结构的难题。
二、“体医”融合下老年人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建设
(一)“体医”融合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运动能极大地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如何引导老年人形成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并指导他们不要出现运动损伤和恢复的方法,建立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先进健康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中国老年人的健康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体育康复指导方面的工作未完全职业化的为老年人健身提供服务,而运动康复专业是科学健身的保障。运动康复技术的实行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全面的医学评价基础上,要求运动康复专业人才既会“预防”“治疗”也会“康复”,既懂“体”又懂“医”。能开运动处方也能亲自指导康复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使普通体育活动更加具体,实用和科学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兼职人员的人数比较高。一些疾病常常需要专业的临床治疗,而体育知识的工作者,则会缺乏具有说服力,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健身计划、培养科膳食行为、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和预防运动损伤等,需要以医学知识为主导以体育科学健身为辅助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性格特点设计的运动处方和特别说明是增强运动效果和促进科学健康的必要工具[4]。
(二)老年人健身服务人力资源的管理
体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引进工作,参与老年人健身服务规范体育管理队伍,管理与组织老年人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从而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科学服务。倡导和支持体育专业和医学院的大四学生进入社区参与实践锻炼,提高体育学校和医学院的就业率,减少基层人才短缺的情况,也使基层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还可以保证复合型人才供应的高质性和可持续性。以满足老年人科学合理健身的需求。在社会不同体育指导的研究中,应增加针对老年人的特殊体育指导课程,使老年人能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和清晰的培训计划进行合理,系统的体育锻炼。因此,应组织各项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对目前从事医学的人进行教育,将运动医学纳入基础医学教育,将社会体育锻炼的培训和评估体系中纳入科学实践并促进医学健康。加强团队建设,提供合理,科学和标准化的健康促进指南和服务,政府和社区可以采用多种鼓励方法,为复合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鼓励他们进入基层,为高水平的健康作出更有效的贡献,要定制相关人员资格评审制度,才能为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进而推动老年人群体适度参与体育锻炼,建立老年人健康生活培养模式,促进中国老年人幸福健康生活.
三、“体医”融合下老年人医疗体育的发展
老年人有相应的运动意识,但他们并不太清楚做什么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对运动处方,健康检查和病历记录的需求很高,这可能是由于缺乏这些服务所致,促进老年人健康发展,必须决定制定合理标准的公共政策,加强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有效促进和指导老年人健身运动,并制定和实行做好的规划。老年人健康科学教育,老年人运动医学,慢性病预防和综合治疗业务计划相互促进。
体育应该符合老年人的需求,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通过进行符合他们的个性特点的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形成“医、养、健”深度融合的老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模式[5]。要通过多元化主体参与方式,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才能积极的改善老年健康状况,运动健身器材开发商和医学研究者共同开发了运动康复器材,可以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设计,治疗各种疾病,从而促进改善疾病[6]。也可以利用数据库记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力量、时间和负荷可以展示出来,方便老年人监测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达到科学锻炼的效果。
对老年人不同的疾病,选择所对应的医疗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传统保健运动的方式,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慢性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3],传统养生保健中的五禽戏、八段锦、导引等体育项目和健身手段的理论基础依托于中医阴阳和五行等相关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起来的,中医古籍中有一些传统保健手段如:导引、五禽戏作为辅助医疗手段用来防病治病,在汉初,华佗就已经提出了定期参加体育活动和从始至终参加体育运动的观点,华佗五禽戏的目的是以健康的态度过着幸福的生活,同时保持健康[7]。
四、“体医”融合“互联网+”老年人服务平台的构建
“体医”相互交融与协调发展为国民体质健康提供了预防、治疗疾病和康复护理的保证。全面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利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老年人身体数据的采集和大数据分析,预判一些潜在的身体疾病,从而提供科学的运动处方和运动康复方案,推广“运动处方”,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共同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体医融合与非医疗健康干预具体的举措”:建立、推动、形成“体医”融合下疾病的管理和健康服务的模式。这样就为运动健身提供了更科学的健身引导,并建立了老年人运动处方数据库,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进行区分、有针对性体育的健身方案,充分发挥体育平台、健身平台和康复平台,在疾病预防以及病后护理的积极预防和康复运动。同时要制定老年人疾病预防和科普教育方式与健康管理计划,建立运动营养指导师、运动康复师和医生共诊平台的模式等。
五、“体医”融合下老年人健身场馆的建设
制约老年人“体医”融合的原因在于老年人健身的场所不充足,《“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通过发布健身活动的指南,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人群开启体育场馆供给健康服务的新模式,《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中国’促进运动和医学的全面发展,积极促进终生运动和保健服务,积极促进运动场馆,开展健身服务和保健等运动”。而常州奥体中心在体医融合的工作中获得突出成绩的体育场馆,为国内“体医”融合建设老年健身综合场馆开创了新的思路。对于老年人健身,体育馆在运动健身中心附近设有相关的医疗咨询室或指定的运动医疗机构,可以提供与老年人身体状况有关的身体健康检查,促进老年人科学健康合理地进行健身。实施老年人健康评估体系。运动健康综合体是一种全面的物理和医疗服务的新形式,运动场馆和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共享资源并相互补充。可以扩大体医融合服务的供给规模。老年人场馆依托诊疗设备与医师的技能,可为老年人提供运动损伤相关的疾病、慢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诊疗与运动康复相关的服务,也可以根据老年人患者的病情,推荐老年人定期参与专项康复运动和相关健身活动。
六、结语
体育医学的融合体现了促进健康的概念,这是一项侧重于预防的国家战略。只有将“体育医学”相结合,才能将耐力与慢性病的预防和康复相结合,才能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节省社会卫生资源,完善服务内容,完善不同状况老人健康服务需求,丰富全维健康服务内涵缺少,要从身体、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水平理解和促进健康,需要提出“全维健康”这一整体观,建构和完善立体化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是构建体育与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形式、促进老年人健康和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