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杠”绘本,让课程更精彩

2021-01-09

幼儿100 2020年33期
关键词:斜杠祖父母绘本

说起“斜杠”,大家会马上想到一个热词“斜杠青年”。它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单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而绘本,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它为幼儿看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怎样让绘本不止于阅读,发挥“斜杠”多重功能,让课程更精彩,更加促进幼儿的发展呢?在实践中,我有一些小小的探索。

一、绘本和游戏连结,让阅读更加快乐美好

科学研究表明,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经验连结中,引导着人的大脑发育。幼儿需要多样的刺激,累积出属于他自己的童年世界。基于幼儿的成长需要和特点,我不再把绘本阅读定位为“纯语言活动”,而是让绘本和游戏有机连结,让幼儿调动全身的感官走进绘本,感受绘本的“趣、美”,挖掘绘本的“乐、活”。

1.浸润式游戏,如同身临其境。

如绘本《幼儿园,我来啦》,画面很简单——只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圆点。那红点和蓝点代表什么呢?我引导幼儿融入特定的场景“幼儿园”。幼儿链接经验后,女孩子把自己当成了红点,男孩子把自己当成了蓝点。我鼓励幼儿说一说画面上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在玩什么游戏,让幼儿身体力行表现画面内容。比如散点状的画面,幼儿自由走动。当红、蓝圆点分别聚拢成两个块面时,幼儿也按性别分开站,还对应画面位置决定男孩、女孩的空间站位。又比如“一个圆点在前,其他圆点在后”,幼儿经过观察讨论,觉得可以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于是大家开心地玩起了这个游戏。

因为有了游戏的支持,幼儿不仅收获了快乐,还获得了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比如:手口一致数数、发现并再现规律、空间方位识别等;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合作能力。

2.体验式游戏,助推内涵理解。

如绘本《桥》,巨人和熊在窄窄的桥上相遇了,他们都想通过这座桥到达对岸,但桥太窄了,无法让他们并排通过。巨人和熊在桥上对峙,气氛十分紧张。阅读到这里,我提出了建议:“请小朋友两两结对,一个当巨人,一个当大熊,面对面走上平衡木,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顺利过桥。”于是,幼儿踏上了“桥”,是教师事先搬到教室里的平衡木。他们商量得出好几种过桥方法,如一个人先退、依次过桥;或者一个人坐下来,另一个人从腿上跨过去;或者一个人不动,另一个人紧紧靠着他的身体,从平衡木的边缘绕过去,等等。当然也发生了掉下平衡木的情况。

回到绘本中,最终巨人和大熊紧紧抱在一起,一点点挪步,像跳舞一样转到他们想去的那一边,然后挥手告别。这种方法,幼儿没有想到。他们饶有兴趣地开始尝试:抱在一起,在平衡木上挪步转圈。通过体验,幼儿更深刻地感受到:互不相让对双方都会造成伤害,互相宽容、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对幼儿来说,阅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扫描的过程,而是有感觉、想象、思维等综合的心理过程。把绘本与游戏连结起来,能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愉悦感,更加积极主动地感受字里行间的深刻道理、浓浓情意,感受真善美。努力做一个智慧的老师,用一颗童心开展阅读活动,便能与幼儿共享绘本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二、绘本与区域融合,让活动更加绚烂多姿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完一本书,每个幼儿心中都有自己对书中人物、画面、情节的独特见解。绘本的多元价值,引发幼儿情感共鸣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游戏、乐游戏、创游戏的兴趣。我把绘本作为一种常态的课程工具来使用,让它走进各类区域,形成书与非书之间的“学习空间”,支持、鼓励幼儿迁移运用,拓展视野,也让幼儿的活动更加绚烂多姿。

1.绘本走进美工区,玩转创意。

绘本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大师级的富有魔力的图画深深吸引着幼儿,也常会激发起幼儿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比如绘本《海马先生》里的画面,颜色鲜艳却又协调,红的、蓝的、绿的……把它们都放在一起,会不会变成海马先生那样的颜色呢?幼儿迫不及待地在美工区玩起了颜色游戏。他们惊喜地发现:“许多颜色碰撞,真的就像是海马先生的颜色!”有了绘本的启发,幼儿的作品颇有艺术大师的风采。绘本《叶子先生》,不同形状、色彩和花纹的叶子被作者巧妙组合,拼贴成各种动物、植物和秋日风景,自然地激发幼儿利用秋叶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迎新年”主题活动中,幼儿带来了许多有关新年的绘本,他们在绘本中汲取经验,也画起了年画、对联,将教室装扮得充满新年的气氛。根据不同的绘本内容,幼儿还会运用多元材料,比如树枝、超轻黏土、皱纹纸、KT 板等材料,做微型造景、表演道具等充满童趣的手工作品……

绘本是无声的艺术老师,幼儿在欣赏美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创造心中的美丽图景。

2.绘本走进小剧场,丰富体验。

阅读思考与诠释角色的融合创造是一种全新体验的过程。幼儿在扮演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思考绘本里的各项细节,包括人物角色、情节发展、冲突观念。我支持幼儿自选喜欢的绘本进行表演,发展想象、组织和合作等能力。

比如幼儿阅读《生气王子》《爱哭公主》这两本绘本后,对里面的情节特别感兴趣。他们找了一些服装道具,到表演区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每个人都会有“生气”“难过”的情绪,但是必须学习如何解决问题,让自己少生气、少难过。我还将这两本绘本推荐给家长,鼓励他们进行亲子表演。家长们纷纷表示:发生亲子冲突时,为人父母者必须调整自己、尊重差异,有智慧有技巧地进行协调,以达到双赢共好。“深呼吸,1,2,3,怪怪东西不见了,哭哭脸变笑笑脸。”这首歌一度也成为孩子们最喜欢唱的歌曲,班级里的氛围也比以前更加和睦了。

不再一味追求表演的绘声绘色和舞台效果,让表演少一些无形的枷锁,尊重幼儿自然的表现表达,重视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从而让越来越多的绘本走进表演区,让幼儿在自娱自乐中获得积极的生活经验。

3.绘本走进益智区,探秘发现。

游戏是幼儿最根本的心理需求。我分析绘本中的游戏素材,从绘本趣味点和幼儿兴趣点入手,投放有趣的游戏材料,深化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并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如绘本《谁藏起来了》,有趣、有挑战的捉迷藏游戏深受幼儿喜爱。由此我制作了动物图片、底板投放到益智区。“谁藏起来了?”“谁转过身去了?”……幼儿通过一次次互动猜谜,不知不觉增强了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对动物特征的理解。绘本《是谁的肚脐眼》,讲述了很多事物有“肚脐”。我提供了“肚脐”图片和抠空“肚脐”部分的物体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进一步发展观察力,增进对生活中事物的了解和敏感度。

绘本《了不起的小手》:幼儿发现有一页有许多小圆点,这是做什么的呢?原来这是盲文。盲人眼睛看不见,只能通过手指触摸来感受信息。幼儿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我提供眼罩和各种物品,让幼儿戴上眼罩摸一摸,感受指尖传递的信息。比如触摸不同的纸张感知质感:毛毛的、光滑的、皱皱的;触摸不同的豆类,感知形状、大小等。

大班“拥抱冬天”主题活动中,幼儿收集了许多相关绘本。他们对《聆听二十四节气》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制作成“节气导图”。幼儿在阅读绘本、绘制导图的过程中,对季节、天气、风俗等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绘本,还能走进建构区,为建构活动提供灵感;走进科学区,为小实验提供支架……幼儿在特定情境中的需求阅读,能汲取绘本信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自主提升最近发展区;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包括逐页翻阅、仔细观察、自主表达、相互交流、不懂就问等。幼儿还感受到:书不仅仅是用来看的,还能帮助解决问题、开展游戏。书,是自己成长的好朋友、好老师!爱阅读的情感、会阅读的能力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三、绘本促主题生发,让课程更加温暖智慧

优秀的绘本是宝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性、娱乐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是幼儿成长的“精神维生素”。当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绘本交织,产生的若干交点,也瞬间成了热议的“焦点”。他们在头脑风暴中激发灵感,在深度学习中分享感受,由点到面,生成属于自己的主题故事。

比如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我园大班借助有关祖父母的绘本,支持幼儿从自身感兴趣的点,生成不同的微主题活动。

如绘本《外公的神秘藏宝》引发幼儿活动:

(1)祖孙玩游戏,共享天伦乐。幼儿在家中和祖父母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翻花绳、玩弹珠、斗鸡、下棋、折纸。

(2)和小伙伴分享介绍祖父母的童年游戏。

(3)一起玩祖父母的童年游戏。祖父母用到的游戏材料很简单,但是很有趣,也有挑战性。比如滚铁环,幼儿感到要把铁环滚起来太难了。

(4)投票PK——谁的童年游戏更有趣。

结果表明很多幼儿都喜欢祖父母的游戏,理由是:“他们的玩具有的不要买,有的很便宜!”“不需要去游乐场,家里也能玩!”“不需要用平板电脑,不会让眼睛受伤!”……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有了新的生活体验,也是祖孙情的沟通桥梁!

绘本《奶奶的皱纹》,引发了幼儿“看一看祖父母年轻时的照片” “聊一聊祖父母的本领”“想一想怎样帮祖父母去除皱纹”“说一说给祖父母的悄悄话”等活动。祖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热议。他们发现:年轻时候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很帅、很漂亮、很精神,皮肤很光滑。他们生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又生了自己,他们照顾着一家人,慢慢地变老了。由此,幼儿还萌发了帮祖父母除皱纹的愿望。有的幼儿说心情好皱纹就会变少,所以要帮祖父母一起做家务,给他们捶捶背,说说笑话,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开心;有的幼儿还帮奶奶敷面膜,因为做美容也可以除皱纹。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祖父母的爱。

绘本《怕浪费婆婆》则引发了幼儿通过调查了解到祖父母为什么勤俭节约,体会到祖父母儿时生活的不易。幼儿计划从珍惜身边的每一样物品做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勤俭节约”不断注入新的涵义和活力。

由绘本和幼儿兴趣结合而衍生的温暖、智慧、有意义的微课程,从幼儿的角度生成、站在幼儿的角度拓展。课程的脚步看似慢了下来,但是灵动的内容、有趣的过程更加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帮助幼儿深入地感悟生命,感受亲情,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心灵的指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把“教”绘本变成“用”绘本,开辟绘本教育新途径,拓展绘本使用新功能,彰显绘本多维价值,逐步提升教育实践智慧,让“斜杠”绘本引发自主阅读、游戏拓展、多元体验,让温暖情感与理性思维互动,让固有认识与新授经验交融,实现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整合,让课程更具有文化渲染的力量和儿童本真的趣味!

猜你喜欢

斜杠祖父母绘本
宋徽宗:“天下一人”还是“斜杠青年”
“斜杠”时代,请看江淮恺达X6轿卡全能版如何接招?
我的祖父母
绘本
绘本
绘本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当青年加上“斜杠”——解析“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