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1-01-08吕颖蒋飞王晓玲
吕颖 蒋飞 王晓玲
【摘要】目的:评析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于改善急诊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将两组急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和确诊专职转科手术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包括急诊室环境、急诊室护理工作、护士业务水平、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病情解释、对病情进展的了解)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提升急救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急诊护理中进行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110-02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抢救科室,作为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是突发事件最多、患者最集中、抢救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I11主要收治病情危急的患者,对患者及时快速施救,对于控制患者病情,以此为患者提供后续治疗服务,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更好的减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2]。为了评析急诊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纳入我院收治的78例患者开展综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78例,患者的接诊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58.86±6.25)岁;病程35~75min,平均病程(54.58±5.28)min。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8.76±6.53)岁;病程36~78min,平均病程(54.25±5.61)min。两组急诊患者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3]:患者年龄大于18岁;无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精神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急诊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安排抢救内容,展开常规急救护理。
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具体方法如下:(1)完善系统工作管理:接受做好急诊室输液物品的清理,将药物根据种类和批次分类整理。将整理好的急诊室用品分类整顿,将危险药品和普通药品标识,以缩短抢救的时间,提升急诊效率。强化急诊室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处理,尤其是患者接触的物品。采用环境质量监督的方式促使护理人员维持良好环境的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与责任制奖惩方[4]。(2)优化流程:①在接到急诊电话后,5min内安排出诊,在出诊前通知救护车和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工作。②开放急诊绿色通道,减少患者急诊等候时间,采用先急诊再挂号、先抢救再收费的制度原则[5]。③送患者人抢救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合患者的病情特征,为患者吸氧、气管插管等,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性,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采用心电监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配合临床医师进行病情监测,如MRI和CT等影像学诊断,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为患者检测,明确诊断结果,防止延误病情。检测结果出来后,护理人员通知外科医师进行会诊,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往手术室,准备好相关的手术准备,做好器械、备皮和血液准备[6]。④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摆放成复苏体位,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将患者放置在抢救床上,主要将患者的头部保持在与躯体同一个轴面上,平放上肢在患者的身体两侧,开放气道,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如果患者不存在颈椎损伤情况,则可以抬高下领,以改善患者呼吸道梗阻症状。如果患者心搏停止或者呼吸停止,则需要给予患者鼻塞吸氧或者面罩给氧,并对氧流量进行及时监测,以确保给氧量充足。如果患者面罩给氧失败,则需要采用气管插管法治疗,如果患者的呼吸道有损伤,则需要给予患者有创通气给氧法治疗。穿刺成功之后建立可靠通道,以保持呼吸畅通。在对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出血量,并积极实施抗感染治疗。⑤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为患者家属讲解病情,提升患者家属的配合度,急诊患者往往病情严重,预后差,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沟通,降低压力,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7]。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诊患者的:①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和确诊专职转科手术治疗时间。②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包括急诊室环境、急诊室护理工作、护士业务水平、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病情解释、对病情进展的了解)。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以上六个项目均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5分,分数越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资料,使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确诊专职转科手术治疗时间、急诊室环境、急诊室护理工作、护士业务水平、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病情解释、对病情进展的了解,组间对比差异性的检验使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急诊患者的急救效率 两组急诊患者的急救效率相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观察两组急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相关评分 对照组患者家属对于急诊室环境、急诊室护理工作、护士业务水平、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病情解释、对病情进展的了解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急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且死亡率较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配合效果对于抢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急诊科护理对于护理人员要求较为严格,科室的死亡率较高,为临床护理带来很大挑战。常规护理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抢救时间较长,抢救成功率无法保证。
传统护理效果不佳,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是临床感染的高危人群,患者发病常伴随低氧血症,需要为患者及时提供给氧治疗,急诊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多存在呼吸困难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一定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恢复呼吸通畅。要想尽快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方法,以促使患者尽快复苏。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可以有效降低科室中因人为导致的医疗事故,可以提升医生和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提升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安全准确的送入诊室,充分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符合现代患者的实际需求,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急诊护理流程下,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可以更好地预防病情加重,协调急诊科室的责任划分,保证抢救的效果和抢救工作的有效进行,提升临床抢救率,为患者的早期手术时间获得更多的时间。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等待急诊手术的时间,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备皮时间、急诊送至手术室的转移时间、缴费时间,可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通过整理可以提升急诊工作效率,急诊患者的抢救需要争分夺秒,降低因寻找物品浪费时间。通过整顿、清扫和清洁可以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输液环境[8]。通过素养可以强化规范監督与考评制度,有利于提升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强化人员素养和服务标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安全准确的送入诊室,充分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该护理方式符合现代患者的实际需求,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9]。
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和确诊专职转科手术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包括急诊室环境、急诊室护理工作、护士业务水平、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病情解释、对病情进展的了解(P<0.05)。
总而言之,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以取得确切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静.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6):540-541.
[2]赵越.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率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9,6(52):107-108.
[3]李佗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2):194-195.
[4]何晓铭,罗健,蔡海荣.急诊科多发伤患者护理流程优化及效果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2):74-75.
[5]郭海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1):86-88.
[6]许园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家庭医药,2019,18(12):252.
[7]王玲.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5):113.
[8]唐文.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分析田,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73-175,179.
[9]王风卫,尚园园,黄志岩.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健康之友,2020,31(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