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传统切除术、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01-08付福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期

付福山

【摘要】目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采取传统切除术以及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取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采取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術、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瘢痕长度更小,且VAS评分、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与传统切除术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传统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047-02

乳腺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除肿块外,病人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以往临床上主要采取开放性肿瘤切除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但创伤较大、切口较长,且美观度较差[1]。为减轻手术创伤,满足患者对美观度的需求,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开展越来越多,其中,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就是一种代表性的微创术式。有研究认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可实现准确定位,创伤较小,且能够保留乳房形态,具有明显的优势[2]。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采取传统切除术以及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0.62±7.67)岁,乳腺肿块直径0.68~3.42cm,平均直径(1.97±0.61)cm。对照组25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9.40±7.82)岁,乳腺肿块直径0.65~3.41cm,平均直径(1.95±0.63)cm。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钼靶、彩超等检查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②确定手术治疗方案;③已签署同意书,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②精神障碍疾病患者;③肝、’肾功能损伤患者;④心功能不全患者;⑤血液、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石)严重感染患者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切除术治疗,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肿块位置,于乳房表面作标记。手术时,采取仰卧位,屈曲肘关节,外展肩关节。进行局部麻醉,沿定位线环形切开乳晕外缘,将皮下组织掀起,对肿瘤周围皮下脂肪进行钝性分离,使乳腺肿物充分显露,将其推到手术切口位置,进行梭形切除,对乳腺残端进行处理,止血后缝合皮肤。将病理标本送检。观察组患者采取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使用西门子ACU-SON 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根据术前检查结果,确定肿瘤位置、大小、血供,确定最佳穿刺位置。手术时,采取仰卧位,屈曲肘关节,外展肩关节。在超声引导下,注射1%利多卡因对肿块周围、乳房后间隙、乳房后间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根据术前检查结果,作3mm左右切口,沿麻醉路径,将8G麦默通旋切刀头插入,使用超声定位,直至其深入肿块下方,病灶底部与旋切刀凹槽对接,行旋切术切除病灶,同时使用负压系统,将切除病灶抽吸排除,对肿瘤病灶进行逐一切割,直至超声显示病灶完全切除、无残留。清除积血,将旋切刀退出,局部加压包扎。将病理标本送检。

1.3 评价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瘢痕长度、疼痛程度(VAS评分)。③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采取x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及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局部血肿1例,并发症率为4%;对照组患者出现局部血肿2例,皮肤凹陷1例,皮瓣坏死1例,局部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24%,差异明显(x2=4.15,P<0.05)。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乳腺肿块。该病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及雌激素失调、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受体灵敏度增加有关,具有较高的恶化风险[3]。目前,临床上对乳腺良性肿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案为开放性肿物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且容易形成较大的瘢痕,影响乳房外形的美观度,对患者自信心、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更加微创、美观性更好的治疗已经成为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临床上开展越来越多,并显示出明显优势。该手术系统由旋切刀、真空抽吸泵组成,通过反复旋切,可将肿瘤病灶彻底切除,并利用真空抽吸泵将其抽吸排出。由于该术式切口较小,不需要缝合,术后瘢痕微小,美观性更高。同时,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更短,康复更快,可缩短其病程,患者接受度更高。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更低,瘢痕长度更小,也证实了其具有恢复快、疼痛轻、美观性好等优势。同时,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对乳腺组织的损伤较小,可降低局部出血量,减少手术创伤。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4%,对照组为24%,差异明显(P<0.05),表明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安全性更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术式在超声引导下操作,可实现准确定位,在切除肿块的同时,对肿物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可最大限度的保留皮肤屏障,因此术后血肿、皮瓣坏死、局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更低[4]。以往有报道显示,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并发症率为8.2%,患者满意度为95.9%,而开放性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分别为24.5%、73.5%,可见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安全性更好,且患者接受度、满意度更高[5]。应注意的是,虽然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但手术中应注意手术切口的选择,尽量避开乳晕、腋前线、乳房下皱襞等部位,尽量沿乳腺皮肤纹路作切口,提高术后美观度。在定位病灶时,可采取十字交叉法,确保穿刺、切割准确。

综上所述,与传统切除术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小盼,白秀峰,孙清阳.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1(1):80-82.

[2]牟广华.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8,42(1):37-38.

[3]张松静.乳腺良性肿瘤传统切除术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1(6):140,146.

[4]李晓旭.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7):1240-1241.

[5]刘祯.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对比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