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路径
2021-01-08唐昌维
唐昌维
摘 要:在教育实践中,广大教师难免会遇到一部分成绩差或者相关问题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往往“破罐子破摔”。只要方法得当,转化这些学生也不是难事。
关键词:了解成因;保护自尊;接纳宽容;赏识;合力
在教育实践中,广大教师难免会遇到一部分成绩差或者有相关问题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后进生”的转化是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30年班主任经历告诉我,“后进生”并不都是不可雕的“朽木”,他们还是可以转化的,班主任要打开“后进生”的心结,为“后进生”“拨开迷雾”,让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一、保护自尊,点亮希望
“后进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遭遇失败、在生活中常常会遭遇挫折,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缺乏自信心,他们就会感觉自己不如同学,于是“破罐子破摔”。如果被老师忽视,他们就会寻求一种心理满足,就以“搞事”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时候,班主任可以交給他们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他们去完成,帮助他们寻找成功的体验,让同学重新认识他们,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二、接纳宽容,用爱浇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说学生是一株小苗,那老师的爱心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老师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事例说明,老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一旦“后进生”被老师的爱心所感动,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老师有了爱心,转化“后进生”时才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进生”才会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发掘优点,赏识教育
“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或许他们身上有很多缺点,经常发生错误,但细心的老师总会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后进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是明显的,而“闪光点”需要老师带着放大镜去找。因此,老师要像在沙里淘金一样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从而发挥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调动他们不断进步的信心和力量。
四、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老师要主动与“后进生”的家长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有的家长缺乏责任感,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这样的家长,要引导家长增强责任感,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要对孩子多一些关怀、多一点期望、多一些时间陪伴,这样一定能找到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有的“后进生”的成因是家庭关系,那么就要告诉家长,不管怎样,都不能因为家庭关系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只有家校密切沟通,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要老师用真诚的爱,诚挚的心去善待“后进生”,用赏识激发“后进生”向上、向善的动力,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就能产生“春风化雨、点石成金”的效果。“后进生”体验到老师的爱心,感受到老师赏识的目光,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扬起希望的风帆,前进,远航。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兰强. 心理学视角下的农村小学低年级后进生教育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2021(33):188-189.
[2]张敏. 浅谈小学班主任对于转化后进生的策略与方法[J]. 现代教学,2021(S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