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1-01-08雷涛卢艺菲
雷涛 卢艺菲
摘 要:在新课改要求中,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仍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很多小学生认为音乐课堂就是用来放松的,上课态度并不认真,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合唱教学工作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提升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果成为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樂课堂;合唱教学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合唱教学的认识不正确
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对音乐课堂的重视程度并不是非常高,使得小学音乐教师展开工作时遇到了较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落实所有工作对于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一情况导致教师并没有重视课纲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于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是非常高。在合唱知识传授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
在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机械性的训练模式,这使得学生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合唱技巧,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合唱难度较高,从而丧失对合唱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利用乐器进行合唱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乐器来体现不同声部之间的音高差异,从而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音高以及音准。例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合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口琴、口风琴等分声部进行歌曲旋律的演奏,两个声部之间相互聆听,找到不同声部的音高以及音准再进行合唱,就能够将整个合唱的音准把握好。
(二)强化发声训练力度
合唱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就需要从发声训练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训练力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具备更强的合唱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技能培训标准,对学生逐步进行教学,提升其演唱能力。不同阶段的学生嗓音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正处于变声期,如果嗓音的使用方式不恰当,不仅会对合唱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对其自身健康产生伤害。教师需要从学生嗓音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音域、音量等方面为其提供指导。教师还需要告知学生在饮食方面也要做出控制,不吃刺激性的食物,降低对嗓子的损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堂对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虽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与以往相比较,受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但当前的音乐合唱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调,存在机械性教学的现象,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练习合唱技巧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陈大付.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2):132.
[2]王艳丽. 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新课程,2020(04):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