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理研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2021-01-08陈小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1期
关键词:研学学科素养

陈小山

[摘           要]  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研学活动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就如何设计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实现研学活动的规范化、生活化、差异化、成果化,进行初步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关    键   词]  规范化;生活化;差异化;成果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068-0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是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學应将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主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研学活动,是将学生学科知识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合的有效学习方式,通过主题研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内容,提高动手操作、沟通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积极推动地理研学活动的开展,通过科学设计、有效引领,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学会合作探究,培养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研学活动不能是随意、零碎的教学安排设计,应该是目标明确、过程明晰的规范化教学活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地理研学活动方面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加强地理研学活动的规范化

研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学习,是种带有探究性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方式。因此,地理研学活动不能是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行走游玩,开展实施时应该和平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一样,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科学的活动过程组织、有效的活动总结评价,有规范、完整的课前准备(研学活动准备)、课堂组织(研学活动实施)、课后反思(研学活动评价)等教学活动环节;通过“制定活动主题、规划活动内容、明确活动目标,现场组织协调、讲解答疑,学生制作生成图文报告、视频等形式的成果进行交流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一个完整、规范的活动环节闭环设计。

此外,研学活动内容方面,也要结合课堂教学进度做到主题系列规范化。例如,完成地球自转、公转等内容的课堂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日出日落时间方位的观测记录、正午太阳高度角测定这样的研学实践活动;教学气旋、冷锋暖锋等内容时,引导学生观测记录当地台风来袭前后的风向、降水变化情况,观测记录冷空气来临时天气的变化情况,从而直观验证、深刻理解气旋和冷暖锋等知识内容。

二、实现地理研学活动的生活化

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一个本质特点,不同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因素和各异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作用下,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区域性地理系统。因此,地理课程提出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这样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上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和基本课程理念,我们在组织实施地理研学活动时,应立足地方区域特色,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服务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努力实现地理研学活动的生活化。

首先,在研学活动的地点、内容方面要贴近学生生活,就近选择他们身边的资源,这样地理研学活动才具备可行性、操作性。例如,观测记录天气、天文现象等主题的研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气象台、天文馆、少年宫等地方;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人文历史情况,进行农业、工业、聚落等主题的研学活动,可以选择当地的博物馆、展览馆、工厂、农村等作为研学任务点。

其次,同样的研学活动主题下,可以引导不同区域的学生带着研学目标任务,深入考察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并进行思考、交流不同区域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差异及其特征和原因。例如,在设计开展农村聚落特点的研学活动时,让安溪、永春、德化和晋江、石狮、惠安等不同区域的学生,各自深入考察当地村落建筑的材料、建筑样式等方面的差异,并相互交流讨论、探寻分析其中的缘由,从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和增强人地协调观的意识观念。

此外,在研学活动的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实施阶段活动中,设计安排的任务清单也要注重贴近学生生活,着力培养、提升其生活能力。例如,在研学任务清单中,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地形图、等高线图等提供的信息判别地形、地貌,掌握通过日出日落方位、植被生长分布特点等信息判别方向等技能。在我们建筑类职校中,进行地理研学活动时,还可以将地理学科研学内容与建筑相关专业知识融合,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组织学生考察聚落的建筑材料时,将材料涉及的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地理地质特性与建筑材料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合,增强学生在建筑材料学科方面的知识积累;设计安排实地测绘任务,与建筑测量学科和建筑制图学科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测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建筑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地理研学活动的差异化

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地理研学活动中,我们也要注重设计安排上的差异化,尝试进行分组分层安排活动。具体而言就是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任务清单分配上,可以设计递进分层的差异化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成相应层级的目标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例如,在进行聚落建筑主题的研学活动时,设置拍照、识别材料颜色、测绘图纸这类初等级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任务可做,让拍摄、测绘等不同专长的学生能为小组达成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设置材料的地质特性、方位判别这类中等级的任务激发学生探索进一层次任务的需求;设置聚落分布、建筑布局特点、成因分析等较高等级的任务,让综合分析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注重研学活动的差异化,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研学活动中的进步和贡献,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推动地理研学活动的成果化

地理研学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效研学是活动开展的目标追求。有效的研学活动,不仅仅是研学活动观测、采样、拍照、记录等现场任务清单的完成与填写,更重要的是后续的总结、反思、评价、反馈等活动内容的完结闭环,这是对现场研学活动的延续和提升,能够推动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研学活动后期的总结提炼,将研学活动成果化,形成相应的研学活动报告,制作主题活动圖片展,制作成相应的微视频、美篇等宣传材料,既培养了学生学科深度发展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文字加工、图片处理、视频制作等学科外能力,还能将研学活动成果作为有益的课程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的纵深度。

此外,研学活动后的评价反馈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成果,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既能推动今后研学活动方案的改进与完善,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五、反思与结束语

在新时代课程改革浪潮下,各地研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2016年教育部联合11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更把研学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也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色,开展了有益的地理研学活动尝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反思、改进。

(一)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研学活动中,我们也应尽力引导学生参与到研学活动的方案设计中,从而使研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

(二)积极尝试家长参与的零散化的家庭研学活动

目前多数研学活动,多是基于学校教师主导设计,旅行机构、研学基地配合参与的集体出行、集体住宿的集中性研学活动,这种规模化的研学活动方式虽便于活动的统一组织和现场指导,但涉及面太大,不利于推动开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积极尝试教师在线答疑指导、家长参与的零散化的家庭研学活动,一则满足学生个性化研学的需求,二则便于开展,还能强化家校教育合力。

总之,地理研学活动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科学设计、有效组织、及时反思,积极推动地理研学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卢红红.高中生地理实践活动的尝试与思考:以甘肃天水麦积区北山马家湾地理考察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1(4):107-110.

[3]李香波,尹发能.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活动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0):93-9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研学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快乐研学之旅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