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族舞蹈在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探究和传承

2021-01-08郭炜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1期
关键词:畲族舞蹈民族

郭炜洁

[摘           要]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的丰富性值得保护,所以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探究与传承的必要性。现基于畲族舞蹈的现实情况以及其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价值,以《奶娘行罡》为例,说明畲族舞蹈在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探究和传承要点,即坚持文化特色、明确教学目标、发展创新等,希望可以从中得到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中职教育发展的双重借鉴。

[关    键   词]  畲族舞蹈;中职舞蹈;教学;探究;传承;《奶娘行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036-02

畲族舞蹈来源于畲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是人们进行自我和群体情感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新时代又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融入了一些新的要素。以《奶娘行罡》为代表的畲族巫舞,在舞姿上既有典雅婉约的特点,又融合了激昂矫健的特色,非常生动地诠释了畲族人民心怀祈愿、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因此将其视为中职学校开展舞蹈教学时的一种探究与传承对象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畲族舞蹈发展状态

本土文化在当今时代难免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尤其是存在于民间的一些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活动,有些已经被现代节日文化活动所取代,这让民族与民间舞蹈出现了生存与发展方面的巨大困惑。畲族原本的文化土壤出现变化,以前盛行的舞蹈艺术以及其中所展现的传统民俗被淡化,表演次数明显减少,地域范围明显缩小。[1]對于《奶娘行罡》来说,因为带有宗教色彩,其和祭祀祈福融合为一的形式同当下主流思想调和不易,所以生存和发展空间更为严峻,可供表演的机会明显减少。

二、中职教学中探究传承畲族舞蹈的价值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财富由于资源萎缩、人才凋零等原因,处在濒临遗失的边缘,其中畲族舞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针对此情况,开展中职舞蹈教学时,要迎合国家文化战略发展总体方向,这对畲族舞蹈内容的探究与传承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

首先,畲族舞蹈的传承突出了文化自身传承的色彩,因为舞蹈与文化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深入理解民族舞蹈时一定会有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相伴随。例如,在学习或者表演《奶娘行罡》时,若理解它在起源和流变过程中的情况,熟悉与之相关的仪式流程,了解畲族优秀的家族文化,则会更好地接纳舞蹈特点,并在表演中展现出自如流畅的风格。

其次,畲族舞蹈的传承能够让中职学校增加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学生接触不同的知识,使之拥有融合创新的可能性,是一种既高效又快捷的学生发展激励策略。利用吸收当地畲族舞蹈精髓及艺术特点的做法,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既与现代背景相符又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情境之中,从而产生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三、《奶娘行罡》在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探究和传承要点

要点一是保持畲族文化特点。世界文化会因为独特民族文化的存在而显得瑰丽多姿,所以探究并传承民族文化首先要注意其特色性的留存,不能单纯以融合或适应教学为由抹去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否则民族文化纳入中职教育体系之中的价值将不复存在。从学生学习动力的角度分析,如果民族文化的特点消失,则学生学习相关的舞蹈内容极有可能出现兴趣匮乏的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留意畲族舞蹈的特点,明确其在步伐与节奏等方面的民族典型性。现以《奶娘行罡》的基本动作进行舞蹈特点分析,其基本体态是:以赤足形式自然站立,保持身体略向前俯,以右手托握羚号,以左手垂握羚刀,双眼微闭。基本脚位是:正步双脚以自然的状态并拢,使脚尖向前;小八字以正步为前提,让双脚尖呈自然外开状态;在端腿时,注意右腿端至左腿膝盖位置,在向外翻开时,左脚保持独立。上肢动作包含甩转羚号、转羚号、甩羚刀、缠头裹脑、瞒头、划立圆、划弧线、绕圈等,下肢常用脚步包含踏步蹲、独脚步、双碾步、原地碎步转圈等,无论是上肢动作还是下肢脚步,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地方畲族文化特色。[2]而在过门动作、原地转圈时,双手旁抬、眼帘低垂、托握羚刀、甩动羚刀、缠头裹脑、躬身行礼等一系列动作,其中展现的民族文化意蕴,可以使学生体会舞蹈的无穷魅力。

教师在进行畲族舞蹈的探究和传承教学时,需要展现其中所蕴含的无穷艺术魅力,让学生因其为本土民族文化特色而被吸引。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可在课堂中突出舞蹈动作的民族文化特点,帮助学生体会畲族舞蹈的丰富多彩。这种突出民族文化特点的做法,远较一般性的理论讲述与常规动作训练更具吸引力与说服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注意畲族舞蹈同山歌的有机结合,利用音乐表达内容与情感,达到对学生情感感染的效果,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舞蹈的民族文化魅力,而这样也使学生达到音乐与舞蹈同步发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要点二是明确舞蹈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以《奶娘行罡》为例的畲族民族舞蹈教学以及相应的探究和传承工作时,应当注意其与一般舞蹈内容的差异性,让其精神文化传承功能的一面得到认可,使学生从情感认知、文化体会的视角理解与感受其独特魅力与价值,这也是舞蹈传承的目标所在。该目标的强调与落实,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知效果。从这个角度讲,《奶娘行罡》如同精神领域的艺术熏陶课程,其与一般的形体艺术类舞蹈课程之差异显而易见,教师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应当注意这一差异,确保课堂内容同时具有形体动作训练表象任务以及精神文化传承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了解《奶娘行罡》充分运用畲族所独有的舞蹈语汇以及艺术创作手法展现出一位女神的故事,歌颂了女神与恶势力斗争的为民精神。除此之外,让学生认识到舞蹈反映的两个重要的精神文化情况,即畲族传统图腾崇拜与道教影响下的宗教意识之体现,知道畲族在宗教信仰方面的盘瓠图腾崇拜特点;知道在汉畲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舞蹈既吸收了汉族音乐文化,也吸收了汉族舞蹈文化,在歌舞结合之下体现出抒情与叙事的突出能力。而分次教学目标也要清晰化,在《奶娘行罡》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罡步动作可以成为舞蹈教学的重要目标,基于保持畲族文化特点要点的要求,使这一目标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并在此目标引领下逐步掌握技术要领。[3]在教学初期,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八步罡的掌握,在此目标之下带领学生做第一拍:左脚向左横踏、右脚顺势提起,身后拧,双手在腹前左摆;第二拍:右脚落于左脚旁,完成第一拍对称动作,同时突出文化传承内容。除八步罡外,像锁链罡、失亥罡等目标的设计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引领作用。

要点三是舞蹈艺术发展创新。在探究与传承畲族舞蹈时要善于结合时代特色,形成与中职学生认知相符的新式舞蹈,使其被更多学生所认可与接受。舞蹈艺术发展创新同民族文化特色的坚守,二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它们所指向的对象,一为舞蹈自身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內涵,一为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方式,在此原则之下进行创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具体到《奶娘行罡》,它的创新与“变异”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很多人仍然将民族巫道活动单纯地视为封建迷信,所以要剔除宗教功利消极因素,挖掘动作精华升华、凝练、创新的渠道,改观人们对其固有的印象;(2)因为政府部门与中职学校的重视,在探究与传承的同时要使其艺术性与审美性得到提升,更好地提升舞蹈教育与文化传播效果;(3)因为旅游业的兴盛,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要适应环境变化,使舞蹈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关于具体的创新方法,关键是注意舞蹈和音乐的配合,使舞蹈能够在音乐节奏节拍以及调式旋法中增强艺术表现力,舞蹈在呈现出自身灵活性的同时增强情感的渲染力。除此以外,把舞蹈融于新的情境之中,使之脱离传统祭祀仪式的做法,做出动作细节的调整。例如,《奶娘行罡》里的节奏节拍普遍采用两种:一是一字一音一拍的典型均衡快速节奏,直到一句末字拖长音,没有明显的规律重音;二是短长型切分节奏。两种节奏类型都可以对舞蹈和音乐的配合,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方式创新起到一定启发作用。但是在创新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奶娘行罡》是畲族文化中宗教色彩比较明显的舞蹈,仪式过程中所展现的流程有其禁忌性存在,而舞蹈是附着于仪式之上的行为,在传统语境下并不单独存在。[4]所以,对于《奶娘行罡》这种长期历史积淀下的舞蹈文化,绝对不能以创新和现代化为口号,消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那样将让一切的探究与传承活动变成舍本逐末的表演。

四、总结

各地畲族民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编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其中《奶娘行罡》较具代表性,不仅舞蹈形式具有多样性,而且能够把本民族的风俗、生活特色以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对此项畲族舞蹈进行探究与传承,将具有文化传承与教学优化的双重功能。为了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中职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探究和传承要点的把握,包括坚持文化特色、明确教学目的以及注重发展创新,这几方面的策略调整将为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效果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建华.畲族舞蹈的现状及其保护措施[J].今古文创,2020(6).

[2]钟冰洁.新视野下的畲族舞蹈传承与教学研究[J].艺术研究,2020(2).

[3]李一楠,李海革.校企合作下中职学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探析[J].戏剧之家,2020(11).

[4]唐小舒.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策略[J].艺术评鉴,2020(11).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畲族舞蹈民族
畲族颂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