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2021-01-08刘建伟
刘建伟
体育生活化指的是基于现代健康观念和体育教育理念的体育与生活的自然融合,包括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化,也涉及体育活动生活化这一动态过程,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理念不断发生变迁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体育生活化是当前发展背景下兴起的新趋势,并非最终目的,在代替传统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自主开展体育锻炼,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与努力程度的基础上,开展体育生活化教育教学活动,以谋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由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体育生活化视角下体育教学发展对策措施探索,是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
1 体育生活化视角下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于相关领域广泛深入应用,在给大众日常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由此衍生出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也严重危害着大众的身体健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中,颈椎病、近视眼等慢性疾病发生频率增长,直接影响着大众日常工作与学习的正常开展,尤其对大学生这种更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而言更是如此。体育运动作为矫正大学生群体不健康生活方式,有效增强身体素质的关键,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力,深入开发学生的智力,消解学生工作学习中的疲劳感,以更好地投入工作与学习之中,也可以通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生活化不仅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助力良多,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实现。
1.2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大部分大学生群体并没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导致大学生体育教学工作频频身陷困境中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群体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养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才能达成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体育生活化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体育运动重要作用;改善以往体育教学过度功利化问题,帮助学生群体将体育运动重心放回自己身上,有效增强体育学习与运动锻炼主观意愿;加强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关联,引发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大学生群体良好体育学习意愿培养、健康体育运动习惯养成,推动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
1.3 完善课程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生活化除了充分肯定了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体育学习现实意义以外,在拓展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完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于体育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不再单纯依靠教材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而是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之中进行有教育价值素材内容的发现与挖掘,充分掌握了教学主动权的同时,对丰富高校体育课堂内容、优化体育教学资源、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体育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掌握了更多教学主动权,成了体育课堂重要开发者,在给教师授课工作提供了更多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充分挖掘科学合理内容资源的同时,还要予以适当的反思与探索,以保证体育课程不断完善,教学工作有效提升。
2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2.1 课程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推广实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受重视程度有明显提升的同时,很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像是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仍片面地将教学目标放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上,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则是稍显欠缺的,影响了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完善程度;另外还有不少高校,虽然依据教育部门相关要求增加了体育课程课时数量,但是很多时候缺乏专业课程设计,仅是让学生开展自由活动,更有甚者还会被其他专业课程占用,降低了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锻炼思想与运动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
2.2 师资队伍待完善
师资力量无疑是影响高校教学工作开展实效的重要因素,对于体育教学工作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当前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其在体育课程支持力度上存在有明显的不足,像是很多高校都有体育教师数量不足问题,由此导致了很多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承担更多教学任务,很难针对学生群体开展差异化教学;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管理相对松散,因而很多教师体育教学仅停留在按流程走過场层面;很多高校因为资金不足、专业人才招聘难度大等问题的存在,后续教师储备不足,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稍显偏大,给体育教学工作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凡此种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实效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群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2.3 教学方法需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改变的同时,仍存在着教学方式途径相对单一问题,像是部分高校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相对传统落后的同时,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良好实际效果的取得。另外因为大部分高校更注重学生短期身体素质提升,教师于体育技巧介绍、体育动作讲解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更常采用大班授课、理论说教这样相对枯燥的教学方法,缺少对学生群体实际需求的思考,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严重阻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3 体育生活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完善的相关对策
3.1 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于体育生活化视角下进一步发展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首先需要优化体育课程设计,改善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一方面需要转变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片面的将教学目标放在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上,不够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发展现状,借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将大部分学生运动技能与水平、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未来职业生活选择以及高校体育设备设施等方面因素全部纳入考量的情况下,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科学完善程度;另一方面需要在增强高校对体育教学重要意义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提高其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转变过往单纯依靠增加体育课程课时数量来响应教育部门相关政策要求,不注重从体育课程本身内容与质量出发进行课程优化,被占用现象严重,很难达成良好体育教学实效的发展状况,难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运动锻炼习惯。
3.2 加强人力物力支持
针对当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人力物力相关支持也稍显欠缺这一现实状况,于体育生活化视角下进一步发展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其次需要加强人力物力支持。像是由于很多高校当前都存在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问题,大部分体育教师需要承担更多教学任务的同时,绩效考核与薪酬标准却并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同时,也让高校教师管理工作困难重重。鉴于此,高校只有增加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规范体育教学工作者招聘与管理流程,不断壮大专业体育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应对当前因教师队伍引发的各种现实问题,在充分缓解体育教师教学压力,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基础上,推动体育教学工作朝着现代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像是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篮球、排球等体育教学场地,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凡此种种,保证体育教学工作达成良好教学实效的同时,也能为学生的日常生活锻炼提供一定的现实便利。
3.3 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实际效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于体育生活化视角下进一步发展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地丰富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当适时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在加强对课外实践活动重要意义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组织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机制,为良好体育教学效果的最终取得提供有效助力。另外鉴于大部分高校更注重学生短期身体素质提升,在传统单向理论说教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缺少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也未对学生群体当前状态下的实际需求进行思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体育生活化视角下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在从生活角度進行体育教育素材挖掘的基础上,选择当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由此来达成丰富体育教学工作形式与内容的重要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是对现代全民健身潮流趋势的积极响应,需要与时俱进地优化与改进,以保证其始终充分发挥育人实效。鉴于此,本文由体育生活化视角入手,就高校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现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展开了研究与探索,以求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今后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些许参考与借鉴。
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GJB14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