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1-01-08薛文敏
薛文敏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各个阶段的教育几乎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教育的首位,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的重要性。这导致当代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不注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在逐渐下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后,全国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投入越来越大,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推动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本文从体育游戏的分类和特点谈起,重点分析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途径。
1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分类
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所有体育游戏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我们从游戏的目的和游戏的形式对它进行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游戏类型是娱乐性的体育游戏。在运用这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对游戏开展的时间、场地面积以及游戏所需要的器材等等都没有十分严苛的要求,主要用于大众日常锻炼和娱乐。第二种类型是竞技类游戏。竞技游戏的规则主要是适合大学生的具体锻炼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此外,这类游戏对于场地、时间和设备等等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开展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在游戏的设计和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特征
2.1 目的性
当代教育界有一个重要发现,通过玩游戏,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结论。任何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尤其是体育游戏,因为体育游戏和一般游戏是不一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使用体育游戏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学生,还能通过游戏来让大学生在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上取得提高。并且,体育游戏的规则可以灵活调整,让游戏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可以根据相应的情况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根据完成目标的不同方式,对游戏规则进行适当的调整。
2.2 趣味性
游戏出现的最初原因是为了娱乐大众,让人们可以从游戏中收获愉悦的情感体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升,游戏渐渐成了一种教学的手段,有了更多的教育功能。然而,归根结底趣味性才是游戏最根本的特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体育游戏也必须拥有足够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利用体育游戏可以彻底放松学生的身心,同时有助于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积极性,让体育课的氛围更为活跃。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但更多的是其趣味性和娱乐化特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充分发挥其趣味性特征,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快乐的情感体验。
2.3 虚构性
体育游戏实质上是基于现实的虚构设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创作,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游戏角色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定义,通过想象虚构游戏角色和情节。此外,学生在玩游戏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游戏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所以需要以一定的情境为基础,让游戏中的角色更加生动,代入感更强。
2.4 第二信号系统明显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游戏是人类的专属,动物之间的狩猎和玩耍是一种本能活动,但它们并不会游戏。而且,从游戏的本质出发,也可以认为动物不能创造游戏,不能根据情况来定义游戏中的角色,这就说明动物是不具开展游戏的能力的,人能开展游戏是由于其第二信号系统可以对娱乐和游戏产生积极的反应,人类有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四肢来达到游戏的需求,从而顺利完成有关的游戏动作。
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3.1 调动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氛围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目的是吸引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有的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来看,游戏似乎与他们显得格格不入。事实上,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有着很强的科学根据。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利用趣味化的游戏可以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高效、更标准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或相关的运动技能。同时,游戏还可以使体育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效提高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3.2 强调创新设计,锻炼学生思维
在体育课中玩游戏时,游戏的某些部分需要学生进行设计。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设计时,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总的来说,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未来教师会更倾向于通过游戏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中的创新来锻炼学生,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也能受到更多创新元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游戏中得到发挥,思维能力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和发展。
3.3 强调集体精神,提升合作能力
与其他类型的游戏一样,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同时也蕴含着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在玩体育游戏时需要遵守游戏规则。尽量在游戏的限制下赢得比赛;在足球、篮球等应分组进行的体育游戏中,学生需要和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团队中开展分工和合作,形成有效的团队协作,尽可能地争取团队在游戏中获胜。这样一来,在体育游戏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强化。
3.4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在进行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而且,由于体育比赛是竞技性的,大多数体育比赛都会有“胜利”和“失败”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感受胜利和失败来增加心理承受力,吸取经验和相应的教训,使自己的心理逐渐成熟;而学生在心理上逐渐获得成熟后,更容易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
4 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体育运动以积极的、运动的方式存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大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更加良好的心情,可以引导学生潜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结合体育游戏是学校、学生和教师都认可的明智選择。
4.1 體育游戏在体育课堂热身环节的应用
良好的准备工作是体育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充足的课程准备能够让体育教学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这就要求高校体育老师要在课堂开始之前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游戏内容和游戏开展规划等等,还要对活动中可能用到的器材设备做好检查,确保安全。要科学规划游戏活动的设置,确保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了教师在课前的充分准备,才能确保游戏教学在体育课堂中发挥理想的成效。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把学生的兴奋度等因素,纳入准备工作,在课堂开始时通过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帮助学生完成热身,提高运动积极性。
4.2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技能学习中的运用
培养大学生体育技能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准备合理的运动游戏,其实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技能训练的兴趣。在技能训练中,高校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设备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通过使用游戏进行技能训练的方式,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和熟悉各项体育技能。
4.3 体育游戏在提高大学生体质中的运用
过去,传统而枯燥的体育教学课堂主要是低难度、高负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被放大第一要务。目前,户外教育结合有趣的运动游戏,学生的体质锻炼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体质提升,通过开展更合理的体育游戏,既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要让他们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4.4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结束环节中的运用
在课堂中学生经历了高强度的运动,在课程结束阶段,老师需要通过轻松的体育游戏来帮助学生放松。恰当地安排放松训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调节身体机能,所以在课堂结束的放松环节,老师要选择一些运动量不大,运动负荷比较小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学生放松,在这样轻松的游戏中实现学生身体状态的有效调节,同时也为后续的体育课做好铺垫,避免学生因高强度训练而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或失去兴趣。
5 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关键点
5.1 应用原则
首先,体育游戏的设计和运用,要从教学这一目的出发,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础来开展,用轻松的游戏形式来减缓学生对运动和课堂学习的紧张感,舒缓心理压力。老师要开发一系列的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其次,体育游戏的内容要合理科学,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和场地进行检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设计,以有效预防体育游戏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最后,要充分利用好体育游戏趣味性的优势已经其竞争性优势,在此基础上来设置游戏内容。在设计体育游戏的时候,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在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下,科学地设计体育游戏。
5.2 全过程渗透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需要对课前准备、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束三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进行准备,不浪费课堂时间,高效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要通过游戏全力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体育器材和设备设计具体游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在课程结束阶段,体育教师要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放松训练,帮助他们调整身体机能。体育老师可以使用运动量小、负荷小的游戏,帮助学生尽快调节身体,达到放松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改善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预想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高校体育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实际需求,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效融入体育游戏,通过充满创意和教学效果显著的体育游戏,增强身体素质,激发身体潜能,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