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1-01-08曾易强

当代体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曾易强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掌握基本体育运动技能、强健体魄,其中强健学生体魄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要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渗透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本文将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中职教育是为了培养新时代职业人才,中职体育教学也是为了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和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非常重要,并且中职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体育技能,更有利于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体育教师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1 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课作为中职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关系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但目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首先,体育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在体育课上通常是教师为学生展示体育动作,讲解动作要领,接着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毫无新意,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课缺乏兴趣,上课时只是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任务,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且学生若是不能学会教师展示的动作,很容易在运动中受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提升教学技能,改变教学方法。

其次,部分在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成绩,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却不重视,这就使得体育作为一门以锻炼身体为主的学科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并且部分学生还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对体育课的态度也不够端正,更难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统一学习要求较高,使得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也各有偏好,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养和兴趣爱好,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促进中职体育教学的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1 培养的学生的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需要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运动是无关紧要的,有时间更愿意打游戏、看电影等,这样的活动相对于体育运动更能够让学生愉悦。但学生利用电子设备放松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无益。也是由于体育教学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教学,并且只有在不断实践练习中学生才能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魅力,但是由于体育课时有限,体育教师会在课上按照课程大纲为学生讲解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减弱,更是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将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例如,在综艺节目《跑男》播出时,很多学生都对这档节目十分喜欢,教师就可以将节目上的“撕名牌”活动和体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乐趣,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

面对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等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提升教学效率。对于一些不需要实际操作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以“微课+测试”的形式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微课的内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避免枯燥地讲解;对于需要实践练习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这样课上练习的效率就会更高,在自由活动时教师要给到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会促进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2 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依然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充分了解到班级学生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教学,例如,在短跑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小测成绩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要求,当然,这一分组是可以流动的,再次测试时若是成绩较好,就可以流动到上游小组,若是成绩较弱,就会流动到下游小组,学生也可以在自行锻炼之后申请测试,达到成绩后依然可以转换小组。分层教学的方式既能够顾及到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除了按照成绩进行分组,还可以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对学生进行分类,按照小组进行团体练习,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每一位学生在接力赛中都需要發挥自身的能力,同时各个小组之间又是竞争关系,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进步。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运动的重要性,进而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影片,例如《超越》《重振球风》等电影,既能够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影片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可以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感受体育魅力。

2.3 开展多样的体育文娱活动

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文娱活动激发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例如,在传统体育教学的热身中多是跑步,之后拉伸,学生对于这样长久不变的热身方式失去了兴趣,教师可以将当下流行的内容作为热身的方式,如《鬼步舞》在学生中十分流行,将此作为热身活动的项目,不仅能够达到热身的目的,学生对于热身运动的兴趣也更高,教师可以定期收集学生的建议,不断改变热身环节的内容,让学生有所期待,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体育教学相对其他学科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相对在教室上课,学生更喜欢在操场上自由自在地运动,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只要稍微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就能够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定点传球技能的练习时,可以让学生间隔两米、分成四排错落排开,以教师的哨声为号令进行传球练习,在练习中多次出现失误的学生就要为大家表演节目,这样的方式缓和了训练中的紧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更加强烈。

2.4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其教学技能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的效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改革中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的要求更高,这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也更高,传统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不可行的。现阶段的教学中,中职体育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还要求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使得终身体育意识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还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学习掌握现代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实现和学生之间更多的互动,充分了解学生日常的体育运动情况,还可以利用线上学习资源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参加教学讲座,或者和其他体育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技能,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5 重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毛主席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话不虚,毛主席在晚年时还进行冬泳活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毛主席应对艰巨工作的基本保障。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需要重视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现阶段,有很多学生都戴上了眼镜,体重略微超标,这些都是日常不注意锻炼造成的。只是在体育课上的锻炼并不能满足学生成长中的需求,学生还需要重视日常的自我锻炼。

为了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监督学生的锻炼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内容选择线上练习课程,并完成锻炼然后打卡,长期坚持之后,会获得相应的勋章,学生能够在锻炼中获得成就感。线上练习课程内容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选择适合的课程上传,也可以是录制的系列课程,还可以邀请在各个运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录制,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積极性,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课程练习中进行互动交流,在线上为学生创造体育练习的空间。体育教师和中职学校的其他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坚持每天锻炼打卡,学生在教师的鼓励督促下也会尽量坚持锻炼,培养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这是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实践的开始,锻炼习惯的养成更能够提升学生对终身体育意识的认识。

3 结语

体育学科作为中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重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这一目的,但体育教学并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置,而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