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2021-01-08张洪柱

当代体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线下高职体育

张洪柱

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各大院校开启了线上教学的热潮,各种形式的线上课程层出不穷。根据教育部的研究统计,自2020年以来,全国共计1454所高校开设了线上课程,线上课程量达到107万门,通过线上学习的学生达到1775万人,合计访问量达到23亿人次。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以及新一轮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亟待打破,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对高职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新的构想与设计,积极发挥公共体育课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是未来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1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在疫情未发生之前,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仅限于学术研究,广大一线教师更趋向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的丰富化教学,对于混合式教学还知之甚少,根据调查统计,在疫情爆发之前,超过60%以上的学生未能够参加线上的学习,近78%的教师也未开展线上的教学,同时也有近80%的一线教师对线上教学持有怀疑态度。在疫情的冲击之下,高校的教学由线下改为线上,促使教师掌握和适应线上教学的模式,并迅速转变对线上教学的态度。根据调查表明,疫情发生后,有意愿进行线上和线下教学的高校教师占比达到78.5%,而不愿意进行线上教学的仅占7.8%,由此表明,线上+线下教学的模式已经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可。何为混合式教学?明斯(BarbaraMeans)认为可以以线上和线下教学占总的教学的比例来确定,认为只要线上教学占总的教学流程超过30%—79%即为混合式教学,而低于30%或高于80%的则可以算为在线教学。何克抗是最早将混合式教学引入我国的学者,其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传统的线下学习和利用现代技术的线上学习的结合。另一学者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简单的混合,而是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混合。

综上所述,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已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越老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混合式学习不单单是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整合,而是将线上资源优势和线下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兼有便利性、个体性、整合性的优势,在一线教师引导之下,将促使现阶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1)教学内容单一、固化,过于重视传承性和系统性导致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老旧,难以满足现阶段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2)教学方法落后,遵循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难以满足高校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缺乏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影响甚大。

为深化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自2011年起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释放出强烈地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信号。基于此,针对目前高等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在线体育开放课程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融合优势,是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混合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是身体锻炼的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教学和体育锻炼,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系统(见图1)涉及学习系统(线上、线下学习)和评价系统(线上、线下评价)等内容,在课程设计上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是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学习的技能,而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大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而开设的运动项目。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要将线上MOOC课程资源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立足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目标导引、小组合作、多维度评价、总结反思等多种方式方法的评价方式。

3.1 线上公共体育课程设计思路

高职公共体育线上课程的开发,要遵循以“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为教学理念,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建议,在教与学上,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教体艺[2002]13号)设置教学目标:其一,在知识目标上,线上课程发挥其资源的优势,重视引导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文化、体育精神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理论素养;其二,技能目标上,线上课程充分发挥流媒体技术优势,将运动项目完整技术、分解技术以及项目运动竞赛等,以8-10分钟微课和精彩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三,在情感目标上,以提升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发扬体育精神、形成不畏拼搏、勇于进取的生活态度为目标。

3.2 线上公共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设计与实施

基于前文所述的開发思路,积极对公共体育线上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设计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视频、拓展资料、体育课件、相关知识链接、题库等,此外公共体育线上资源还涉及体育锻炼知识、体育竞赛、学生风采展示以及学生论坛多个板块,线上的教学活动包括线上发放任务、课后答疑解惑、作业批改、线上互动交流等。在课程实施方面,在上课前一周,任课老师在学习系统上发布教学任务计划,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前通过手机或电脑端进行登录学习,并在期间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教师在线上负责为学生答疑解惑、线上指导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地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等。

3.3 线下公共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由于开设了线上学习系统,教师在进行线下教学的设计时,要适时的根据学生线上反馈、学习进度以及实际表现情况等对线下课堂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线下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将学生线上学习反馈的问题归纳和提炼,通过在线下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问题能够完全解决;第二,对线上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和技战术等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和示范,安排学生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错;第三是在线下教学课堂中将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通过线下体育课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身体锻炼、体育理论知识水平提升以及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

3.4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的评价,要一改过去传统体育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要力求做到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在评价指标上,不仅仅是学生体育测试的结果的评价,还包括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参与讨论、小组协作、学生态度等,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线上40%+线下60%两部分组成,在线上评价上,包括学生学习时长(30%)、章节学习次数(10%)、章节测验(20%)、课后作业(25%)、线上互动(15%),线上成绩由系统自动生成;线下评价方面包括学生课堂表现(10%)、出勤率(20%)、团队协作(10%)以及期末考试(60%)等四个方面做成。

4 结论

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体育教学将成为未来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混合式教学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混合式体育教学较好的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内容单一、固化、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评价单一以及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混合式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遵循“适合、适当、适时”的原则,进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不断提高。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课题《MOOC视域下高职武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衢职院为例》(项目编号:KT2020265)。

猜你喜欢

线下高职体育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ONE⁃MAN UNIVERSITY
线下的反击!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