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文嚼字,趣学文言

2021-01-08杨意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字理三峡文言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新课改之后,文言文在教材中的占比越来越重。如何开创轻松有趣的文言文课堂、进行开心快乐的文言文学习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 优化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1.027

作为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精髓,文言文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当下文言文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成为其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存在一定问题,使得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山区学校,受地域环境影响,学生阅读面较窄,文言基础相对薄弱。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学习方法不当,这是山区学校文言教学难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分析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能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山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借鉴。

所谓咬文嚼字,趣学文言,就是让学生从课本出发,从文言词汇入手,因形势义,抓住细节,分析思考,再结合本土资源,辅以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积累文言知识,提升文言素养,让45分钟的文言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而富有内涵,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高效课堂”。那么,该从何入手呢?

一、因形势义,字理分析

所谓“字理”,简单来说就是汉字的结构。文言词汇的因形势义、字理分析即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从词汇的起源开始,抓住文言重点词汇的字形结构、演变过程加以分析,增进理解、加深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三峡》为例。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写景小短文,文章不长,但是景物描写确实非常精彩。三峡的山,雄伟、高耸;三峡的水,雄奇、奔放,山水之美令人神往。但是,没有亲临其境,何来直观印象,最终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三峡景观的大气、山水的美丽。尤其是学生,一不感兴趣,二阅读能力也较弱。所以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停留在这是一篇难懂的文言文上,而是想象美景,欣赏美景。

课堂教学中,首先我们设置这样一个激趣环节:板书课题“峡”字,让学生观察,看“峡”的字形结构,思考: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得上“峡”?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发现,“峡”是一个形声字。从山,夹声。本义为两山夹水处。《淮南子·原道》中也有关于“峡”的注释:“两山之间为峡。”最后基本可以确定,“峡”的基本特征为两山夹水。这样,学生就形成了直观印象,接下来对《三峡》山水的分析就顺其自然了。

字理分析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适用范围很广。课堂教學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诵读文章,抓住关键字,结合语境,因形势义,进行准确、合理和巧妙的字理分析,还能让文言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魅力无边、精彩绝伦!字理分析就像一剂良方,治愈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个大毛病。

二、问题探究,辩证分析,创新思考

所谓问题探究,辩证分析,创新思考就是从文言词汇出发,在立足原文的基础之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考区域,在有限的词汇中,开发出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思考出新高度,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同样以《三峡》为例。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问题来了。既然上行下行的船都被阻断了,那么后面怎么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说,因为这是皇帝的命令,不敢不从。但是,“不敢不从”只能说明做了这件事,却并没有回答“怎么做”这个问题。从字面意思所示环境理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不太可能完成的,那么这是否说明文章逻辑有问题,前后矛盾?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并提(合叙)的手法,结构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句话相似,可以理解为“沿绝溯阻”,即下行航道畅通无阻(“绝”作“渡过”或“跨越”讲),上行航道艰险断绝。这样下文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才能解释得通。其实“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素湍回清,绿潭倒影”,文字对应相接,将“绝”调整到“沿”后面,结构已不相类。且三峡滩险浪急,水势上涨之时,逆水往上为“不能行”,顺水而下,则是“不可行”,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不逊于逆流上行,所以说,“沿溯阻绝”是符合实情的。至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前面已经说明是“或王命急宣”,那就属于待事特办,自然不能按通常办法来解决。这样一番引导,既新鲜又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也在无形之中拓广了知识面,既收获了新的写作手法,又对古代的等级制度、皇权有所了解。

因为时代的久远,加之文化的发展,古文与现代文化不管是思想,还是写作手法,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是要注意对问题的探究,结合古今词义的不同,辩证分析,引发其联想与想象能力,达到创新的目的。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分析,就像一个人学游泳,如果总是停留在浅水区,那么想要真正学会游泳很难。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在争论与寻找证据的过程中,文言文阅读,自然而然进入了深水区。

当然,这种批判式的学习与辩证式的思考的能力,既是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三、延伸阅读,趣学乐学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悠久的岁月沉淀,内涵博大精深。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不能把自己局限在课本之中。山区学校文言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可供学生使用的文言学习环境。想要真正领略古文魅力,掌握学习古文方法,做到兴趣学习,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探索的脚步仅仅是停留在书本和课堂是不够的。立足课本,走向课外是大势所趋。

有了前面的课堂学习做基础,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走向课外,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知识的延伸,以此拓展学生的信息面、知识面、提升其思维的层次。

延伸阅读有几种:

第一,原文链接阅读(同一作者的系列延伸)。

第二,同类型链接阅读:寻找字、词在其他文章中的运用,通过横向阅读比较,了解一词多义,积累用法,学以致用。判斷多义词的词义需要借助语境,而且还要注意相互联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横”出现过多次,其义项有“把物体放在手中横着或拿着”“充满”“遮蔽”等。

舟尾横卧一楫(《核舟记》);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这四句中的“横”,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说文解字》对“横”的解释:“横,阑木也”(横向的挡门的门闩)。

回顾这几句话的上下文语境。经过讨论,得出如下结论:“舟尾横卧一楫”“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横”为“方向不定”,这里指小船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方向不定地漂浮。“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的“横”为“广阔”“没有边际”。“横眉冷对千夫指”中的“横”也是“不定向的”。这几个意思都与“横”的本义有关。

四、开展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利用文言讲座、课本剧、文言书法绘画、古文今唱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和展示平台,在宽松的氛围中逐步形成完备的文言文综合能力。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古诗文经典诵读、课本剧等第二课堂,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改进。

五、立足山区,开发设计本土文化的文言文主题学习资源

山区生活虽然相对枯燥乏味,但是山区资源丰富多彩,如果合理利用,那么我们山区学校孩子们的文言课堂资源也将会如源头活水一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可以结合本土资源进行中小学文言文地方特色的主题教学和实践活动。例如,竹文化、豆腐文化、春节舞龙文化等。形成以本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本土的文言文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的同时,积累文言知识。

文言文的教与学,是一个可以无限探索的广阔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教学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找到存在感,找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 陆精康《漫步于典雅之间——中学文言诗文教学散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

(江西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山区学校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优化研究》,编号:21PTYB085,负责人:杨意)

猜你喜欢

字理三峡文言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春到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