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
2021-01-08陈锐
陈锐
摘 要:《庄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通过进行《庄子》整本书阅读,师生在积累文言文知识与运用经验,掌握阅读文化经典的方法及开展阅读过程性、多样化评价等方面探究文化经典的教学与评价策略,让阅读和评价过程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庄子》 整本书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1.011
《庄子》以其汪洋恣肆的语言表达和意蕴深厚的哲思成为学生不敢阅读的一部传统文化经典,笔者特别以这部文言著作为对象利用校本选修课课堂进行整本书阅读。
新《课标》“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要求“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为完成任务群提出的任务要求,我们探究了《庄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评价策略。
一、确定阅读目标
《庄子》整本书阅读目标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在阅读过程层面,以个人阅读为主,以小组合作为辅,借助工具书和文献资料,学会自主阅读,积累、梳理和整合文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读通、读顺是阅读古代文化经典的第一步;二是在深度理解层面,阅读《庄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观念或态度,在言中读出所寓之意,读出思维碰撞,在读与思的过程中,积累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经验,发展辩证和创造思维,初步构建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方法;三是在文化传承和理解层面,读古而用于今,站在庄子处境而思其言,立于当下而传其意,只有理解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才能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二、设计阅读任务
阅读任务是达成阅读目标的具体操作指导,阅读目标阶段化、阅读过程任务化、阅读方法多样化,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小组自主选择专题,激发阅读兴趣和韧劲,进而引导和推动整本书阅读实践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1.《庄子》整本书阅读阶段任务
2.《庄子》整本书阅读阶段任务评析
《庄子》整本书阅读阶段任务设计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读顺、读通的问题。《庄子》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宏深博大,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大阅读难度,翻过文言文这座山,品读语言文字之美,品味寓言之丰富内涵,品鉴思想之纵横飘逸,是整本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带着学生再次温习“圈点批注式”阅读法,指导建立在小组合作探究基础上的阅读方法,融会这两种阅读方法旨在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对于阅读过程中问题比较集中的重难点内容,则需要利用研读课,分享教师的阅读经验,解答学生疑惑,以保证阅读活动有效开展。二是坚持读的问题。《庄子》整本书阅读安排在高一年级校本选修课时间,课程跨两个学期,共34课时,时间跨度长,文本阅读难度大,笔者拟参考项目学习办法,将《庄子》一书重新整合成9个主题单元,以小组承包单元,在单元内确立研究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持续阅读。三是阅读效果反馈和评价的问题。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要注重展示学生自我发展过程。”在《庄子》整本书阅读中、后期安排阅读展示环节,侧重阅读体验和阅读收获的自我展示与评价交流,在学生主体思維碰撞的过程中加深感受、启迪思维。最后,在两次分享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对整个阅读活动进行开放式评价,对小组和个人的阅读成果进行公开展示。
三、集中研读主要活动示例
1.成语积累与运用
《庄子》是成语的宝库,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积累成语的出处、典故,梳理、对比成语的古今用法,探究成语的内涵变化,掌握成语的运用规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是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2.辨析孔子的形象
褚树荣教师说:“没有学习情境,就没有专题学习。”经过权威考证,《内篇》中呈现的孔子形象是庄子眼中的孔子,而《外篇》和《杂篇》中呈现的孔子形象是庄子后学眼中的孔子,两个“孔子”有何异同?他们与《论语》中呈现的“孔子”又有何异同?阅读文化经典,不能仅满足疏通文辞,还应带着疑问深入探究,读出他人未曾读出的问题,进而去解决,才算得上读懂。
3.《庄子》推荐语展示
《庄子》以其包含的宏深博大的哲学思想和飘逸恣肆的语言让众多读者望而生畏,高中生阅读水平便能读懂该书吗?当代高中生或家长、教师为什么需要读它?读后能获得哪些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启发?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写推荐语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
四、阅读效果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就评价提出建议:“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全面把握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庄子》整本书阅读评价将在新《课标》指导下,注重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全过程,立足于“评价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的学习表现,将学生纳入评价主题,创新评价方式,多角度考查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具体设计如下表:
在《庄子》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坚持疏通文言文,注意以多元多样的评价促进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尝试思辨、理解古代文化经典的当代价值,不断接近整本书阅读目标,那么,尽管学生仅在《庄子》这浩瀚海洋中取了一瓢饮,却能在以后的文化经典阅读中振奋信心。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9年。
[2] 褚树荣《仿佛若有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亮点管窥》,《语文学习》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