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
2021-01-08徐丽莎钱晓山
徐丽莎 钱晓山
摘 要:“高频电子线路”是高校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前高校课程教育的模式。文章以学生为教学对象的主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即蓝墨云班课的方式进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习思维,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
0 引言
应用于钎焊、熔炼等的热加工工艺的感应加热电源中的锁相环技术越来越广泛,各种单元电路向集成化发展,尤其是5G通信、高频电子线路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更能显示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1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现状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频信号无处不在,并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今很多工程专业都要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知识,当前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通常仅由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且很少参加其他工程学科学习[1]。另外,老师教学时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由于大量的知识和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参与度不高,有些学生甚至玩手机,无法专注于课堂。甚至有学生无缘无故地忽略课堂。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点名会遇到很多烦恼,例如在超过50人的常规班级中,整个班级至少需要5 min才能完成点名,这使得上课时间更加不足。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充实课堂气氛,用高频电子线路吸引学生回到课堂,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1.2 教师的讲授水平参差不齐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要求授课教师要全方位地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研究和开发的新趋势,并且能够不断更新[2]。高频电子线路研究领域的知识正在迅速更新,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经常变化,导致教学效果差异很大。随着一系列新的在线公开课程,MOOC和迷你课程的开设,“高频电子电路”课程中的教育差异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线课程要么完成率非常低下,要么就是迫于形势走过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如何将高质量的在线开发课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并实现有效监督是关键。
1.3 考核方式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课程的评估仍然基于期末考试,由于一些学生不认真学习,比如视频点开而没有真正地去学习,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近年来,已经出现的“行为评价表”包括班级出勤、家庭作业、互动情况,这些结果仍然需要教师手动注册和统计,这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更科学合理的工艺评价方法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2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蓝墨云课堂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可以完成以下多种教学环节。
2.1 交互式课堂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本文基于蓝墨云班课设计了一系列“高频电子线路”互动课堂活动,具体如下。
2.1.1 高效有趣考勤
在传统教室中,上课时需要点名举手,这既费时又费力,有时还会有人代替点名,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为此,使用蓝墨云的“登录”模块,其中包括“一键登录”和“手势登录”的出勤方法。教师可以选择特定的出勤方式来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将其存储,可以用来评估学生的平常成绩。此外,出勤方法(例如“用手势登录”)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解锁手机的方法与正常情况下的解锁方法非常相似,这使学生更容易上课并确保学生出勤[3]。
2.1.2 利用微信摇一摇功能进行课堂提问
在传统的课堂中,提问通常是老师随机抽点学生来回答,学生通常不热心回答问题,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蓝墨云教室使用手机微信摇一摇,回答课堂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喜欢使用手机的学生的习惯保持一致,就像参加游戏一样,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与传统的课堂提问方法相比,这种新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并将学生吸引到教室中的问答环节,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4]。
2.2 充分利用在线课程
“高频电子线路”循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及时性和各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现代化,要不断地更新所使用的在线课程资源内容。例如,斯坦福大学的Enda Wu教授提供的有关机器学习的在线课程包含许多教学内容,包括视频、课程计划、练习和实验性问题。它的内容更可靠,它是对HF电子电路一年级的HF电路从业者多年经验的总结,比普通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更科学,更接近业界。蓝墨云教室提供了上传上述教学资源并与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共享的功能,以便学生可以在上课前预览学习资源,进入课堂并提出问题,解决预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课程进行评论。这样老师在教室里讲解知识点时,就可以向学生解释在预习的时候碰到的难点问题,有的放矢。蓝墨云可以实现在线课程资源合理使用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长和浏览次数给出评估结果,监督学生学习。
2.3 多方面的全过程评估
传统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內容评估以期末考试为主导,通常的工作和测试协助缺乏全面的审核系统。许多学生依靠最后的“磨枪”来通过考试,或参考其他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不能反映出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云班课可以完成多方面的全级别的全过程评估。首先,它可以利用出勤管理和答问比赛来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提供一定的经验作为评估的基础。其次,在云班课的“我的测试问题”中,学生提交老师预先准备的测试练习问题。设置问题类型后,老师可以通过从“测试主题活动”控制模块中的测试问题升级测试练习来生成试卷。参加全班考试后,参与者可以立即获得结果,并立即获得反馈。根据PC,教师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考试状态,还可以获取每个学生的学习摘要,从而可以为一些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堂教学。针对学生提交的测试结果,蓝墨云课堂服务平台会根据老师设定的标准答案进行自动复习。另外,也有相似的测试结果可以区分相似性。根据设置的学生评论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意识,并进一步减轻老师批阅作业的负担。
3 蓝墨云班课课堂教学的经驗和建议
关于蓝墨云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几点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一,如果总数超过40人,这个方法就需要合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相对而言更适合于小班教学。第二,每个人都必须专注于专业知识的模块划分,并且必须有效分配每个人的课堂时间。第三,教师必须准备足够的课程计划,制定某些设计计划,并为课堂教学中必须讨论的问题做好准备,并掌握课堂教学讨论阶段的时间,以确保所有的教学计划都能得到贯彻。对于一些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结果的讨论,教师有必要做好跟踪和反馈工作,以消除学生的疑虑。
4 结语
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内容中,蓝墨云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思考,并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高频电子线路”是非常受欢迎的课程,在课堂教学层面,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发展和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并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时代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谢晶.《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62-63.
[2]徐丽莎,钱晓山.参与式教学在高频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7):112-113.
[3]贾慧娟,李莹莹,汤永利.基于移动APP的蓝墨云班课过程考核改革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9(5):137-141.
[4]王景良.蓝墨云班课应用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C版):职教,2017(36):37-39.
(编辑 王永超)
Teaching reform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Line” based on Blue Ink Cloud Class
Xu Lisha1, Qian Xiaoshan2*
(1.Swan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 336000, China)
Abstract:“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Lin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colleg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etc.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mode of college curriculum education. The article takes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teaching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Blue Ink Cloud Class.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Line” curriculum carries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xplores learning thinking, and obtains a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Blue Ink Cloud Class;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Line”; 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208。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XJG-19-15-17。宜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CUJG-2018-26。
作者简介:徐丽莎(1984— ),女,湖南祁东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处理。
*通信作者:钱晓山(1980— ),男,江西彭泽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