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园区周边道路工程路面基层工程的施工分析

2021-01-08王桂亚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施工者铺筑摊铺

王桂亚

(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500)

路面基层是指路基或垫层以上,路面以下的一部分层状结构,起着承重、稳定路面的作用,其施工用材料主要包含碎、砾石与无机结合料两种,需要施工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基层质量。在该项工程中,施工者需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2015),落实各项施工环节,从而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1 摊铺施工

1.1 材料制备

材料制备是摊铺施工中的重要步骤,施工者需要先通过计算得出材料用量,然后进行试验确认材料制备配合比。之后,待混合料材料拌制完毕,再将其输送到施工现场备用,以保障材料的质量和后续的施工效果。在此过程中,施工者需按照道路的宽度、厚度以及1.2~1.3的松铺系数,结合运料的体积,计算出碎石材料的用量以及堆放距离,确保摊铺厚度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在开工前56d,施工方需将材料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混合料设计,待到开工前28d,将混合料配比数据上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并按照该配比,试铺100m以上,确保检测无问题后,才能采用该配比方案拌制材料。一般来说,施工方通常会采用厂拌法进行混合料的集中拌和,来保证配料的准确性及拌和的均匀性,同时,在拌和过程中施工者还需及时测量、添水,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1.2 混合料摊铺

在产业园区的道路基层施工中,施工者采用了稳定土摊铺机(见图1)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在摊铺机运行摊铺操作前,需要先充分预热,直至其熨板温度达到100℃左右,以免摊铺起步阶段出现拉毛的现象,影响路基质量。同时,施工者应注意将摊铺机摆正,并且需要放慢起步速度,待到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再将设备调至正常速度。在摊铺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换摊铺速度或停止摊铺,应严格依照既定的路线行驶,并在转弯处慢速调整方向,避免急打方向造成标高失控。在此过程中,施工者还要采用悬线法,实时测定高程,并及时调整纵坡传感器,增强摊铺施工的准确度。此外,施工者要注意摊铺应用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当高于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0.5%~1%,以弥补施工操作中损失的水分。

2 碾压施工

2.1 常规路段碾压

图1 稳定土摊铺机

在摊铺施工完毕后,施工者需对摊铺好的路面基层进行碾压,以增强其密实度,使路面基层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一般来说,该项施工环节应当在混合料含水率处于最佳值的+1%时进行,确保碾压施工的效果,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中,施工者选用了YZ18型振动压路机(见图2)来进行碾压施工。在此过程中,针对常规的直线路段,施工者利用振动压路机开展了全幅碾压施工,并将每段路段碾压了6~8次。前两次碾压,施工者将振动压路机的速度调整为1.5~1.7km/h,之后均采用2~2.5km/h的速度。此外,在摊铺施工中,如果出现了松散、弹簧、起皮等现象,施工者还要及时翻开,并重新铺筑处理,以保障路面基层质量能够达到使用要求。在该环节结束之前,施工者采用PY-180G的平地机进行了一次终平施工,使其纵向顺适,增强路面基层整体铺筑效果。

2.2 平曲路段碾压

对于平曲路段,施工者采用了从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的方式进行碾压施工,并且在该过程中,保持了后轮一半宽度的重叠,同时,后轮还要超过两段之间的接缝。在此过程中,施工者以后轮碾压完全幅宽为一次碾压施工,对每段平曲路段进行了6~8次的碾压,确保路面基层密度在98%以上,增强其荷载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者通过向路面洒水来实时保持稳土表面的湿润度。在碾压过程中,施工者还要及时查看路面情况,及时处理松散、起皮等问题,并确认无明显碾压车轮痕迹后,才能认定此次碾压施工符合要求。此外,在完工前,还要进行终平施工,并将超过标高的部分刮除,对于依然存在于路面基层的低洼位置,施工者无需进行修复,待到后续路面施工找平即可。

图2 YZ18型振动压路机

3 接缝处理

3.1 末端缝处理

在全天施工完毕后,施工者应做好末端工作缝的处理,保障路面基层的铺筑质量,降低道路使用过程中病害出现的概率。在末端缝施工中,施工者需要沿着稳定石粉在已经铺筑碾压完毕的水泥稳定石粉层末端挖出一条深度达到下承层顶面、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约30cm宽的凹槽,然后选用宽度与凹槽相当、厚度与路基压实厚度相同的两根方木,将其放入凹槽中,以保护此次施工完毕的路面基层,防止第二天施工机械在运作过程中对其造成破坏。如果机械需要在碾压完毕的水泥稳定砂砾层上调头,那么这种情况下,施工者需要在末端挖一条横穿路宽的槽,并在放入方木之后,对方木的另一侧采用素土回填3~5m,并进行碾压和整形。待到第二天开工时,再使用新料将凹槽回填。此外,对于顶木附近的部分,应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平整,保障接缝处理效果。

3.2 纵缝处理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纵向接缝的处理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很容易导致道路在后续使用中出现裂缝等病害,因此施工者应当尽量不留出纵向接缝。但如果必须进行纵向接缝,就要注意保持纵缝的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在具体处理过程中,施工者需要在前一幅路面基层施工时,采用高度与稳定土层压实厚度相同的钢模板或方木作为靠中央一侧的支撑,待前一幅养生结束,或者下一幅路的路面基层施工开工时,再将支撑物拆除。然后在第二幅路的路面基层摊铺施工完毕后,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对纵缝位置进行补充摊铺,最后再进行整体的平整和碾压,实现路面基层纵向施工缝的处理,以保障道路的使用性能[1]。

4 其他施工

4.1 养生

养生是道路路面基层收尾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落实各项养生措施,并确保养生时长达到要求标准,能够深入优化路面基层的铺筑质量,提升道路建设水平。在养生施工中,施工者应及时清理现场,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清除,保持现场的整洁,同时在此期间,还要设立禁止通行的标志牌,封闭交通。一般来说,碾压施工环节完毕后,就要立即开展养生施工,并采用洒水的方式,实时保持路面的湿润,尤其在遇到干旱天气时,应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在洒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路面基层表面状态,在必要时要采用压路机再次压实。一般来说,养生时间应在7d左右,并且待养生结束后需要立即铺筑路面,但若不能马上进行路面铺筑,则要延长养生时间,防止路面基层因长期暴晒而出现开裂现象[2]。

4.2 取样检验

为了保障路面基层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施工方还要对基层进行取样抽查,并根据抽查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路面基层建设水平。在取样检验过程中,施工方需要每天进行一次水泥稳定土取样,或在每2000m2的路面基层中取样一次,检测样品的级配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同时,要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中规定的操作步骤,对混合料进行水泥含量、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此外,还要为每段作业路段进行6次以上的压实度检测,或对每2000m2的路面基层检查6次以上,保障路面基层的整体使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增强产业园区道路工程建设效果[3]。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增强路面基层施工质量,能够提升产业园区周边道路工程建设水平。在工程建设中,施工者准确落实各项施工操作可以增强混合料摊铺的均匀性、提高路基密实度、防止接缝为道路后续使用埋下隐患,并优化路面基层的整体质量,从而使产业园区道路工程得以顺利交付使用。

猜你喜欢

施工者铺筑摊铺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生活
生活
市政施工中的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公路工程重点环节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铺筑”远大前程
公路沥青路面铺筑技术与质量管理探索
铺筑安吉绿色节能之路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