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辨证宫颈恶性肿瘤发病特点及治疗探讨
2021-01-08李娜李玉来杨铮白平钱月慧赵凯
李娜,李玉来,杨铮,白平,钱月慧,赵凯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0;2.宁夏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
0 引言
我国近年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1],而据2018年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证明[2],全球女性中,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分别位于女性癌症中的第1位和第4位,这对女性同胞的身心和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生活质量也极速下降。放化治疗所带来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已经危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的水平。故赵师提倡拟方剂,提出扶正除邪为原则,改善宫颈恶性肿瘤病人的体质,提高后期生活质量,本文将围绕赵师的治疗思路进行论述。赵凯博士,宁夏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风湿及内分泌周围血管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等治疗。现将赵凯教授辨治宫颈恶性肿瘤的治疗思路介绍如下。
1 病因由来
1.1 邪胜正虚,有机可乘,厉损胞宫
中医医学古籍并非有无记载宫颈癌的明确病名,但根据常见临床症状,可准确归纳其为“崩漏”“带下”“癥瘕”之类[3]。《诸病源候论》云:“若经血未尽而合阴阳,即令妇人血脉挛急因生积聚,如怀胎状”,《妇女大全良方》中也有记载:“若乘外邪而合阴阳,则小腹胸胁腰背相引而痛则生宗矣”,指出这种房事的使用时机不对。房事不健康。张景岳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一下证据:“血留滞作瘀,唯妇有之。其证则或经期,或产后,凡内伤冷寒者、外受风寒,或宗怒伤肝、气逆血留、忧思脾、气虚血滞者、积劳而不能行、总由血动时、余血未净者,一有所逆,则日积而渐成矣。”总之,产后经行不慎,风寒湿热邪内侵,或七情不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导致脏气失调,冲任受伤,气滞血瘀、痰湿毒邪留在少腹,日久积不解,成为癥瘕。
1.2 五脏失调,冲任失固,癥瘕连发
因外邪袭干,多表现七情不畅、饮食不佳、内伤、或产后症状等,多为脾、肾、肝脏腑失调,早在《景岳全书》中提及:“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可见,素体脾虚,或嗜食生冷、肥甘厚味者,脾胃乃伤,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水湿停留,聚液成痰,而脏腑失调,多表现为“虚”并“痰”、“湿”并“瘀”、“毒”并“滞”,胶着难解,滞留成瘀。因有“肾为生痰之本”之论,《医贯》提出“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洪水泛滥而为痰。”肝之疏泄,畅达气机,输布精血津液于周身;反则,运输功能差矣,气血津液聚集,日久成瘀、成积,古言谈及“痰核者由肝胆经气郁,痰结毒深固而成。”脾肝肾功能受损,日久之,损及他脏,致使五脏功能失调,而冲任二脉通过五脏参与对胞宫的气血津液的调控。《灵枢·逆顺肥瘦》有云:“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渗诸络而温肌肉”。而任脉与肝、脾、肾三经交会处以精血为养;古籍载:“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的“渗诸阳”“渗三阴”,都说明用及肝脾之血;任脉之“阴脉之海”,凡精、血、津、液都由任脉总司。故瘀毒滞留,久损胞宫,引发癌毒侵蚀,致宫颈癥瘕痞块连发。
2 抓住病机
2.1 正胜邪弱,阴阳平衡,补益冲任
《医宗必读》云:“正气不足,后邪气踞之。赵凯教授认为,早期的宫颈癌是一个正虚邪实的结合过程,正气亏虚,邪气渐盛,既之阴阳脏腑气血平衡失调,这是宫颈癌的发病之首因,通过邪气的侵袭,人体内痰、瘀等各种因素汇集,最终成为癥痂积聚。
人体的生理功能依靠气血推动,经、孕、产乳皆以血为本,气血相互依存,互相协调,相互为用,女科经纶说:“血乃气之配,其升降、寒热、虚实,一从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圣济总录》说:“血为荣,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假此致养。妇人纯阴,以血为本,用气作主,上为乳食,下以月事为主。故气血所化,乃生月经,妊娠需要气血,分娩时需气的推动,气血化生为乳汁以供养婴儿使用。总而言之气血经冲、任、督、带、胞络和胞脉的运达到胞宫,与天癸结合进而为胞宫行经、胎孕、产育和化乳上提供基本的物质,完成胞宫特殊的生理功能。
2.2 体阴质阳,发病迅猛,其性伏沉
因“癌毒”之性,由无形之邪“痰”、“湿”、“瘀”、“滞”聚积所生,故曰体阴之性;积而生热,热聚成团,故曰质阳[4]。《黄帝内经 素问》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除了可以抵抗邪气之外,也代表着一个人健康与否,人的身体生理功能的好坏也在潜移默化中被表现;人只要调理好人体内的正气,任何的疾病也侵犯不了,一旦正气虚,邪气便侵犯人的机体,随之也会侵害人的胞宫。故癌毒产生,正邪激烈抗争,致疾病进展速度迅猛,然而因病变早期,病情隐匿,发觉迟缓,外加西医根治有限,余毒伏于体内而成“伏毒”,在《温疫论》中就提及:“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故其伏沉之性,使之暗耗精血,出现反复,病情难愈。
3 治疗探讨,验案举隅,“藤梨瞿芪方”主之
3.1 探讨概述
古今来,治疗积聚之症有太多的成熟方药及古籍记载。清·唐宗海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审治处方》中提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通因通用。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溃破消癥,气血两和用于通因通用法,遵循“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治法。后汉·张仲景所创制治疗疟母的鳖甲煎丸,为软坚散结的代表方剂,功效主治理气化痰,消癥散结化瘀。早在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提及:“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以入血通行,佐以咸寒,乃可软坚。”中医基础理论书籍中记载,“酸主收,辛主散,甘主缓,苦主燥,咸能润下而软坚,淡能渗泄而利气”提出咸味药的软坚、辛味药散结的特性。然而结合现代术语中“坚硬”,在临床上选药及方剂达到“使坚结病灶变软,使其瓦解、消散”目的,即为软坚散结法[5]。
3.2 验案举隅,拟方主之
邢玉霞,女性,44岁2019年,7月初诊。三月前,患有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检查为阳性,经诊断证实为宫颈癌并行子宫切除术。刻下症见:阴部有异味,瘙痒,带下黄量多,右下肢伴有水肿,手指关节部疼痛,晨僵伴麻木,活动限制性腰酸背疼痛,眠差不易入睡,浅而醒,纳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脉涩。此为气血亏虚,痰浊瘀阻证,治以气养血,化痰散结。处方:藤梨根30g 黄芪40g 陈皮60g益母草30g 葶苈子10g 淡附片18g 茯苓50g 防己20g 牡丹皮10g 知母30g 熟地黄10g石上柏30g 蜜远志18g 酒萸肉30g 骨碎补30g 炙甘草30g 茯神30 麦冬30g。共7付,水煎服。嘱患者煎药方面注意要点,及服药后多饮水,适量运动,保持身心愉悦,对待事情保持相平态度,勿有过激等情绪波动大表现。
2019年7月中旬复诊:右下肢水肿较前明显缓解,手指关节处疼痛,麻木明显好转,无晨僵,活动受限,腰酸,眠差,眠浅易醒,纳可,二便调,舌暗少苔,脉细滑。因患者自觉眠差依旧,别症状稍较前缓解,故赵师在此方药上给予重症安神,加龙骨、牡蛎各10g。共7付,嘱患者煎药注意事项,及口服药物为睡眠前的半小时,有助安神药作用发挥。当患者睡眠有保证时,次日精神、心情自然好转,古话讲“三分在药物,七分在心情”,故予以此方原配行加减,意在于巩固。
2019年7月下旬复诊:入睡困难比之前缓解,偶眠浅易醒,腰疼减轻,仍右下肢小腿浮肿,酸胀,颈部疼痛,右手麻木,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伴齿痕、脉弦细。方药主以:黄芪10g炒酸枣仁40g 川芎6g 茯神30g 泽兰30g 黄芩10g 陈皮6g 炒山药10g 葛根45g 天麻10g 钩藤30g 炒白芍10g 柴胡6g 炙甘草9g 首乌藤30g 合欢皮10g。共7付,水煎服。结合患者症状好转,于给予方药调整,赵师言:治疗主证同时,调整辅证,使患者自觉整体好转,这种整体辨治效果稳见。
2019年10月下旬复诊:入睡困难较前明显缓解,偶眠浅易醒,腰疼减轻,仍右下肢小腿浮肿,酸胀,颈部酸痛,右手麻木,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伴齿痕,脉弦细。方药主以:藤梨根30g 黄芪10g 炒酸枣仁40g 蜜远志18g 首乌藤30g 川芎6g 知母30g龙骨20g 茯神30g 益母草15g 茯苓30g 葛根45g钩藤30g 炒白芍30g 淡附片12g 骨碎补30g 炙甘草9g。此次复诊患者自觉偶有不适,给予相关血象复查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RP、ESR、生化全套等,数值几乎接近正常值。
按语:“藤梨瞿芪方”为导师在治疗妇女恶性肿瘤的专用方,导师认为宫颈癌的治疗必须从扶正祛邪和补益冲任两方面进行。藤梨瞿耆方中的藤梨根、黄芪为君药,藤梨根是我国特产的猕猴桃,具有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肝炎,胃癌,乳腺癌,宫颈瘤,卵巢癌,风湿关节炎等疾病[6]。黄芪作为常用补虚药,在其药理作用中,具有调控机体免疫和代谢功能、抑制肿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7-13];中药讲黄芪甘温益气,健脾生津,补表之卫气,可有效地改善卵巢癌术后中脾失健运,中气不足,卫气不固等症状。两味中药同时合用后具有扶正除邪功;方中瞿麦,取其苦寒清热沉降,破血而止痛经的效果,善于疏利病人肠胃而散寒导热,以治阴中致痛,其药理成分抗肿瘤作用也是颇为显著[14];该病人的表现符合这一症,故赵师以原方为基础,增加扶正药物,减少攻邪药物,从而达到扶正之效。诸药配伍,升降同调,辛温合用,标本治疗同凑扶正祛邪,补益冲任功,使阳气旺盛,凝痰瘀血自消。
4 小结
大多数的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在医院就诊时都认为可能是正处于手术后或住院化疗阶段,赵凯教授认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有所差别,必须辨证施治,理清正邪关系,辨别病人所处发病阶段并把握病情变化,在临床中扶正祛邪的理念应贯穿始终,整体与局部同治,尤重病人整体,同时这也要求兼顾病人脾胃,以此病人为主病例,达到对症治疗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