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烹调童年的味道
——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1-01-08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幼儿园张海艳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幼儿园 张海艳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而“食”的问题却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但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都有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而且由此带来的发育异常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爱”出发,探讨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有爱教育,提高专业素养,确保食育课程开展
幼儿期是形成良好品质和情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正所谓“责任”是教书育人的躯体,“爱”是教书育人的灵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对幼儿付出尽职尽责的爱,不断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此确保食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指南》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设置幼儿食育课程时要以此为准则,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信念,做到“多样化”以及“均衡搭配”,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一,幼儿园邀请育儿或者营养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第二,幼儿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资料的学习更加详细深入地了解营养相关的知识。第三,定期开展食育课程交流分享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共寻对策。如果说“食”是幼儿的生存之本,那幼儿教师所付出的关爱、所拥有的专业素养就能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关爱教育,促进食育课程的开展
有研究表明,目前幼儿由于偏食、挑食的原因,在维生素A、铁、锌等方面摄入量严重不足,但盲目地按照食物安全或者营养知识进行食育课程的设置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在实施食育课程中,从“爱”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感发展的变化,由浅入深,逐步推进食育课程的开展。第一,关爱幼儿,真正了解幼儿。切实地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食物喜好,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健康食物,让其慢慢地爱上健康营养的食物,最后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选择健康有益的食物。以菌菇为例,菌类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铁和钙,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抵抗力。为了让幼儿爱上菌菇,和菌菇建立爱的情感,我们利用稻草、木盒子、木桩、树枝等自然事物来创设以观察菌菇为主的观察角,通过观察角的种植,幼儿不仅了解了菌菇的生长环境以及菌菇的生长知识,而且品尝自己种植的菌菇时,体验到的是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在自然而然中,激发了幼儿对菌菇的喜爱之情。第二,结合幼儿特点,调整食育课程的实施方法。如秋季桂花开时,可以将食育活动搬到桂花树下开展,大家一同捡拾散落的桂花,制作桂花糕或者桂花汤圆,这样既加强了幼儿对桂花的认知,也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喜爱。又如,结合过年的活动,开展“包饺子”体验式食育课程,让幼儿在和面、擀皮、包馅中了解风俗习惯,更能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制作美食的不易,也为节约粮食的意识养成做好铺垫。
三、真情教育,家园携手,统一食育课程的目标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策略之一。因此,在实施食育课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家园携手,统一食育课程的目标。第一,开设家长学习课堂,传播营养知识。提高对食物的认识,了解营养知识,逐步改变幼儿在家里的饮食习惯。第二,加强沟通,资源共享。教师和家长需要多沟通,包括幼儿的饮食习惯、身体状况、喜好特点、情感变化,尤其是对食育课程的效果进行沟通,只有经历“跟踪——反馈——调整——再跟踪”这样的过程,才能为实现最终目标提供前提条件。第三,提高家长参与度,增进亲子感情。如在美食探索过程中,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请有相关经验的家长进行助教;在户外课程中,请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另外可以和孩子制作一份家庭美食菜单,请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制定清单并购物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增长了幼儿的见识,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加强了彼此间的感情。
四、情感培养,指明方向,实现食育课程的目标
处于这个时期的幼儿,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匮乏,但心理敏感,可塑性较强。所以幼儿园正好利用这些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为幼儿食育课程指明了方向。第一,以幼儿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食育课程体系。根据食育课程的相关标准,以幼儿为出发点,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探讨出一套完善的食育课程体系,涵盖的内容包括:食物的品质特点及营养价值、食物的制作方法、饮食习惯、就餐礼仪等,最终让幼儿树立正确的饮食原则,确保幼儿健康,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爱上食育。第二,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爱的情感。其一,在班级的观察角或者幼儿园植物园种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让幼儿在种植、养护的过程中,了解食物的生存条件、环境特点等。比如种植番薯,可以采用水培或者土培的方法进行,要求幼儿做好相关的记录(温度、湿度、光照时长、浇灌以及发芽时间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同时对于幼儿责任感的培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二,实施走出去方案,让幼儿走进自然,真实地感受食物的特点。比如可以走进水果种植基地、番薯基地、大棚蔬菜基地等亲自触摸这些食物的根、枝、花、叶、果,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更加直观地认识食物,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关爱动植物生命的情感。第三,结合日常生活,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在食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老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鼓励幼儿通过对自身生活的观察、发现,开展探索食物特性的活动。比如,在中国不同的节日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美食,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了解自己国家的节日风俗习惯,还可以感知这些美食所包含的人们的情感。第四,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建立幼儿身体健康档案卡。它的内容可以多样化,让教育和食物不断地有机融合,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根据幼儿的身体情况、发育特点不断调整。只有建立幼儿身体健康档案卡并对其每个阶段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归纳总结,才能制定出更为合理的食育课程,真正有利于幼儿健康。
总之,为了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们要以幼儿为中心,以“爱”为出发点,以食物为介质,不断完善食育课程内容,让幼儿在食育课程中享受美味,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最终让他们拥有一个有“爱”味道的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