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与高校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讨

2021-01-08高凤菊张淑红范永山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协同中学生中学

高凤菊,张淑红,程 跃,范永山

中学与高校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讨

高凤菊1,张淑红1,程 跃2,范永山1

(1. 唐山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省 唐山 063000;2. 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河北省 唐山 063000)

对中学与高校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协同育人平台、协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论述,将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教研成果与中学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为中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中学;高校;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

中学是开始认识世界和认知自己并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掌握认识社会、探索自然界的理论和技能。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帮他们守住这份好奇心,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潜力和能力,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业能力为主要教学手段,目的是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中学阶段是觉醒创新创业意识的最佳时期。

1 中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即打开中学生与社会和自然界交流的大门,难点是师资和资源的匮乏。刘高福和冯靓对贵州省部分中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中学因师资、资源配置等问题没有开展过任何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1]。在中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师资和资源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学生自身素质不足和课程体系不完备,而且缺乏资金和相应平台。因此,单纯地依靠中学自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困难重重。

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水平与能力,各高校纷纷成立诸如“科学技术处”“创新创业办公室”“技术转化中心”等机构,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政策宣传、资讯报道、创新创业培训等工作,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的一门新课程,组建了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师资队伍、教学机构和教育理论不断完善与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依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中学与高校协同育人的SUCESS机制,将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研成果、教学技术引入中学,可为中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条新途径。

2 构建中学与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平台

2.1 协同完善中学生培养方案,努力实现全程贯穿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2]。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中学生的培养全过程,是中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为达到此目标,中学学校每学年都可组织高校对中学生培养方案的讨论、评价、修订和完善,通过调整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组成、课时和比重,探索高校与中学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途径和方法,让高校全程参与到中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来。

2.2 协同建立中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

在中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不同,它不仅要面临学生考学、应试的压力,还有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思想转变的压力。因此,要探索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途径,既不能生搬硬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不能完全抛弃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思路理念。建立高校与中学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途径。该机构不仅能实现经验共享、理念互通,还可以为中学培训一批在理论理念、实操实践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为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证和可持续发展保障。

2.3 协同开设中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是发展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类课程的开设学期、课程数目、课时安排都可在高校的协同下科学设置、理性安排[3]。课程负责人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关系着课程质量和学生发展。课程负责人可以是高校专业教师或中学教师的单导师制,也可以是既有高校教师又有中学教师的双导师制,各中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导师制类型。

中学和高校协同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中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中学生,还有利于中学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教学骨干,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2.4 协同开展中学创新创业项目,建立中学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在中学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校级及校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是对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最好体现。与高校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不仅可以调动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中学师生亲身体会到创新创业项目从设计到实施、从研究到开发、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当中[4]。对于中学来说,每一学年至少要开展1-2项创新创业重点项目或示范项目,成立由高校专业教师和中学师生共同参加的项目组,并建立创新创业工作室、线上交流平台、成果展示中心等多种平台,把它们打造成为中学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其它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引领和指导。

中学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也可以成为高校大学生毕业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中学生也有机会到高校参观、学习、培训、考察,提前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利于中学生制订成长计划,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未来。

3 建立中学与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3.1 协同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小组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是中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灯塔”,不仅为中学师生指引方向和保驾护航,还能激发师生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和潜力。中学与高校协同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小组,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5],开展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的确定、监督、检查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措施,使中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3.2 协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平台

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平台是客观诊断学生学习成果、全面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教学评价系统。系统从设置试卷试题、各类分析参数等教学评价的关键环节着手,通过智能分析工具,帮助学校完成科学的教学评价流程,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利用高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协同建立中学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平台,可以对学生个体、群体的学业能力及教师教学水平做出全面分析与诊断,促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管理的有效结合,为学校发展和教学决策提供服务。

3.3 协同开展参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项目的中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开展中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不仅可以全面评估中学生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质量,还可以了解中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程度,加强学校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衔接,推动和深化中学的教学改革。对本校的毕业生流向进行近10年的跟踪调查,与相关高校建立联系,建立高校和中学毕业生数据库,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毕业生座谈等形式,分析本校毕业生在该高校的学习动态,跟踪毕业生的发展与社会评价。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形成报告,根据报告反映的不足为学校不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3.4 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机制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展和改进的重要工程,为了保障中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学与高校协同:

(1)协同建立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有稳定的人员组成和运行经费,为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2)共同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执行标准,为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签订中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提出阶段性的合作目标、方案和责任分工,为中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机制保障。

[1] 刘高福,冯靓.贵州省中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7):106-108.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350.

[3] 晋争.师范院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3):173-175.

[4] 李素素.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培育的融合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1):19-22.

[5] 何珊,李保婵.“互联网+CIPP模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5):1-3.

On the Collaborative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GAO Feng-ju1, ZHANG Shu-hong1, CHENG Yue2, FAN Yong-shan1

(1.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Tangshan No. 12 Senior High School,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teaching mode, education platform and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teaching practice provides a new way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middle school;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630

A

1009-9115(2021)06-0143-03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6.033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GJJG665)

2020-12-21

2021-10-11

高凤菊(1979-),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分子生物学。

范永山(1971-),男,河北滦县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

(责任编辑、校对:琚行松)

猜你喜欢

协同中学生中学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