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分析
2021-01-08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刘向真
■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 刘向真
生态保护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相符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新时期下,教学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方式趋于变化,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地理深度教学,是地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
在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就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以及人文情感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巩固学生知识基础,促使学生正确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于,通过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地理应用能力强化以及地理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地理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等都是重要的内容,关系着学生技巧的强化,也关系着高中地理教学成效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引导学生,就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创新,强化学生地理意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地理水平的逐步提升,高中地理高效教学也得以顺利实现。
二、深度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的联系
深度学习强调以人为本,教学活动是基于学科本质及知识内涵所出现的,关注知识教学的发展价值,对学生高阶思维进行发展,创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断发展,确保学生所具备素质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有着充分的体现。地理学科深度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从概念、原理、成因、现象等方面入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把握知识内在关联,对知识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增进师生良性互动,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学科能力,在深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明确其特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通过多元教学方式的应用,促进深度教学的实现。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高中地理课堂中存在形式化的目标与内容设计,教学评价不够全面,这就导致深度教学缺乏保障,学生也无法在地理课堂中获得优良的体现,地理认知不足,地理思维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必须保证教学的深度化,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控制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难度,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把握知识内在逻辑形式,明确知识意义,对地理知识内涵价值进行把握,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与能力的不断增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地理思维
基于核心素养观念出发,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推进,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整合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地理思维进行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这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应当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发展,深度教学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地理问题情境,凸显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比如在“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就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进行归纳,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农业生产所受气候各要素的影响如何?以此尝试着举例说明。在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过程中,读图能力得到锻炼,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掌握了地理知识,综合分析能力显著增强,在对比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发展农业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有效强化。为强化学生对于地理学科价值性的认识,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例子,在激发学生地理兴趣的同时,巩固学生地理知识基础,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思维导图,提升认知水平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实现,需要明确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以及知识的综合性,为确保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地理课堂中,教师可重视思维导图的构建,以形象化的方式来呈现复杂地理知识点,促进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顺利构建,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具备良好的再生、迁移与转换能力,这就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地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把握这种关联性,据此构建思维导图,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不断发展,这就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
比如在“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过程中,教材对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对其综合开发方向与治理措施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为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地理知识,教师可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对我国长江流域综合开发进行分析,这就促进了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地理认知水平的提升。在地理深度教学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立足实际来分析问题,以确保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显著改善。
(三)优选教学方法,关注个性发展
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化的记忆但并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内涵,也无法加以有效运用。基于核心素养出发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推进,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地理实验等教学活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知识,深化学生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有序探究地理现象,优化学生地理学习体验,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模式下,强调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发展,因此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对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加以充分调动,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生动的地理课堂,切实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能。
比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从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地理知识,在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保证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抽象化的地理知识,学生直观感受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组织开展地理实验,或者开展户外考察,优化学生地理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以及地理水平的提升。
(四)开展案例教学,发展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自然、人口、社会、气候等都是重要的地理要素,彼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围绕地理现象来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比如在“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荒漠化案例出发,对我国西北部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就西北地区的区位条件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应给予相应评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案例教学的开展,能够强化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运用乡土地理,激发情感共鸣
家乡自然环境与社会地理环境从性质上来看都属于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的合理化运用,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强化学生对于地理环境的认识,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增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所开展的地理教学,应当充分认识到乡土地理的价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案例,确保乡土地理得到合理运用,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调查活动,明确家乡工农业发展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在地理课堂中组织学生编写调查报告,小组之间互动交流。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发展,地理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训练,高中地理课堂深度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升。
五、结语
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来创设问题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在地理实践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通过乡土地理的运用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