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如何亲近优秀传统文化
2021-01-08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平泉镇双桥小学叶海英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平泉镇双桥小学 叶海英
一、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然而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应对灵活的教学需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校本课程作为补充,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此外,新课改的背景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为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教师能够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研究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最终形成更大的教学合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意义。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准备工作阶段,学校应该明确校本课程开放的目的,集合本校优秀的师资力量,组建一个具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和卓越教学能力的课程开发小组,在人员组成的角度上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保证。小组中的教师应该对语文课程的开展有深入的见解,具备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并且善于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热点相结合,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效性,体现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确保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内容感到亲切。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承担着搭建课程框架的重要责任,经过充分沟通讨论之后,结合特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确定一套科学的校本课程理论体系。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以校为本,发挥教师作用
教师是知识传授过程的发起者,言传身教之间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与专业能力,保证教学质量。比如,学校将“仁爱”定位为自身语文校本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题,那么教师则应该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充分体现“仁爱”,让学生在对教师行为的感知中形成“仁爱”的理念,进而从上自下地形成“仁爱”的校园氛围。学校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培训会,让教师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交流自身对仁爱的感悟;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宣扬具有强烈“仁爱”精神的优秀教师,通过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感召其他教师共同进步。
(二)以课题为前提
课题研究是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积极的课题研究不仅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题研究的要求下,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校本课程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蕴含了美好精神品格的文章,然而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在学习时往往只停留在文章的故事情节中,仅靠自身是无法深刻认识到这些文章的精神内涵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校本课程进行引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比如,部编版语文中《将相和》这篇课文中,塑造了蔺相如不畏强权、宽容谦恭的形象,教师可以结合这篇课文开展以“名人典故”为课题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中国古代名人有关的文章,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国古时候提倡的“仁爱君子”形象。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还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三)挖掘课本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课文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课后案例和单元语文园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内容,开展演讲、辩论、写作、朗诵等形式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故事新编》中,教师可以通过成语故事新编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长时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大量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简短精练但是却传达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其中不乏彰显积极向上精神的故事,诸如“三顾茅庐”“卧薪尝胆”“不耻下问”“程门立雪”等。在校本课程中就能够以“成语新编”为主题,鼓励学生在熟悉原本成语故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世界的思考,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创作。
四、校本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一)根据教学计划细化方案
制订了校本课程计划之后,教师就应该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在考虑教学时间、地点的基础上细化教学方案。这样,既能够保证校本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还能够有效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让每次教学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此外,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校本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研活动,制定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从课前交流到课后反思全过程地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语文校本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学校各部门人员的协调合作,以语文为基础,调动音乐、体育、美术等其他课程的参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确保校本课程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以语文课堂为主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中亲近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把语文课堂作为主阵地,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语文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还应该准确把握真实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潜移默化中传递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渗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校本教程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要变成思想品德课堂,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保持语文教学的特色,营造开放包容和活跃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突出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积淀的智慧结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诸多古诗词,诵读经典能够让小学生感受民族精神,深层次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校本课程中必须突出经典诵读的作用,探索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建设。
(四)拓宽校外育人渠道
校本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动教学走出课堂,走向校外实践。通过校外实践活动在学生亲近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各方力量,真正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仁爱”等传统文化中宣扬的美好品质。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社区道德讲堂、街道传统文化节等。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社会资源拓宽校外育人渠道,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结语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对教学活动的新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期望,“四个自信”中就有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也有文化建设,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亲近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而校本课程作为教材内容的有力补充,更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推进校本课程体系建设,让学生更直接和深入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