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修心”教育思考

2021-01-08北京舞蹈学院李如伊

天津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政心理

■北京舞蹈学院 赵 妍 李如伊

人的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修心即修养心性,锻炼心志,是延续传统思想并展开理性回归的修为方式。本文着眼于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求证“修心”之问,探寻“修心”之策,拓展“修心”之思,走好“修心”之路。

一、“修心”之问——艺术生缘何心结难解、心病难除

“0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微时代心理特征,即以自我为中心、个人意识强烈、追求新鲜刺激等。新媒体背景下,“饭圈”“躺平”等言论全网热炒,令人无所适从。信仰情感认同弱化和价值评价功利、知行不一等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境。其中,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个人能力和专业局限,又呈现出多元的个性心理差异。一是情绪起伏大,抗压能力弱。艺术生情感丰富且脆弱,不够理智容易激奋、受挫感强,更易出现心理失衡。二是个别学生追求“娱乐至死”,寻求刺激,急功近利。荒废学业直播赚钱者有之;盲目追星、刷抖音、打游戏者有之;物质攀比严重,比钱多、比家世、比颜值甚至不惜整容,每天忙着化妆、滤镜、自拍、修图者有之。不仅没有收获自信,反而越比越有压力,越比越抑郁。三是部分艺术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及水平相比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低。专业苦熬多年,本以为进入大学“终于可以松口气”,殊不知庞杂的公共课、专业理论课、院系文化课、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等接踵而至。部分艺术生沉迷网络“废寝忘食”,根本无心学习,导致文化课学习考试准备不足。而作业论文受挫,考试挂科等学习方面的“自卑感”更易导致情绪低落。部分艺术生难以应对思政课、哲学课、心理课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影响了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的提升,也间接影响其艺术领悟及表现能力。加之艺术耀眼光环与严酷就业形势之间的巨大反差,更易造成他们巨大的失落感。此外,家庭变故、恋爱分手、网络借贷等一些或隐或显的挫折,有时会在积攒之余集中爆发,有的也会郁结于内心无力释放,最终造成抑郁焦虑或情绪失控,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修心”之策——艺术生的“五心培育”

(一)修“敬”心,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敬畏要面对内心,是以知方圆、守规矩、遵道德。因此,敬心教育应涵盖人格健康、生命价值、人际关系和谐、环境适应、突发事件应对、挫折教育、生活方式、心理调适等多个教育领域,不断增强学生的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意识。结合艺术生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效益性更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活动。

(二)修“静”心,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心之修”应推动“静”文化回归校园,让大学生远离浮躁的环境与心态,实现静心沉淀。可构建慕课修学、翻转课堂和体验融入的“三位一体”心理教育模式。以笔者本人为例,通过对“心理学概论”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慕课学习,随时更新碎片化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灵成长微课、微电影赏析、辩论、知识竞赛、涂鸦、摄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有机结合,生先自“学”师再“导”的翻转课堂教学更靠近心灵。

(三)修“净”心,调整心态,净化心灵

净心即指心里清净,没有干扰,安心净心的日子。“净”心之修,可开展精品心理教育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积极心理文化氛围。笔者所在的北京舞蹈学院支持学生成立集成长、拓展、宣讲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各项心育活动主题鲜明且功能凸显。通过心理健康月、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推广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

(四)修“省”心,咨询疏导,预防救赎

“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反省的方式分析归纳心理规律,从而打开心理问题的黑箱。“省”心之育,以疏导帮辅为重点,组建包括专业心理医生、学校教师、家长在内的心理咨询疗愈支持机制,融合多种专业疗法,线上线下联动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以积极预防为关键,树立防治意识,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全面筛查和监测,并将正向、积极的心理学理念融合到日常教学,加强学生识别处理一般心理问题和积极应对的能力。搭建包括家人(亲戚)、同学(朋友)、辅导员(班主任)、专业任课教师、心理医生等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随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和支持。

(五)修“信”心,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自信是内心对自我的肯定与相信,是“我可以”的心理预期与暗示。艺术生树立自信心,对于其积极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艺术生的自信,既需要用艺术的原理净化自身,持续不断“修艺”图强,又需要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概言之,修“信”心,应立足于当前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视野,加强艺术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升新时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其成为能担当大任的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三、“修心”之思——修心与修德修志修行的辩证统一

修身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内心的修行、气度和品行的历炼。艺术生的心理实践要始终将修德修志修行贯穿于“五心”培育中,并将自我角色形象的定位,内在生活目标的确立,发展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积极的价值观念等心理发展任务的完成与国家和时代的需求紧密结合,将小我融入大我,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完善的人、堪担时代大任的人。

修心与修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思政课堂修心育人,将“人”的心理发展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中,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历史是一种来自往昔的精神力量,可结合“四史”宣传教育,并尝试将校史教育引入思政课堂。以笔者所在的北京舞蹈学院为例,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北京舞蹈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无数个“第一”见证着“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校训,是舞蹈艺术生立志为中国舞蹈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动力。此间产生的戴爱莲、贾作光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就像艺术天河中的璀璨星辰,他们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他们的人生经历,对于艺术生充满了神秘感和感召力,是德育的深刻案例。同时,艺术生更注重感性思维,对场景、图像、颜色、声音等感知更敏感,图说思政相对更易于接受。校园环境突出情景育人作用,通过雕塑、图画、山水等不同的布置受到熏陶,进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唤起爱国、爱校、爱舞蹈的情感认同。

修心与修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志者,信仰信念也!包含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多方面、多层次内容。艺术类大学生必须秉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信仰,坚定红色信仰启迪心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相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修心”有机融入到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全过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在党团组织充分利用革命遗迹、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载体,组织红色文化的实践考察调研和沉浸式教学,在学中感受,在感受中学,体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

修心与修行。“道不可空论,德不能空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修行,归根结底还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修身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修身”培育需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共建社会、家庭、学校多方联动平台,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三下乡支教、挂职实习等实践活动。“修心”教育还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开展融合阅读、赏乐、观影等多元形式的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笔者热心公益,被评为五星级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511小时。通过策划组织“红心向党,舞至心尖”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开展“北舞学子天津‘享走使命路’志愿宣讲”、参加“北京榜样·最美义工”文化交流志愿活动、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学生讲解、“双减”舞蹈公益课堂、“小手拉大手,同伴话成长”心理辅导、“倾青年之力,创零艾未来”防艾同伴教育、社区疫情防控、助学义卖、敬老助残、文明引导等多种类型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丰富了个人实践经历,而且为修炼自我身心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达到了实践修身的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思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心理感受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