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对策探究
2021-01-08李颖
李颖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一、引言
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 “双高计划”)。“双高计划”力求打造一批具有高水平、现代化,具备提高国家竞争力优势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引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创新办学模式的一次契机。
国际学生培养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职教育时代改革的需要,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策略的支撑。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国际学生来华就读。做好国际学生的培养工作,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现状
(一)国际学生招生规模小渠道少
根据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显示,该校2019年共有2700名来华留学生就读,681名学历生中专科学生只有5人,其余全部为本科、硕士、博士生。专科招生占比仅为0.73%,高职院校作为独立专科学校在国际学生招生方面面临困局。在经费来源方面,高职院校在招生规模小、现实收益不佳的情况下,很多院校不愿意投入过多校级奖学金或助学金,仍以政府奖学金为主。在政府奖学金定额的情况下,很难扩大招生规模。而且很多院校只把招收国际学生作为争创 “双高”的国际化指标,对于国际学生入校后的培养缺乏合理和长远规划。在招生形式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式以学历教育为主,这主要是考虑奖学金生的要求。而非学历教育的语言生、交换生、学访生等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招生渠道方面,主要方式是与生源地孔子学院建立联系、中介公司或毕业学生口碑推荐等。雷同的招生渠道使高职院校相似专业的国际学生招生规模小。尤其对急迫想扩大国际学生培养规模的院校,表现出“来者不拒”的招生态度,以致生源质量和后续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国际化管理体系不健全
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国际学生的培养存在起步晚、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工作开展随意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小规模运行的情况下,问题表现并不突出。如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国际学生培养规模,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争创“双高”校,不完善的国际化管理体制不利于学校发展且存在管理风险和隐患。学生录取后,普遍做法是由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负责国际学生汉语培训工作,继而转入二级学院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归属成为管理焦点问题。进入专业学习后,二级学院负责国际学生的教学工作,而教育管理则由国际交流部门负责。国际交流部门作为行政部门,其统筹、规划、协调国际学生培养综合事务的能力有限,不利于国际化办学的开展。
(三)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
在教学方面,鉴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起步较晚,而且国际学生属于非核心教学对象,因此教师主要由外语教师转岗或者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英语或专业课教学经验,但缺少跨文化教学技能的培训。在教育方面,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在招生录取后由国际交流部门老师负责,转入二级学院后,主要由负责中国学生的辅导员进行管理。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中,沿用中国学生的管理制度,没有考虑国际学生差异性,忽略了管理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原则,造成管理效果不佳。且由于二级学院的辅导员工作量有要求,形成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混带的现象,容易造成将国际学生管理推托到国际交流部门的情况,工作推诿则会留下国际学生管理隐患。
(四)国际学生培养质量良莠不齐
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是各大院校争创“双高”院校的重要国际化指标,也是在办学中提升国际化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仍处于起步和摸索期的高职院校,对国际学生的培养在专业设计、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互联网+”授课新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专业方面,高职院校没有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专业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文科院校,专业雷同度极高。在课程设置方面,采用中国学生课程标准进行国际学生培养,忽略了国际学生实际需求,培养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培养无效情况。在教材使用方面,目前国际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从汉语教学来讲,多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或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从专业用书来讲,则多沿用中国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是针对中国学生设计,语言表述复杂,符合中国行业标准,对标国际标准较弱。甚至有些表述过时,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在实习实训方面,缺乏国际化用人视野,对标企业最终培养目标较弱,实习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训缺乏国际化针对性。在“互联网+”授课新模式方面,借助线上手段推进教学改革效果不佳,教学平台的构建与使用缺乏上级部门支持,没有发挥“空中课堂”的最佳效果。
三、对标“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对策
(一)建立国际化体制机制
1.完善国际化管理体制
国际化管理体制为“双高计划”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高水平高职院校需要创新完善国际化管理机制体制,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职能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为学校国际化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1)建立国际化管理机构
各高职院校应围绕国际学生培养中心工作,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协调负责有关国际学生培养的相关事务,有效统筹多方国际化资源。健全国际交流部门人员配置,赋予更多国际化事务校内协调权限,确保归口统一,权责明确。在“趋同化”管理前提下,出台并完善国际学生培养制度、政策,细化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本着外事无小事原则,对标外事政策,形成有法可依、有制可寻,操作性强的国际学生管理制度。
(2)拓宽国际学生招生渠道
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利用互联网,宣传本校优势专业,多语言建设平台招生专栏,加大网络招生宣传力度。争取学校层面支持,拨发校级奖学金及助学金,制定政策,为国际学生在校内勤工俭学提供机会。经费投入,制作能够展现本校优势的招生宣传片及招生简章。积极参加各种国际论坛及会议,寻求机会宣传本校优势,开发潜在生源国及生源校。大力开展国际间学访交流活动,走访生源国,开拓生源校。积极促成语言培训、中短期学访、国外企业委培等非学历教育项目的落地。与生源校积极沟通,开展学分互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互访等项目。总之,拓展国际学生招生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多方法、多国别招收国际学生,逐渐由奖学金为主的招生模式向自主自费招生模式转变,力求在知华、亲华、友华的基础上,扩大国际学生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3)形成国际化管理队伍
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的管理教师在国际学生培养中担任重要角色,他们是在学生招生录取后,直面国际学生的第一人。因此对其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技能、专业素养等都有较高要求。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国际学生管理队伍对于提升管理绩效至关重要。根据《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 (2018)50 号](以下简称 《规范》)提出高校应当为来华留学生教育配备充足工作人员并建立留学生辅导员队伍。二级学院应根据《规范》要求配备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达标、外语水平过硬的专门负责国际学生管理的辅导员,负责对接国交处留管教师,形成管理合力。
2.搭建多元国际化平台
“双高计划”提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1)搭建国际化产教平台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对于国家政策导向、企业需求、行业发展均具有前瞻性的理解。国际化产教平台应以学校为主体、政府为指导、企业为导向,搭建政企校一体的产教平台。目标旨在整合多方资源,推进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产教协同发展、文化交流等。充分优化平台资源配置,推进学校与国外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实现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此外,兼具畅通院校、企业及政府间的信息沟通,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拓展功能,最终形成国际化产教共同体。
企业“走出去”是实现企业国际化,推动企业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的有效手段。在这种背景下,众多“走出去”企业,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面临当地员工职业技能和素养不高的问题。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对接所在国产业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采取学历与培训相结合方式,致力于将优质职教资源和产品技术传播到合作国,帮助培养当地通晓中国产品、标准、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截至2019年,我国与24个沿线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60所高校在23个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服务沿线国家产业需要,发挥职教“软力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及产教融合发展,搭建国际化产教平台,确保培养效果事半功倍。此外,2016年泰国第一家“鲁班工坊”建立,标志着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依托政府合作新模式的诞生。这种模式以培训当地人员技术技能为主,有效推动中国职教理念经验、教学模式、技术设备、国际化教学标准、高水平师资共享等。丰富了职教路径及方法,搭建中国职教国际化平台。
(2)创建国际化教学平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建国际化教学平台是教育时代发展的需要。全球公共卫生疫情爆发后,我国教育部于2020年3月31日表示,将暂时停止持有效中国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的措施。这一措施的颁布预示着在一段时间内,国际学生的培养将由线下转到线上。创建国际化教学平台即是应对突发线上教学的需要也为今后学校国际化宣传招生、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提供了新手段。实用的在线教育平台,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为低成本国际化教育提供了解决方案。
从国际化宣传招生方面看,教学平台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为境外教育领域提供一个宣传自身优势、展现自身特点的重要媒介。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来看,教学平台利用资源库、在线课堂、教务管理系统等功能为境外国际学生打造了一间“云课堂”。使国际学生无需入境,也能获取所需知识。此外,“云课堂”亦为境外目标学校或学生提供“试学”机会,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招收优质国际生源。从管理效果方面看,线上教学平台,支持分设学习共同体,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计划和方案,解决了汉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学习数据的在线查看功能,便于教师快速掌握学生学习时长、进度、数据分析等,有效把控、调整线上课程安排,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和效率。
(二)打造教学质量能力链
“双高计划”旨在打造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时代发展、中国特色、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2020年12月21日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对专业群建设给予进一步支持。
1.形成国际化标准体系
以行业国际通用标准作为国际化专业群建设依据,形成国际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不等于照搬中国学生课程标准,趋同教育的同时也要兼顾特色教育,准确把握专业国际化与专业民族化的内涵。
(1)明晰国际学生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标准的生态互动关系
国际学生培养目标着力于语言能力、国际素养、活动技能,以期成为符合国际行业标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学习、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加强研究现有国际化专业标准,避免完全地引进及简单地照搬。专业建设标准以培养目标为前提,充分考虑国际学生需求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按照国际化标准,结合我国本行业教学成功经验,制定中国特色、国际认可的国际化专业标准。
“互联网+”视域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得以普及,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更加便利、直观、快速,特别是对于模具、数控、制造等工科专业的国际学生来说,比起拘泥于汉语的理论讲授,三维立体影像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学习。在国际化课程建设标准中,多媒体手段应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建设方案,学校应给予资金及设备支持。此外,对于操作性较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的专业,在课程建设中引入现场教学模式,形成讲、操、研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力求课程内容当堂学习、及时纠正、学有所得。
(2)创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业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提出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教合作,支持和鼓励优质高职教育输出。教育部2019年来华国际学生数据统计表明,“一带一路”沿线64国共有在华国际学生207,746人,相比2018年增幅达13.6%。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世界,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也被逐渐认可。高职教育国际化课程标准要以科学规范性为原则,将本土职业标准国际化,推动高职国际学生培养内涵发展,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创设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专业的课程标准,有利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2.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实施者,是课堂传授的主导者,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语言水平、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实现国际学生培养目标的保证。
(1)建立培训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国际化教师培训培养机制,将国际素养培训作为重要项目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创造“走出去”机会,才能打造一支符合国际化教师标准的 “双师+双能”教学队伍。
在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2022年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超过50%。这就需要在考虑现有国际化师资队伍情况的前提下,科学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师资培养经验,形成制度化培养体系,在体系中平稳、持续、系统运行,保障师资队伍高水平发展。
(2)构建国际学生师资准入平台
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尚处在初级阶段,生源主要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来华前,汉语水平普遍不能满足直接接受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通常的做法是接受一学年语言课程学习。英语作为国际学生在华学习的媒介语,在学生汉语水平不足以满足学习和日常沟通情况下起着重要作用。在能够符合双语教学标准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建立健全英语教师准入机制是目前有效的办法。
3.培养高质量国际学生
“双高计划”提出“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率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1)“三证”培养,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三证”指的是毕业证、汉语水平考试证书(HSK)、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主要以获取汉语交际能力、掌握专业实施能力、了解中国文化能力及技能实践能力。国际学生来华学习首先要突破语言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科层次的国际学生,除了要求他们达到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外,语言技能也有所要求。这主要是指部分国际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继续升入本科院校学习,而本科院校入学条件之一就是达到HSK4或5级以上。其次要习得专业技能。对于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国际学生来说,职业技能资格证作为行业从业证书来讲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在国际学生培养中对接国际行业标准,帮助学生考取含金量和国际认可度高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为国际学生进入社会后提供入职保障。最后培养学生知华友华。在教育部下发的 《规范》中提到,来华留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应当包含汉语能力水平要求和中国概况类课程的必修要求且安排充足,满足学生修课需求。通过中国概况类课程的讲授,使国际学生在习得语言、获得技能外,了解中国文化,激发学生知华友华的情感共鸣并能参与中国社会的良性互动。
(2)教材对接,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国际学生教材要有针对性,能够借助教材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本课程知识。对于课程教材的适用性,高职院校应作为主体,邀请企业及境外行业专家共同研讨,并对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材力求突出职业特色、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语言表达精炼、内容体系完整、层次结构分明,便于理解和记忆,切实提高国际学生专业技能知识获得率。
(三)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
“双高计划”提出“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1.对接企业标准,三位一体实现最佳培养效果
国际学生培养是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担负着帮助企业、机构或团体传承技艺、培养多元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鼓励创业就业的职责。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国际学生更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
(1)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对于外国人在华就业采取就业许可制度。2000年1月颁布的 《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9号)中明确规定,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得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勤工助学情况除外。即国际学生在华留学期间不得打工,毕业后必须回国。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经历后,可以就业者身份来华就业。严格的政策制约了国际学生毕业后直接服务中国企业的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培养沿线国家各类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校企结合、产教融合为这些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从而为更好服务自己国家相关行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政策的制约导致了国际学生学于校内,止于实习。更为精深的技艺和技能获取应该在企业,在用人的终端。因此政府应顺应时代修订国际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使政策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更符合国际惯例,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经济发展。
(2)学校突出技能培养特色
学校是国际学生培养的主体,结合国际学生培养特点,对校内各机构进行协调,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建立适应国际学生学习特点的有效教辅体系,激励教师参与课外教学辅导,引导鼓励中国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建立高年级国际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帮扶共同体,多举措提高国际学生培养效果。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在充分分析国际就业市场,瞄准紧缺专业人才,对接用人企业标准后,开设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学生培养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在实习实践中总结问题,修订培养目标、完善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联合区域内高职院校,合理整合及配置资源,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
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专业,组建区域职教联盟,有效配置资源,合理设置专业,搭建国际化专业师资共享平台,引进企业高精尖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对标对表专业国际化标准,形成语言易懂、技术可操、配图精准的国际化专业教材。
(3)企业搭建在华实习平台
国际学生在华实习是指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实施的,不获取任何劳动报酬的实习活动。实习内容和本人专业相关且原则上只在学习所在城市实习。根据国家政策,国际学生在华学习期间“趋同”于中国学生进行企业实习。高职院校国际学生培养标准应以企业需求为准,以企业实习效果作为检验国际学生培养的依据。订立联合培养项目的企业要为国际学生提供等同于中国学生的实习机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专业的相关企业要为国际学生提供其所在国家相关行业技能的充分演练和实操机会,以便毕业后回到所在国家能够尽快深入相关行业,服务该国经济发展,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目标。
2.对接国际标准,构建国际化评价体系
(1)国际化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国际学生培养评价体系作为国际化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其评价体系具有必要性。传统评价模式存在标准单一、主体失衡、偶然性强,缺乏学习过程持续评测的现象。高职学院培养的国际学生应以国际教育及行业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形成校企连动、学操结合、线上线下融合、注重过程培养的新型评价模式。
(2)国际化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性
首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式评价体系。国际公共疫情爆发以来,根据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要求,暂停持有效证件的国际学生返华学习,这就要求国际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以网络授课形式进行培养。“双高计划”提出了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改革教学模式,提升管理绩效。提高信息化水平,借助互联网手段,健全完善线上评价体系,结合学校教学过程线下评价,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式评价体系。其次,形成校企联合评价体系。高职教育最终的培养目标是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来华学习技能的人数持续走高,说明我国在倡议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是有成效的。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将学校教学过程评价和企业实习实践评价相融合,形成符合企业标准,对标国际准则,适应所在国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