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要讲求艺术手法
——关于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亲和力与实效性的思考
2021-01-08天津大学曾凤琴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庞学光
■天津大学 曾凤琴 ■天津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 庞学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3 月18 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那么,如何才能开好思政课呢?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技巧是多方面的,仅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展开角度而言,教师要开好思政课,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就必须既讲求教学的科学性,又讲求教学的艺术性。
一
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堂教学,二是实践教学。二者既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其中,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教师要开好思政课,就必须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上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以及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自身对思政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率和参与度明显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明显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对思政课缺乏兴趣的学生仍然大有人在,其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远未充分调动起来,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少教师的思政课教学枯燥乏味、缺乏足够的亲和力,无疑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目前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弱、实效性差的状况呢?
思政课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这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的教学原则。毫无疑问,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指导他们的行动,使他们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要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遵循思想政治理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表达方式的规律性,以及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逻辑顺序,系统地组织和讲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教学实践过程。如果不讲求科学性,没有系统编写的思政课教材和文字读物,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讲解和灌输,不充分发挥学生的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思政课教学就会失去依托,学生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然而,作为思政课教学对象的广大学生,既有在共同时代背景下的共同心理特点和思想特征,又各自拥有彼此有别、细致微妙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思政课教学一方面有规律可循,另一方面又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规格。因此,教师要发挥独创性,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机智灵活地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同时,必须讲求艺术手法。
二
所谓教学艺术,是指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教学境界。教学艺术是培养人的艺术,它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独创性、表演性、审美性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优秀的、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善于创造、善于表演,并善于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师。
(一)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创造
独创性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富有艺术性的教学,首先必须是富有独创性的教学。
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学生都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不是教师可以随意盛装知识、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容器”。学生是人,作为有生命的系统,其精神世界中除了理性因素外,还包含有情感、需要、愿望、动机、兴趣、意志等各种非理性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调节、制约、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之所以缺乏亲和力,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教师没能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精神世界中学习思政课的情感、需要、愿望、兴趣等非理性因素。
学生理性认识水平的提高是连续性的,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逻辑过程;而他们的非理性因素的发育、成长及多向变化则并不沿循着逻辑的通道,一瞬间的突然影响有可能使它们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具有非连续性。相比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认识水平来说,激发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对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由此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对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和“知、情、意、行”的总体唤醒为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创造性的运用,尤其要善于独创性地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激情教学等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非理性因素。
教师的创造性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独创性运用上,而且要体现在对思政课教学的创作和设计上。正如语文教育家苏灵扬所言:“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
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作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完整的教学过程。如何开讲?如何收尾?哪些教学内容是重点、难点?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方式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如何设问、发问?如何营造既轻松愉快又紧张有序的课堂氛围?……对于以上种种问题,教师在课前都要有深入细致的思考,并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独创性的整体设计,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及其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提供适宜的支持性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具体的教育情境,包括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冲突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情感性情境等,让概念化、结构化的抽象的思政课内容转化为生动、丰富、具体的情境课程,以利于学生吸收和内化。
(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表演
思政课的内容是严肃的,思政课教学也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但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未必要始终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事实表明,只会以一副不变的严肃面孔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与善于教学表演的教师相比,其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一谈到表演,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演员的表演。其实,这里所说的教师的表演与演员的表演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并不是指教师要像演员那样全身心地进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其表情、动作等也不要求时时都像演员那样强烈和模拟化。教师的表演,是指教师的语言、表情、姿势、动作等要与其所讲授的内容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具体来说,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调、枯燥的说教或灌输不能称为表演。教师的讲授有声有色,既能做到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又能自然而然、恰如其分地辅之以表情、姿势、动作等,这样的教学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就可以称之为表演。从浅层次上看,思政课教师的表演,是教师的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综合表演;从深层次上看,思政课教师的表演应该体现出教师对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在情理交融基础上的真信真用,是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对学生的榜样示范或言传身教。
一般来说,思政课教学可以划分为三个境界,即“懂—透—化”。所谓“懂”,是指教师能够清楚地讲解教学内容,并能让学生清楚地理解和掌握其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所谓“透”,是指教师能够透彻地、举一反三地讲解教学内容,并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举一反三地运用教学内容;所谓“化”,是指师生双方都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
在上述三个境界中,“化”以“懂”和“透”为基础,又是对“懂”和“透”的超越,是三个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教师就会因为“知、情、意、行”的协调作用而成为教学表演艺术家。例如:一位教师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讲到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行径时,教师抑制不住自己愤怒的心情,振臂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体学生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齐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此时,教师忘记了自己是在讲课,学生也忘记了自己是在听课。这就是“化”的境界。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只有达到“化”的境界,才能够真正地打动学生、震撼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才能真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表演,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因为教师的表演毕竟不同于演员的表演。例如:当讲一个悲愤的故事时,演员可以尽情地哭、尽情地骂,而教师在讲台上则不能时而大哭、时而大骂。教师必须用理智控制或提醒自己,情感的表达和渲染要适度,要留有一定的“余情”让学生去体味和感受。对教师教学表演的这种特殊性要求,是由师生之间的特定关系即“施教”与“受教”的关系所决定的。在这种特定的关系中,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既是“演员”,又是抱有教育意图的“导演”。作为“演员”,教师当然可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但是,作为抱有教育意图的“导演”,他必须具有高度的理智,能够时刻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施教者,从而把握好“表演”的分寸,以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对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师要善于按照美的规律组织和展开思政课教学活动
艺术是追求美的,教学艺术也应该如此。
正如美国学者克莱德·E·科伦所言:“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的素质怎样深入人心的生活时,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体验方法时,他们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因此,教师的思政课教学活动,特别是教师有目的的创造和表演,不仅要按照真的法则和善的法则来进行,而且要按照美的法则来组织和展开,使思政课教学成为富有美感的审美化教学。
思政课教学的审美化境界既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思想深刻、条理清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节奏紧凑协调、语言简炼生动、表情轻松自然,以及以平等、公正、真诚、坦率、宽容、独立自主、相互尊重为特征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这些都是构成课堂教学美的具体要素。教师把这些要素予以综合,就可以形成课堂教学美,课堂教学就会变成审美化的课堂教学。达到审美化水平的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审美享受,而且会呈现出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育人功能。
审美化的思政课教学的显著特点在于它获得了一种富有美感的形式,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天然就具有一种“趋美冲动”,或者说在他们“心灵的自然逻辑”中就蕴含着对美的偏爱。因此,在审美化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除了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外,还增加了一层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在这种施教与受教、欣赏与被欣赏的双重关系中,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就不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纯粹的说教或灌输,而是变成潜移默化的情感传输和春风化雨般的悉心引导;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必须接受的教诲,而是变成一种耳濡目染、心驰神往的影响,变成学生心灵悦纳的精神瑰宝。毫无疑问,这样的思政课教学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亲和力不足的问题,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学内容的影响,有效地获得“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而且能使教师体验到教学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满足,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这门艺术。问题在于,没有掌握这门艺术的教师不在少数。很多人认为,作为一名好的思政课教师,只需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并依照科学的程序、采取科学的方法予以施教就够了,思政课教学是一项无需特殊努力就能胜任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与学生缺乏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他们活得非常“科学”、非常有“逻辑”,但也非常辛苦,教学效果却不够理想。这一事实显然否定了人们的上述看法。
当然,思政课教师仅仅讲求教学的艺术性也是不够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事实上,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并不是相互分离或相互对立的,而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补充的。一方面,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依据,教学艺术只有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另一方面,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发挥和升华,如果没有教学艺术的发挥和升华,教学科学就会变成缺乏生命活力的刻板的教条。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和谐共振地鼓动起教学的两翼——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才能成功地飞抵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