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体操运动协会改革与对策研究
2021-01-08方媛南京体育学院
方媛 南京体育学院
在我国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单项运动协会改革是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诸多学者专家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环境等角度研究单项运动协会的体制改革、法治环境等方面。江苏省体操运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省级奥运项目协会单位,本文旨在中央和江苏省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文件精神背景下,分析协会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情,提出体操协会发展的基本对策,推动体操协会的专业化运作。
一、江苏省体操运动协会改革问题分析
(一)体操项目推广普及艰难,缺乏与政府、学校及社区合作
(1)幼儿青少年群体发展不足。职能改革后,协会由承担一定行政职能转为依规承接政府委托或转移事项。由于之前协会长期依赖政府,改革后独立自主管理体系不完善,在缺少政府力量的情形下,协会在号召力和群众基础方面存在弱势。体操项目对场地要求程度高,在推广过程中,因为场地问题对普及问题产生阻碍。电视、网络、小道打听等方式了解到体操项目危险系数高,练完之后“一身病”,导致众多家长不愿意让自家孩子吃受伤的苦。体操项目主要面对幼儿、青少年群体,这类群体处于学业重的关键阶段,家长更多不愿意将时间就较多地花费在体育运动上。
(2)社区普及不到位。协会对体操项目在社区发展缺少顶层设计,至今未制定配套政策文件,社区体操活动组织大多是自发组成的,没有规范的管理,缺少科学性与有效性,且体操活动组织长期处于松散状态。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基本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社区群众自发组织数量巨大,规模大小不一,但长期处于政府有效监管之外,政府未能提供体操项目活动场地和设施,没有资金扶持,使得体操活动组织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动作技术指导人员,安全系数降低。协会未能发挥协会自身的优势,调动协会物、财、人等各种体育资源,为社区体操活动提供多方面支持,同时未能根据社区活动的特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等,制定出适合社区体操类项目发展的规划。
(二)管办色彩严重,竞技体育管理受政府部门制约
单项运动协会的建立主要依据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准,并且政府是制度创新的发起者。协会内部行政色彩浓厚,协会作用发挥有限,协会的高级管理人员均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担任,协会未能按章程规定形成代表大会制度,而按行政命令运行。政府职能转移不够彻底,导致协会履行职能是政府职能的继续或“余威”,造成“政社不分”“管办协会”的局面。协会改革至今,政府职能转移协会过程缓慢,进展不大,成效小,制定竞技体育制度、协会工作人员配置等权利,都紧握在政府部门手里,协会没有独立自主权。
(三)协会与政府机构重叠,政府与协会角色模糊
政府与单项运动协会的重叠,使得协会与政府的角色模糊,不利于协会管理效能的提高。政府“集政府、社会两种功能于一体”,一方面作为行政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另一方面还参与体育市场的开发。协会本应该按照政府提出的竞技体育目标为工作重点,而在实际工作中,竞技体育的管理权全部在政府手里,协会没有任何权利去行使相应的权利。
(四)体操协会创收能力弱
单项运动协会经费来源应为多元化,主要有会员会费、政府拨款、商业赞助、组织创收、社会募捐、体育部门资助、服务收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开发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但是体操协会自身存在创收能力弱,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协会自身建设和发展。协会在章程中未规定向会员收取任何费用,由于协会在市场上运营“存在感”不高,让企业商人无法看到市场收益,至今尚未收到任何赞助费和冠名费等无形资产开发等收入。协会只有较少经营收入,主要通过举办相关比赛、培训班等报名费以及为其他单位提供专业技术咨询费用等。收入来源结构单一,且金额较小。由于体操项目不能像三大球以及其他热门项目受欢迎程度高,省级体操比赛转播权、冠名权等都在政府手里,协会没有经营权,群众性比赛市场占有度低,无转播和冠名一说。开发体操类消费品和表演市场机制不健全体操运动市场化程度不高,体操协会中既懂体操又懂经营的人才匮乏,没有专业团队对消费品市场进行专业研究和开发。
二、江苏省体操运动协会改革对策研究
(一)做好体操项目推广普及,处理好政府、学校及社区的合作关系
(1)夯实幼儿青少年发展基础。在2018年全国强少年体育工作电视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要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构建一个面向全体青少年、广泛覆盖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新格局。实施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培养工程、青少年U 系列赛事工作、青少年技能普及提高工程和幼儿体育四大重点工程,让所有青少年普及提高体育技能,全面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协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协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协会要消除家长认为的练体操就会受伤的困扰,从正面宣传体操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益的一面。
(2)加大社区普及力度。协会积极协调政府,制定出在社区推广、普及体操项目的政策文件,加大对文件精神的宣传。设立专门机构和培养社区体操活动管理人员,加强社区的管理力量,最大化利用协会各种体育资源,解决场地设施和体操动作指导人员。同时针对社区人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因人施策,创新活动方式,增加活动趣味,让不同群体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让每一个社区的群众了解体操项目,积极参与到体操项目活动中来。
(二)转变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赋予协会行业自治权
政府部门应放权于协会,由协会独立行使自治权。相应地,政府的职责应为制定发展规划、监督协会工作、制定规范引导协会行为等活动,以实现竞技体育的目标。只要协会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政府均不应进行干预。将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制定权、本省教练员、裁判员的管理培训和晋升考核工作、办赛权利、审定比赛规则和运动成绩等工作,交到协会手里,同时政府做好监督工作。
(三)改革竞技体育竞赛体制,落实单项协会项目管理自主权
赛事举办需要大量的资源,政府组织由于没有财政预算的压力,往往缺乏足够的激励开源节流,让群众以为这种约束是软性的。单项赛事应当交给单项运动协会举办,不必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竞争。协会将开发赛事资源,提升自身的资源获得能力,从人、财、物等方面调动体育资源,逐步取消政府管理权,让单项运动协会独立行使运动项目管理权。
(四)提高协会创收能力
协会通过完善会员制度,放宽会员入会条件,精简入会程序,增加会员权利等措施,不断增加会员数量和提高协会会员收入。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吸收社会赞助。拓宽捐赠渠道,优化捐赠者在协会享有的服务,广泛接受体操爱好者的捐赠。同时创新办赛方式,优化办赛模式,丰富办赛内容,吸引更多经营能力强的人员加入,比赛类型增多,比赛规模扩大,同时发展俱乐部,借鉴其他项目,举办俱乐部联赛,针对不同体操项目、不同年龄层次,扩大比赛和培训的经费来源。协会在改革后,更加密切同政府的关系,取得政府购买的服务,都要树立服务理念,壮大自身能力,创立或聘请专业团队运营政府购买服务,获取政府的信任。提高体操项目在群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占有度,让企业投发广告、冠名等获得经济价值。协会成立专业体操消费品市场开发和表演演出委员会,专门人做专门的事情,同时出台相关文件政策作为支撑。聘请专业消费品市场开发团队,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
三、结语
江苏省体操协会必须依托于我省独特的经济和人口资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协会改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扩大办赛和培训规模、大规模吸纳会员、增加协会的“造血”功能、引导消费者体操消费理念等,让体育成为我省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为把我省建设成强富美高的新江苏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