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2021-01-08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蒋寒光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 蒋寒光
“多元情境”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是,它不像工业生产那样是一种"逻辑上批量生产的工艺”。加德纳先生希望教师有“引人注目的切入点”。问题教学也是利用“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的好方法。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设计要精确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备课。一个教师如果想教好课,他必须是一个好向导,因此教师想要做好“向导”的工作,设计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一是提问有逻辑性。教师必须由浅入深地设计一系列问题,而问题之间有严格的逻辑,然后循环设置问题,一步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是提问有新颖性。好奇心是人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同样的问题,当它被提出时,既不新鲜也不奇怪,而是“重复”,学生就不太可能被吸引。因此,新颖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是提问有目的性。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考虑学生想学什么,学生要提高什么能力和什么素质。通过对问题的切入,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清晰明了,才能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四是提问有思考性。教师要从知识的重点、理解的难点、思维的转折点、寻找规律等方面提出问题。在思维的转折点提出问题,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转移,有利于新知识的建构和深化。
五是提问要有开放性。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育,而不是坚持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学生思维活跃,有时会说出出乎意料的答案。在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增加一些知识点,让学生探索,从而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的实施应该是聪明的
(一)要提问具体的问题
每个问题都必须回答,每个问题都必须由学生回答。提问的最好效果是激发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先提后问,这样会让其他学生产生“这不关我的事”的心态,所以他们不会思考。此外,不要依次提问,比如,按座位号或学生名单上的编号提问,这会导致同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在师生之间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景,教师不应该总是问成绩好的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教师问一个问题要面对所有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叫中等学生先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仔细听,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提问的机会应该均等地分配给所有学生,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二)建立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
1.创造一个发人深省的情境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寻找问题的思考方向,拓展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保持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表情、行为等,给学生一种信任和鼓励。问问题要和学生一起思考,不要用强制的态度让学生回答。通过笔者的教育实践,笔者总结了一点:在课堂上,对于一时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可以适当地等待,做一点启发,不要马上否定;不要责备回答错误的学生,而是应该引导他们找出正确的答案;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应受到惩罚,他们应该被允许坐下来听其他学生的回答。
3.正确对待“特别”答案的态度
学生天生活泼聪明,有时他们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奇怪而出乎意料的答案,当教师不能确定答案是否正确时,绝不能贸然下结论。教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学生传递模棱两可的结论。
4.选择一种好的表达方式
在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教师的推动者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促进者作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
科学和有洞察力的问题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金钥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题。在40分钟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应尽量使用多种多样的语言,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提问时,教师可以说:“你能帮老师弄清楚问题吗?”“你愿意分享你的答案吗?”“你能回答老师这个问题吗?”“你还有其他问题要和老师或同学讨论吗?”另外,设置不同层次的提问。对于学困生应该多问“是什么”的问题。例如,“你能告诉我们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吗?”对于中等学生应该问更多“为什么”的问题。例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中间的那个问题会被首先提出来吗?”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问“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有足够的勇气告诉大家你对这个问题解决方案的不同意见吗?”这样各种的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显得和蔼可亲,仿佛他们在与学生讨论解决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努力学习、快速思考、积极配合,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当学生还在“生气”的时候想要“知道”,但不能马上“知道”。这时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要善于理解学生的困难,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问问题太早,学生会突然觉得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如果问问题太晚,就不会起到较好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包括课前复习问题、介绍新课的问题、课上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课下总结的问题。虽然一节课的问题数量还没有确定,但是要把握提问的机会,不宜提问太多。什么时候提问,问什么内容,一般在上课前都要设计好,要注意提问的重点位置,提问的要点,提问的水平。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困惑的神色时,教师应及时提出问题,便于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对情况进行补救。一个单元、一节课都有它的重难点。只有突出重点,把握重点,才能突破难点,解决其他问题。因此,教师要从知识的重点、理解的难点、思维的转折点、寻找规律等方面提出问题。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程序,问题可以在导入、新教学、讨论、实践等各个环节中提出。教师应灵活地根据教学活动的情况,设计一些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时犯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应该能快速和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然后给予准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