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郝玉红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 郝玉红
一、渲染轻松课堂氛围,激起学生阅读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从兴趣视角切入,激起他们的阅读热情,使他们对阅读保持主动态度,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借助语言、教具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释放压力与舒缓紧张,吸引他们自觉踊跃地参与阅读,使他们喜欢上阅读。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阅读工作,流利、正确地通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引领他们琢磨语调与语气,使他们不断积累阅读经验和技巧。
诸如,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践中,教师先出示一则谜语“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让学生猜测谜底,由此引出“壁虎”这一动物,询问:大家见过壁虎吗?它是什么样子呢?然后在课件中展示壁虎的图片,简单介绍后要求他们阅读课文标题并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怎么借?借到没有?使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接着,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轻重和停顿,引领学生借助插图独立阅读课文,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醒读音,注意平翘舌音,并指导他们分小组互助阅读,将课文读通顺,让学生找出文中出现的几种动物,理清小壁虎借尾巴的顺序。如此,教师通过谜语、引导性问题、插图、范读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慢慢学会阅读。
二、营造适宜阅读情境,辅助学生理解文本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无论是学习经验还是生活经历都较少。阅读对小学生来说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任务。小学生很难深刻理解文本知识,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实物、图片、音乐、视频等设计适宜的阅读情境,将课文中的一些事物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焕发小学生的感性认知,降低阅读难度,使小学生阅读起来更为轻松和愉悦,辅助他们高效理解文本内容。
比如,在关于《黄山奇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播放介绍黄山奇石的视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畅谈感受,设计导入性语言:今天和大家一起领略黄山奇石的风光,看看它到底“奇”在哪里?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与读通句子,让学生找出文中介绍的奇石。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仙桃石”的图片,让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相互交流作者是怎么描写这块石头的,仔细感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然后运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他们阅读《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让学生在阅读中分别表演出来,并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学会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祖国风光的情感。
三、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学生明确阅读方向
不少小学生受阅读经验匮乏的影响,难以准确找到课文的重点,往往按照顺序通篇阅读,对文本的理解只是流于表面,难以真正理解文本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好引导工作,可围绕具体课文精心设计一系列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找到明确的阅读方向,使学生确定阅读重点,让他们在阅读其他文本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围绕相关问题进行阅读,从而形成迁移能力,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此时,在进行《金色的草地》教学时,教师设计提问式导入语: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颜色?大部分学生都会说是绿色。这时教师设疑:那金色的草地是怎么回事?你们想去看看吗?以此引发他们阅读新课的欲望。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获得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反复阅读,说出各自的理解,搭配满地盛开的蒲公英图片辅助他们理解草地是金色的。之后,教师设计问题:草地颜色的变化与什么有关?按照时间顺序说出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作者有哪些新发现?组织学生结合文章语句阅读和讨论,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与蒲公英花瓣的合拢和张开有关,并阅读表示蒲公英花瓣动的语句,搭配相应的动作,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四、运用多元阅读方式,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或固定几种阅读形式,要根据具体文本灵活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以免引发他们的疲倦感与厌烦感,要使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精彩与魅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课文体裁、风格等因素,除传统的有感情地朗读之外,还需指导学生运用男女对读、小组合读、分角色阅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个人优势,强化他们的学习体验,同时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
在这里,以《草船借箭》教学为例,教师先简单介绍“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中描述了一件什么事,要求他们简单介绍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顺序,结合文中语句初步评价诸葛亮与周瑜这两个人物。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精彩部分有感情地读出来,引领他们品读重点词句,结合文中对话揣测心理,了解各个人物形象。随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阅读课文,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与曹操的角色,使学生在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诸葛亮神机妙算、豁达大度、有胆有识、知人善用;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等,从而体验到阅读名著的乐趣。
五、注重拓展课外读物,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与教材课文是远远不足的,教师需适当扩大阅读范围,着重拓展课外读物,增加他们阅读量,做到课堂内外的有机互补,使学生形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目标、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选择课外读物,同时鼓励他们围绕课堂所学课文主题自主搜索,尝试阅读更多类似的作品,并练习掌握的阅读技巧,达到巩固、熟练的目的,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六、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当长期坚持,善于发现与制造契机,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积累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进而推动他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