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歌鉴赏漫谈

2021-01-08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刘其荣

天津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士卒采薇杨柳依依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刘其荣

在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所占比重很大,选文范围较广,其审美意蕴非常高。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捕捉到诗歌情感,获得情感熏陶和升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情趣,这对于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结合《诗经·采薇》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抓意象

《诗经·采薇》这首诗的主要背景是:西周时期,北方猃狁族侵扰,周宣王命将士出征抗击。多年的战争,艰苦恶劣的环境,士兵们已饥苦不堪,极度厌倦,却又无可奈何,因而唱出了这首诗歌。美国文艺理论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一种诉诸直接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感受的活的东西。”这句话对诗歌意象的内涵作了简单说明。诗歌的意象充满情感和生命,它所表现的东西,是富有个性的“活的东西”,是一种生命形式。

鉴赏诗歌首先要抓住意象,诗歌的意境是由意象组合生成的。单个意象可以构成一个意境,多个意象组合可以形成整体意境。鉴赏一首诗,需要对意象予以审美想象,才能对诗的意境进行多角度感悟,更有助于把握诗歌所表现的主旨。《诗经·采薇》中最主要的意象首先就是薇菜,即野豌豆苗。采薇,即采摘野豌豆苗。为什么一个非常平常的活动能激起戍边士卒思乡的情感呢?这就需要对薇菜本身所包含的内蕴予以解读。野豌豆苗,是乡间常见的植物,是家乡常见的野菜。戍边士卒一边忙于频繁的战事,一边过着清苦的生活,靠采摘野菜来充饥。士兵们远征在外,却吃不上粮食,只能以野菜充饥,足见其艰苦程度。此时触景伤怀,自然能唤起思乡之情。“兴”的表现手法是《诗经》表情达意的重要艺术方式。朱熹云:“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触物以起情,借助他物为所蕴涵之情进行铺垫,在这里即是借采薇这个意象为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做铺垫。因此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关系吗?”这个问题解决了,本诗思乡是主旋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悟情感

这一点是《诗经·采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诗歌鉴赏和品读一般文学作品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重在抒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诗歌是情感的重要产物,情感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只有情感才能激起诗人的形象思维活动,从而根据情感表现的需要而进行创作。刘勰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因此,情感是诗歌的本质。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表现,主要是情景结合、情景交融、以景寓情,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只有深入挖掘其美学意蕴,才能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怎么“入情”,采用何种方式和途径获得最佳效果。入情,首要的是在创作主体和鉴赏者之间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才能实现二者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共鸣。

《诗经·采薇》这首诗歌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思乡是这首诗的主旋律。但是,除了思乡的情感以外,本诗还包含了其他情感。比如,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我戍”一词,充满了自豪感;对前途担忧的情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战争的残酷迫使戍卒不得不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担忧;对战事频繁的厌恶感:“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而“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则在自豪中充满了无奈与感伤;“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在对军队装备的自豪感中也流露出苦乐不均的残酷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军中将士的不平等。归纳而言,军旅生活艰辛劳苦,守军的驻地不停转移,战事频繁不休,戍卒无暇休整,供给不足,无奈要靠采薇裹腹。在如此艰苦的战争生存环境中,士卒“忧心烈烈”,怀乡之情油然而生,但为了抵御外辱和保家卫国,个人的忧伤又怎能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相比。这么多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因此才有了抒情主人公在归去途中“行道迟迟”,内心悲痛,步履沉重,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复杂感受呢?

基于这些复杂感受,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除了思乡这一情感外,你还能悟出哪些情感?”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真切体会抒情主人公形象,把握住诗中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近乎原生态的真实,从而体会诗的情感。也许有的学生会产生疑问:这么多复杂情感,会不会削弱这首诗歌的思乡爱国这一主线?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自己需要解答的疑惑,因此,紧接着体会复杂情感这一问题,又再设计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士卒会对战争感到厌恶?这种情感会不会冲淡思乡主题?”“这种厌恶感的原因只是因为持续时间长吗?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体现在哪里?”这几个问题层层深入,既能深刻把握人物形象,也能较深层次挖掘出人物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较深刻理解诗歌提供帮助。

需要特别向学生指出的是: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其情感的复杂性与多义性。很多诗歌蕴涵着多种情感。就《诗经·采薇》一诗而言,士卒守边在外,绝不仅仅是思乡一种情感,它也包含着其他情感:背井离乡的悲伤,旅途的艰难险阻的彷徨与无奈,交战时的出生入死的壮烈与决绝,战争取得胜利的喜悦,军容装备整齐的自豪感,保家卫国的使命感等,也有因战争持续时间太长而产生的厌恶。文中的情感皆是戍边士卒们真切存在的内心感受,集中表现了戍卒们久戍难归而又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但忧伤的基调中昂扬着爱国的情怀。哀怨的情绪并没有丝毫减少思乡的主题,确从另一方面表现了当时周人的质朴性情和真情实感,从而使这首诗成了千古厌战诗的鼻祖,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品读名句

名句的品读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一首诗的精华部分,可谓事半功倍。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典诗歌多为名篇,诗歌中的很多名句历来脍炙人口。比如,《诗经·采薇》篇末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历来为诗家称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正因为诗中的名句,使整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得到了升华,似乎使人依稀地听到这首诗在时间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辽远而空旷的回音。

对于《诗经·采薇》篇末一句的赏析,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先让学生讨论这些句子好在哪里,通过学生的品读、交流,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目的,然后再向学生展示鉴赏的要点,与学生的品读形成对照,引导学生予以深入细致的感悟和理解。这是设计这一题的基本思路。设计的问题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直被认为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你认为好在哪里(个性化阅读,见仁见智)?然后,教师再展示鉴赏要点:昔日从征,他的心头正笼罩着离情别绪之苦,所见所感,也必然是“哀与愁其相接”,对“杨柳依依”的春色美景,他非但不能欣赏,反而会勾起更深的哀愁;反之亦然,今日生还归来,他怀着将与家人团聚的欣喜之情,旅途尽管碰上“雨雪霏霏”的悲凉天气,这较之生还的快乐算得了什么呢?哀景中依然愉快,乐在其中,其反衬作用非常明显。

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已经理解,在这个戍卒身上,有不同情感的交织。尽管历经生死磨难返回了家乡,但战争给人心灵上创伤却是挥之不去的。主人公一个人回来了,但他患难与共的战友却有可能永远留在了浴血奋战的战场。因此,返乡时的心情是无比沉痛的,脚步也是如此的缓慢。也许是“近乡情更怯”吧,也许是无法向亲朋交代吧。总之,回乡的欢乐抵不过心灵的伤害,戍卒的最终情感还是归结在一个“哀”字上。“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语有很强的概括性。戍族征战的前前后后,诸如背井离乡的悲哀、交战时的出生入死、旅途的艰难险阻、顾虑家人的安危等,无不包含其中。读到这里,千古之下,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位心力交瘁的戍边士卒,在大雪纷飞返乡途中,沿着蜿蜒曲折的泥泞小路,孑孓而行,惆怅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雪雾弥漫的远方。

猜你喜欢

士卒采薇杨柳依依
望梅止渴 废寝忘食
吴起治军
唯美食不可辜负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一曲征歌写华章
过 往
杨柳
妖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