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周期女子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2021-01-08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体操评分体系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发生了很大的本质性变化。针对新评分体系特点、规则指导和发展理念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地女子步杆项目的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演变。从新的评分体系开始研究,通过对三个奥运周期高水平运动员编排行为组织进行高低杠成组动作分析,总结优秀运动员组的共性行为组织和差异行为组织。为解读奥运会时期体操比赛规则,运动员与教练们也正在寻找套路动作组织的内在规律,并阐明世界女子单杠套路的动作发展内在逻辑关系。
一、女子体操发展
我国相关学者以奥运会为节点,并且在四年一次修订的体操竞技规则下,对女子体操的整体项目发展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以体操难度、完成点数和总成绩为突破口,国内相关学者对伦敦女子奥运体操赛后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统计研究。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成绩和分数的测试,确定其选手在分数得失过程中的优劣势。
具体在研究过程中所得出的结果为:从伦敦奥运会的具体竞争形势和参赛人数来看,中国选手和美国选手在分数得失过程中的优劣势差距正不断扩大,中国和美国女子体操的整体能力差距也是逐渐拉开距离的。因此,如果说美国选手此前拥有明显的实力优势,那么他们的技术能力则显然得到了提高。因此,为了确保今后的良好发展,我国的运动员就应该更深入的平衡各项目差异,以优势不断增强能力,积极提高技术活动中的劣势。同时增加自身项目的体能,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身体力量训练中。
二、体操技术动作研究
在我国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广大研究学者而言,对女子体操技术动作的分析,也是一个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而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领域:首先,从运动学的角度上,对关于女子体操的练习单元动作进行分析,并且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技术操作进行分析与修正;其次,在分析新规则下动作组织的演变过程中,探索新规则下新周期技术的操作过程。最后,是国内外女子体操技术动作的比较,这一部分主要是指美国、俄罗斯等女子体操强项技术,并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性分析来提升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水平。
在对第40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组及全场技术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后,通过对技术得分的点数统计,根据现行的体育运动规则对国际女子体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发展趋势与结果测算可知,当前的国际女子体操身体技术动作都在朝着先进性和组织复杂性的趋势不断发展。根据各国家、民族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技术动作的组织形式和表现能力也各有特点。欧美国家的优势在不断扩大,同时全能型选手的优势也在不断扩大,团体赛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我国的女子体操队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在保证技术完全完成的同时,也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技术操作的难度。
我国现阶段的女子体操基本技术长期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而在当今的世界性范围内,我国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正面上马跳马技术,已经很少再被使用在各大世界级的赛事之中。而在横杆动作异曲同工的情况下,我国选手则仍以跳步、倒立和后手翻等平衡木基本动作为主;此外,由于我国的选手在当前的训练过程中仍然缺乏全能性的发展。因此运动员的优势和劣势在不同项目中的表现也都十分明显,因此,未来的训练过程中,则应进行更加倾向于全技术培训的高低杠动作编排发展。
三、高低杠动作编排发展
围绕Shaposhinikova 类展开成套的换杠动作编排,单一的动作逐渐淘汰,在仍以 A 组难度上法为主的成套动作中,同时还要设计出能与 360°和shaposhinikova 形成连接的并掏难度成套动作。这样的杠中动作与换杠和下法形成的长串连接动作,不仅提高例如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从而也更容易获取高分。这也是通过对 2017年体操世锦赛的分析所总结出的女子体操高低杠项目成套编排趋向。
北京体育大学竭晓安对每一个成套高低杠动作编排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后,找到了两个奥运周期中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具体变化。同时也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两届奥运周期中在规则方面的明显变化。为了保持我国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自身优势,必须要通过了解新时期的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特点,创造出一套能够与国际竞技潮流相适应的高低杠成套动作。在2013年的规则中并没有改变对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以及五条编排的具体要求,但高低杠连接加分点的规则改变效果却相较更大。
四、东京奥运周期中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特点
通过对两个奥运周期难度的开发和创新,Shaposhnikova类换杠动作的操作也已经接近了开发的极限。根据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最后一轮比赛中,E+D+E 连接模式在两杠之间的换杠连接已经多人次掌握。从横杆难度的上限规则来看,shaphoshnikova 并不是具有很大创意空间的换杠难度连接动作,所以也很难通过横杆连接起来。因此在新的周期里,通过其他方法和行动的创新连接来增加难度,是在不同水平线上取胜的关键。
东京奥运会期间,海外优秀运动员高低杠成套编排的设置主要是与中国运动员的空翻连接比较,而空翻的衔接在海外运动员的体型和的力量上,都更占主导地位。海外选手在完成飞行和跳跃杆的飞杆操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于整套动作在完成性上也更加具有动能。在此期间,G-set 飞行和步进杆动作连接中也多次出现E-set 以上的飞行难度连接,这样的成套动作也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观赏性与刺激性。
此外,身材高挑的欧美国家女子运动员与我国运动员相比,在完成 Shaposhnikova 类动作时,明显具有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进行短半径回环类动作时,欧美国家的女子运动员其自身能够充分通过杠子的弹性来完成摆动半径更大的成套动作。因此,各项两杠之间交换的Shaposhnikova 类难度的编排连接动作,对于国外运动员而言也更能够轻松完成。而在东京奥运周期上,依旧遵循传统“小巧玲珑”特点的中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在完成动作的技术精准性上则要更好一些。这样的成套编排在保持 Shaposhnikova 换杠类难度的编排基础上,也逐渐加入了更多与 Shaposhnikova 连接的各种转体类动作。相较于转体角度而言,这类动作的要求则更高。成套杠中动作的编排仍然以高难转体类的长半径 E-set 动作为主。这样的成套动作在难度得分上也更具优势,但是在完成分上,则由于成套动作编排扣分点受限处于较多得分劣势。
五、东京奥运周期高低杠编排趋势
通过对规则以及连续奥运周期高低杠成套编排的特点研究,对东京奥运周期高低杠成套编排提出几点思考:
(1)两次“高换低”与 Shaposhnikova 类动作的连接问题目前尚难以解决,这是目前换杠飞行的动作动力及技术结构存在的局限;就当前难度表中现有动作能与 Shaposhnikova 类动作进行连接的“高换低难度动作仅有 PAK 空翻、EZOVA 空翻、PAK360”三个动作来说。其中 PAK360 难度较大,单独完成动作稳定性尚且欠缺,以当前完成技术和动作运用熟练度难以与 Shaposhnikova 类动作进行连接。而英国运动员特维德勒 2010年世锦赛完成过 EZOVA 空翻与 Shaposhnikova 类动作的连接。解决EZOVA 空翻与 Shaposhnikova 类动作的连接的技术问题,是新周期高低杠编排难度瓶颈突破的关键。
(2)两次“高换低”中 PAK 与 EZOVA 难度编排和换向问题;相较于能与 PAK 空翻前能用 Shaposhnikova 类动作直接连接的不同,以后摆技术进入的 EZOVA 空翻换杠需要解决换向的问题;从里约周期 Shaposhnikova 类动作运用短半径 180°转体类动作解决换向问题来看,动作的观赏性与流畅性欠佳。
短半径 180°与 EZOVA 空翻进行连接,且只能获得 0.1 的连接价值加之转体类动作对于转体角度苛刻要求。用转体类动作换向连接很不划算;2017年蒙特利尔体操世锦赛中,俄罗斯和德国运动员都使用了 F 组特卡 180°动作进行换向与 EZOVA连接,这种使用跃杠动作换向的连接极具观赏性,也是 FIG所鼓励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即可编排出一套既有高难度连接价值又具有观赏性的难度连接“飞行类 180°+EZOVA+Shap oshnikova+PAK+Shaposhnikova180”这一连串连接同时满足了同杠飞行,低换高和不同握法三个编排要求。在回到高杠上使用转体 360°与下法难度的连接满足转体类编排要求。这将成为新周期高低杠成套编排的雏形。而这一雏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上法将由低杠屈伸上变成由高杠屈伸上开始,成套使用 4 次换杠飞行难度编排。
六、未来建议
首先,应深入分析2017 版规则变化的趋势。不断强化国际上的技术交流,通过积极参与世界性的竞技比赛,并且通过比赛了解更多海外球员的技术新动向;
其次,set 操作的组织符合FIG 鼓励的方向。开发出一种结合中国选手能力和世界潮流的飞行比赛,并在杠飞行与换杠飞行难度连接上进行持续性的强化训练;
最后,基于 EZOVA 换杠动作连接的开法研究方法;利用腾跃飞行或空翻飞行转体 180°技术与之形成高杠连接,攻克带转体高杠换低杠连接 Shaposhnikova 类难度的技术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