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健身的多元化价值研究

2021-01-08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民体育

西藏民族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振兴体育事业,实现强国梦想”的发言更加坚定了我国全民开展体育工作的信念。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中提出规划:到21世纪20年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需达到4.35 亿。同年11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发布,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健身运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做好身体的健康工作。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在国家大力推进国民健康的背景下,国民自身的健康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据卫生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民处于亚健康人群已达70%,国民健康工作的实施需要一些措施加以改善。认识体育健身的多元化价值,为推动居民健康工作,更好地保证健康中国的有效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国民健康面临的问题

(一)国民日常生活所面临的问题

1.青少年成长存在的问题

《国家学生体质鉴定》显示,近些年来,体质监测成绩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出现了下滑[1]。结合实地访谈小学、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主课学习的压力增大,每天下午放学后需要完成的家庭作业繁多,每天很少有时间主动进行身体锻炼;周末时间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培训,导致学生周末也没有充足时间进行体育娱乐活动。青少年年龄小,对社会事物的判断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爷爷奶奶的过分宠溺,对电子娱乐游戏的沉溺,对一些娱乐明星的一味模仿,狂热追捧等。从而导致青少年缺乏吃苦精神,懒于锻炼,安于享受,体育锻炼的态度产生不良偏移等问题的突增。

2.成年人工作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

分析最近几年的国民健康调查报告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有关调查显示,地铁,公交,自驾人数飞速增长,城乡居民以步行作为交通方式的人口比例不足50%。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产业,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80%的城镇居民改变了以往站立式、走动式工作方式,开始从事伏案办公式工作,在电脑面前的工作时间大大增加,居民日常生活缺乏体育锻炼[2]。医学界很早就有研究指出,慢性疾病发病率与缺乏身体锻炼成正比。颈椎病,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它们或多或少都与如今的从事办公室类相关工作关联,导致身体活动不足,亚健康人数节节攀升。

3.人口老龄化所存在的问题

国际学术界认为,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及以上,标志着进入老龄化社会。21世纪初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811 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6.69%,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末,我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 亿5388 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 周岁及以上人口 1 亿7603 万人,占总人口的12.6%[3]。国民体质健康数据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50 岁之后,人体不可避免出现机能组织和免疫系统退化、衰弱,再加上不良的习惯,如抽烟、喝酒等习惯,使得患病率陡升。老年群体的生活面临很大的健康危机。

(二)社会系统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1.医疗卫生保障资源不充分

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都渴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无病无忧,健康生活。医疗卫生系统作为大众健康的最后一道保险锁,它的需求面也在不断扩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民人均医疗保障国家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东西部人均医疗保障存在较大差距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民体质健康的推进。

2.体育健身设施利用不充分

学校,社区广场,专业的体育健身场所越来越被认可,居民渴望得到锻炼。而公众健身场所侵占现象,如跳广场舞人群侵占篮球场;运动空间等的限制,如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所缺少或规格不够;小区健身器材保养不到位,利用不恰当;居民体育健身缺乏科学指导等,这些问题导致广大群众健身的迫切需要不能满足。体育健身资源的合理运用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二、体育健身的多元化价值探索

(一)体育健身为大众日常生活增添了保障

1.体育健身为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助力

“快乐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4]。青少年在学校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中,形体得到了改善,从体育健身中得到了快乐,培养了兴趣,有利于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等优秀心理品质提升,从小培养起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念。

2.体育健身缓解了工作上的疲劳

工作方式的改变,为上班族带来许许多多的“办公病”。日常生活中,适宜的体育健身不但舒缓了上班期间工作精神的疲惫,而且加快了机体新陈代谢,强化了器官的生理机能,巩固了机体免疫系统,为接下来更好地工作生活提供了保障。我们应体会到,自身的身体素质过硬对于防患疾病的优势所在。

3.体育健身预防了疾病发生

相关研究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了机体的心肺功能,以及自身的免疫系统,对于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常规病例发生率也具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减少了并发疾病概率,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而且,体育运动作为一剂健康保障,是真正的保健药,值得大力推广。因此,老年人应该参加一些慢跑,打太极,气功等体育活动,为自身的身体健康蓄力。

4.体育健身增进居民社交娱乐性

广场舞,太极,打陀螺等体育项目爱好者社团的开办,有效促进了居民的社交娱乐性。居民在体育健身中,身体得到了锻炼,余暇间的交流,也有助于积极,乐观,开朗心态的养成,营造一个融洽的小区居住氛围,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主义国家。

(二)体育健身助力国家综合实力增长

1.体育健身减缓了医疗资源需求

早在20世纪50年代,“运动处方”的概念就被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同世纪60年代末期,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这一概念,“运动处方”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同。运动处方,本质上其实就是对症下药,通过科学方法指导人们如何锻炼,从而为群众健身和机体康复提供帮助。二十世纪年代我国引进这一概念后,国家相关部门大力倡导这一“未病先防”的手段[5]。在日常生活中,全民应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有效提升自身的免疫机能,大大降低了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大病化小,小病化了,防患于未然,群众的健康得以保障,医疗体系也就能成为真正的最后防线。相关医疗资源也就可以用于那些确实需要的患者,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

2.体育健身创造了经济价值

群众的体育健身活动,带动了体育商品,如健身器材类消费,健身服装等产品采购;体育旅游类,如户外项目中的登山,攀岩,潜水等项目,体育旅游景点的特色项目如滑雪,滑冰等项目都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收益;体育观赏,如篮球NBA 赛事的直播权,省市级足球联赛,某地区举办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等消费,为体育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指向[6]。

3.体育健身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实力,更标志着它的精神文明进步程度。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体育健身的相关活动,如太极,武术,气功,广场舞等具有特色的身体活动,以体为骨,以气为形,不仅在锻炼中,增强了群众的体质健康,而且承载了我国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诉求。

三、结语

探索体育健身的多元化价值,找出体育健身的自身优势,从而为大众日常生活方式作出新的改善,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健康中国2030”纲要的实施,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居民精神文明建设,在体育与健康领域作出自身的表态与保障。

猜你喜欢

国民体育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简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