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精”语义扩张及其演变机制

2021-01-08刘晓晴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浪语义

刘晓晴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X精”格式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就已经产生。《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这样一段话,“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1]62据语料考察,这就是最早出现的“X精”格式,这里的“石精”意为最完美的铁。但此时的“石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格式,而是语素之间的自由组合。随着语言的发展,“X精”格式才慢慢成型,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组合,意义也逐步趋于稳定,比如我们近几年常见的“杠精、戏精、柠檬精”等网络热词,就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所以现在人们对于“X精”格式并不陌生。但“X精”格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语义早已发生了扩张,所以了解“X精”格式在当下的语义内涵并探讨产生这种演变背后的原因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X精”类型

首先,“X精”格式的类型多种多样,据语料考察,发现“X”可以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相应的短语,其中,以“X精”中的“X”为名词时情况最为复杂,把握“X精”的类型有助于分析语义。

(一)“X精”中的“X”为名词及名词性短语

(1)她诉着委屈数落起来:“小狐狸精,你上哪儿偷汉去了,把我苦命婆子甩在家里!”(萧乾《皈依》)①本文语料主要来自BCC语料库和新浪微博。

(2)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个鸽子精。(新浪微博)

(3)这办公室团建真是太让人羡慕了!日常柠檬精的我又酸了。(新浪微博)

(4)宋茜才是名副其实的“腰精”!穿三分衣秀小蛮腰,这比例谁不羡慕。(新浪网)

(5)莫文蔚越老越大胆,造型雷人全靠腿撑,不愧是“腿精”。(新浪网)

(6)今日份宋威龙,睫毛精本精。(腾讯新闻)

从以上的例子以及语料分析,当“X”为名词时,“X”多为动物类名称词、植物类名称词和身体部位类词。

(二)“X精”中的“X”为动词及动词性短语

(7)十二星座谁最不让人省心?白羊不会照顾自己不说,还是个惹祸精。(新浪微博)

(8)家有“闯祸精”?家长教育儿子从这4方面入手,不愁孩子不听话。(新浪微博)

(9)《病毒往事》,最近外网很火,兵马俑VS自由女神,撕碎了鹰酱说谎精的遮羞布。(新浪微博)

当“X精”中的“X”为动词及动词性短语时,“X精”的语义基本上都带有贬义色彩,诸如此类的还有败家精、烦人精、惹祸精、学人精、撒谎精、告状精等词语。

(三)“X精”中的“X”为形容词及形容词性短语

(10)你漏了最重要的一点,你不只是公主,还是个顽皮精、小魔鬼。(朱蕾《魔法王国的女儿》)

(11)我爸真是新时代的抠门精。(新浪微博)

(12)自私精永远不知道为别人考虑。(新浪微博)

当“X精”中的“X”为形容词及形容词性短语时,“X精”的语义可直观地从“X”中推断,内涵比较简单。

二、语义分析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X精”的表意日益丰富,呈明显的扩张之势,以下将具体展开论述。

(一)表示某种动/植物经过修炼幻化为妖精

“动/植物名词+精”的格式是“X精”格式里最基础也是最广泛的用法,是指某种动物或植物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幻化成了人形或具有了人的某方面的特质,拥有法术,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

(13)行者道:“观音菩萨适才显化,说是一个蝎子精,特举先生方能治得,因此来请。”(明·吴承恩《西游记》)

(14)须臾间,只听得一声霹雷震地,蛇精登时殛死。(明·安遇时《包公案》)

(15)此儿是西域大树精,养之宜兄弟。(宋·李昉《太平广记》)

以上“蝎子精、蛇精、树精”的说法,是表示某种动植物经过千年的修炼而形成的妖精,它们在修炼成精后可以变成人形,拥有高强的法力。“精”在此暗含一种程度义,意在表达动植物修炼成精的时间之长,过程之艰难。某些修炼时间过短的动物,一般是不能称之为“精”的。据语料考察,“动物名词+精”的格式在明代的小说中大量出现,这与明代志怪小说的繁荣有很大的关系,至今“动物名词+精”的格式仍然在“X精”格式中占据重要地位。相比较而言,“植物名词+精”的格式数量就少得多,因为动物与人的相似性高于植物与人的相似性,所以动物幻化成妖精的用法更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但是“植物名词+精”的用法也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这一用法仍然存在。

(16)白茶树下的“白茶精”却是睡着了,见了这两个天目山的孩子,也不知道醒过来。(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17)小时候大人哄他说,伯母抱来一个南瓜,成了精,就是他;他真有点儿怕自己是南瓜精。(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二)表示某人在某一方面很极致或极端

在“X精”格式中,“精”的语义内涵是比较稳定的,指“某一类人”,所以“X精”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X”的意义。

(18)Papi酱儿子随父姓被骂上热搜:珍爱生命,远离杠精。(新浪微博)

(19)“乱港戏精”们,少给自己加戏。(新浪微博)

(20)没有小蛮腰,不是因为你胖,学学“时髦精”的穿搭,增高显瘦显气质。(新浪微博)

(21)把孩子养成“抠门精”,格局越来越小。(新浪微博)

(22)一天一盒草莓,我就是草莓精吧。(新浪微博)

在以上的例子中,“X精”的语义内涵指的是某人在某一方面的属性十分明显,程度很深。其中例(18)“杠精”是指抬杠成精的人,他们以抬杠为己任,往往并不关注客观事实,经常为反对而反对,不管别人所说内容的对错而进行持续的反驳;例(19)“戏精”一开始是赞美演戏很厉害的人,但后来衍生出了一种贬义用法,用来指称那些爱作秀、喜欢博人眼球的人;例(20)“时髦精”则是指喜欢追求时髦,走在时尚前沿的人,能追赶上潮流;例(21)“抠门精”就是指十分抠门,很小气的人。另外,当形容某个人酷爱吃某种水果的时候,也可以用“水果名词+精”的格式来表达,如“草莓精、西瓜精”。

(三)表示某人具备“X”本身的某种特质

在这一部分的“X精”中,“X”为物类名词且主要以动植物名词为主,“X精”格式的内涵表现出了与“X”有极大的相似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动物名词+精”的格式逐渐衍生出了新的意义,不再单纯地指某种动物幻化成的妖精,逐渐有了指人的用法。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狐狸精”,以前多指由狐狸修炼而成的妖精,因其在文学作品中,多以性情淫荡、善用美貌迷惑人的形象为主,所以现在“狐狸精”一词多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喜欢勾引男人,破坏别人的爱情或家庭。如:

(23)而夺走她的丈夫、拆散她的家庭的那个“骚娘们儿、浪女儿、狐狸精”不是别人,竟然是她的胞妹,是玉儿无情地拿刀剜了姐姐的心!(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猪精”也是近来的网络热词。一提起“猪”,人们对猪的认知就是胖和懒。“猪精”就是形容那些又丑又胖而且十分懒惰的人,只有懒到一定程度才能够称之为“猪精”。这个词既可以用于嘲讽别人,同时也可以用于自嘲。如:

(24)认清自己,你身上并没有那么多个标签。你既没有好看的皮囊,也不存在有趣的躯壳,更不是可爱又迷人的反派,你只是个熬夜点外卖的猪精。(百度百科)

当“X”为植物类名称时,“X”更多地为蔬菜水果类的名称,多表示具有“X”这种水果或蔬菜特征的人,其中最典型的词为“柠檬精”。众所周知,柠檬是一种以酸而著名的水果,那么“柠檬精”们最主要的特征也是“酸”。如:

(25)“柠檬精”本精的星座: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嫉妒心超强!(百度百科)

(26)张嘉倪让人秒变柠檬精:“你到底哪里找的老公?”(微信公众平台)

在例(25)中,“柠檬精”的意思就是当自己不如意,看到他人比自己优秀时,就会对别人的成绩、成功、成就明里暗地的羡慕嫉妒,无论对方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们都要去针对、贬低他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这个意思中多包涵贬义色彩,一个“精”字就能体现出“柠檬精”们羡慕甚至嫉妒别人的程度之深。而现在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发展,“柠檬精”也产生出了一种自嘲式的表达,“柠檬精”羡慕的不单单包括外貌、地位、金钱等外在特征,也包括对他人的情感、修养、气质、品性等内在特征的羡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性词。如例(26)就是指一个人十分羡慕他人的感情生活。

此外,某些特征明显的物类名词同样适用于“X精”格式。如:

(27)接稿一时爽,排期火葬场,五月化身陀螺精,周旋于各个甲方的小群。(新浪微博)

“陀螺精”的字面意思为“陀螺成精”,“陀螺”是一种玩具,通过外力的鞭策可以让它不停地旋转,当外力越大时,陀螺的转速会越快,在这里用“陀螺”的转速之快来形容人工作时压力很大,十分忙碌。

(四)表示某人的某个身体部位比较突出

当“X”为身体部位词的时候,多指某个人的某个身体部位比较突出,引人艳羡。

(28)国产健身“腰精”,私房照曝光,身材比例很美丽。(网易新闻)

(29)84斤的李溪芮不愧是“腿精”!穿超短裙长腿又细又直,身材绝了。(新浪网)

(30)除了王凯,娱乐圈还有这些“手精”爱豆。(腾讯新闻)

以上的用例在微博中使用较多,尤其是追星一族在形容自己的偶像时,多会用这种结构来形容明星的外表。比如“腰精”指某个人的腰很细,很有型;“腿精”用来形容人的腿又细又长又直;“手精”指人的手很白嫩光滑,十分修长。“精”字在此有表示“完美”的意义,如果这个身体部位不够完美,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我们是不能够称之为“精”的。所以,这种结构的语义内涵比较固定,就是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身体部位的优点特别突出。

可以看出,“X精”格式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格式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语义在不断地扩张,以丰富的内涵表达多样的事物。

三、演变机制

(一)“X精”原型义——演变基础

由上可知,“X精”的各种意义具有明显的源流关系,其中表“神话传说中的妖精”是其源头,即原型义。所谓原型也就是典型,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施认为:“人们只有掌握了一个词的典型时,才算获得该词的意义……词或概念是以典型(即最佳实例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头脑中的。人们在理解一个词或概念时,主要就是从典型开始。”[2]35因此,把握原型意义是我们认识和了解语义的基础。

妖精形象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古人认为年深日久的动植物及器物能够获得天地阴阳之气而成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精灵,人们称之为精”。[3]4汉代王充在《论衡》卷22《订鬼篇》中提到:“夫物之老者,其精为人亦有未老,性能变化,象人之形。”[4]343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5]128这里的“精”是指某个自然物或者某个器物经过长时间的修炼能够幻化为妖精,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物老可以成精,郭璞《玄中记》中“千年树精为青羊,万年树精为青牛”[6]237的说法便是例证。所以,成“精”的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修炼时间够长,成“精”之后道行更深,乃至发生“质变”,幻化为人。因此“精”暗含一种程度深的意蕴。这一意义与其本义恰好不谋而合。《说文解字》中对“精”的解释为:“精,择也,从米青声。”[7]143“精”字的本义中就蕴含着一种程度义,只有好米,上等的细米才能被称为“精”。所以“X精”的语义扩张是基于原型义产生的,并且与程度密切相关。

上文中提到的“某人在某一方面很极致或极端”的意义就是在原型义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因为“物”成精后道行会加深,所以在成精之后他们某一方面的法力会更强。比如《西游记》中的蝎子精,它在成精以前就有尾刺,是其特有的部位,在成精以后这一部位发挥的作用更大,如:

(31)紥人痛者,是尾上一个钩子,唤做倒马毒。本身是个蝎子精。他前者在雷音寺听佛谈经,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紥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明·吴承恩《西游记》)

小说中提到这个钩子扎人十分厉害,即使是如来佛祖被扎到也疼痛难忍,可见其威力之大,后来在与孙悟空、猪八戒的会战中,蝎子精也靠着这一法宝制胜。由此可以看出,某些物在修炼成精后会将原本拥有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并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自身的优势,基于这个内涵引申出了某人在某一方面十分极致或极端的意思。

此外,我们认为“X精”的语义扩张还与语义机制和语用机制有关。

(二)隐喻机制——语义机制

隐喻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隐喻认知是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进行的投射,从具体到抽象,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用来表达新出现的、抽象的事物,帮助人们更容易理解新生事物。

以“柠檬精”为例,“柠檬精”是以“柠檬”为原型,字面意义为“柠檬成了精”,指的是那些喜欢“酸”别人的人。隐喻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柠檬”在人们的认知里属于一种特别酸的食物,这里将味道酸这一显著特征投射到“柠檬精”这类群体中,因“柠檬”味极酸所以“柠檬精”最明显的特征也是“酸”,借其“酸”的特征来比喻某类人羡慕、嫉妒他人的心理。因为“X精”依赖于“X”这个本体,所以在进行语义扩张的时候,仍然离不开“X”本身的特征,甚至会将这个特征放大,程度会更深,因此“X精”可以表示某人具有“X”本身的特质,“猪精、陀螺精”亦是如此。

(三)“乐观假说”——语用机制

“X精”的语义演变除语义机制外,还涉及语用机制,这一机制主要与“乐观假说”有关。

沈家煊在《不对称和标记论》中曾介绍过Boucher&Osgood的一个心理试验,他称之为“乐观假说”,即“人总是看重和追求好的一面,摒弃坏的一面”,[8]209意在说明人们在语言中倾向于一种委婉表达。邹韶华也提到,“人类总是不断追求完善,追求发展”,[8]211人们在用词时大多会带有主观色彩,所以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能够表达积极意义的词。“身体部位类词+精”的语义在当下的发展中就倾向于表达褒义。

“身体部位词+精”突出的是某人某个身体部位的优点,这种表达方式体现出了当下人们的审美变化。例如,2016年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股奇怪的新热潮,把腰与竖放的A4纸做比较,只有腰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A4纸的宽度时,人们才称拥有这样腰的人为“腰精”,如果腰比较粗,那便不能用这样的格式来表达。“睫毛精、腿精、手精”等诸如此类的表达都体现了现代社会的评价标准,只有当某个人的身体部位比较完美、极具审美价值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称之为“精”,这种表达具有褒义色彩,体现了现代人对完美身材的喜爱。

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义的发展,与人类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离不开人们主观性的推动。在这个注重外表的时代,人们更加喜欢颜值高、身材好的人,这样的一种审美趋向促使“X精”格式产生了新的意义,而且一个时期的人们倾向于用同样的一种结构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所以“身体部位类词+精”的格式的意义能够被人们接受并且使用。

综上,我们看见“X精”的语义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它是以“X精”的原型意义“妖精”为基础向外不断扩张,并通过隐喻和“乐观假说”两种演变机制使得“X精”的语义内涵不断地丰富,特别是“精”字在“X精”格式中能表达出一种程度深的意义,这是“X精”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X精”格式产生的语义扩张能够满足当下人们对于新现象的表达,人们也乐于接受这种格式并广泛使用。

四、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特点。“X精”格式在初期多以妖精义为主,在逐步地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语义内涵,发展到今天,满足了当下人们对求新求异心理的追求,反映了“X精”格式对社会变迁的一种适应性,也折射出了社会和语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事实。

当下“X精”格式仍旧活跃在网络流行语的行列中,但一种语言格式的发展通常要接受时间的检验,未来“X精”格式是否还会产生新的意义,是否还会受到青睐,这样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继续去探索的。

猜你喜欢

新浪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猴子虽小
独立主格作状语,六种语义大作用——例说独立主格在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花粉交流
新浪读书排行榜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情感形容词‘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语义分析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新浪
新浪与分众合并案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