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运动对低龄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1-01-08陈宇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陈宇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近些年来,自闭症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渐提升,我国由于人口较多,且基数巨大,存在一个庞大的自闭症儿童群体,在对低龄自闭症儿童的观察中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力量能力以及平衡能力较差,再加上平时不爱运动,运动量严重不足,从而引发了不良的身体状态,要促进自闭症儿童身体和心灵均健康发展,其自身离不开一个强壮康健的体质,因此对低龄自闭症儿童进行适当性的体育运动对其健康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啦啦操运动作为一项综合体育项目,具有动作灵活、音乐节奏感强等优点,在引导自闭症儿童参与到啦啦操运动过程中时,可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其运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帮助低龄自闭症儿童改善其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提高其与外界的交流能力,更帮助其提高身体素质。
一、自闭症的概念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失调而影响大脑功能障碍的疾病,此疾病高发于小儿人群,当自闭症患儿的发育受到阻碍后,从而缺失了正常的沟通和交往能力[1]。
二、低龄自闭症儿童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意义
(一)认知规则意识
不管是开展啦啦操运动,还是开展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遵守规则,低龄自闭症儿童在参加啦啦操运动时,要了解需要遵循的运动规则,加强自身的规则意识,并了解所处的环境并加强与人的沟通,在运动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开展行动。通过强化低龄自闭症儿童认知到规则意识,能够有效培养其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兴趣,并激发其积极的参与到啦啦操运动过程中,这样一来在开展运动辅助干预时,能够进一步强化措施实施的效果[2]。
(二)加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要知道,自闭症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除了存在的心理问题外,生理问题也较为严峻,再加上大部分低龄自闭症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差,并无法随意协调手部和脚部做出各种运动姿势,比如不能骑自行车、不能独自走过独木桥等[3]。因此在开展啦啦操运动时,自闭症儿童需要保证手不断地做出各种姿势,双脚也需要不断地跳跃和移动,啦啦操运动项目不仅能够加强自闭症儿童肢体的敏捷度,还能够增强其肢体协调性,从而加强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根据调查得知,大部分低龄自闭症儿童均被家庭保护的很好,其自身具备的抗挫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较差,除了不爱与外界交流外,内心性格还比较任性。通过对其开展啦啦操运动,正好能在不用外界辅助的条件下,帮助其提升运动能力,并加强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激发感知能力
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环境和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因此可对低龄自闭症儿童产生不同的感知刺激,比如在室外开展个人啦啦操运动时,每个自闭症儿童所佩戴的号码牌都不同,在运动过程中队形也是在持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啦啦操运动过程中,自闭症儿童之间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肢体接触,这时训练员和医师就能够随时根据现场的情况下达运动指令,这对于刺激低龄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4]。不管是从低龄自闭症儿童的视觉、触觉、运动知觉和听觉等,均能够对其的感知能力带来相应的刺激,从而有效加强其感知能力,在进行啦啦操运动过程中,更需要训练员和医师仔细观察低龄自闭症儿童的情况,然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在实际运动中,不仅对低龄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能力进行了刺激,更锻炼了其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啦啦操运动应用于低龄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措施
(一)选择运动方式
对于啦啦操运动方式的选择,训练员和医师可以根据低龄自闭症儿童的病情、兴趣以及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需要保证所选取的运动方式能够有效调动低龄自闭症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积极地参与到啦啦操运动过程中来。不同的低龄自闭症儿童具有不同的差异,在选择运动方式时更要注重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和特点,一般情况下通常是选择比较简单的运动方式,从而能更好地加强其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5]。
(二)制定训练计划
因低龄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缺陷,所以说在对其进行啦啦操运动训练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若是训练速度太快,则很容易导致低龄自闭症儿童的内心出现抵抗的情绪,更无法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需要制定高效的运动训练计划,分阶段性有条不紊地开展,从而慢慢地完成各个阶段的训练目标,才能获得最佳的干预效果[6]。
(三)设置团体项目
在啦啦操运动中,团体运动的参与者会更多,这样一来低龄自闭症儿童所获得的交流机会和沟通机会也会更多,在训练员和医师设置团队项目时,应当先向自闭症儿童讲解干预的相关措施,然后根据低龄自闭症儿童的性感特点合理分组,让他们彼此之间充分熟悉,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7]。
(四)加强支持力度
在啦啦操运动中,医师和训练员都需要高度重视每一位低龄自闭症儿童,让其真正参与到啦啦操运动过程中来,让他们在运动中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低龄自闭症儿童在啦啦操运动中出现不听指令的现象较为常见,再加上其对于运动规则的不了解,很容易导致啦啦操运动无法进行下去,这样就对啦啦操运动训练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儿童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师和训练员的培训力度,并聘请高专业和高素质的训练员,转变干预方式和干预内容,激发低龄自闭症儿童的运动兴趣,医院再加大投入力度,设置完善的运动设置,为低龄自闭症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8]。在进行啦啦操运动干预的过程中,医师和训练员必须要全程与自闭症儿童的家属进行沟通,除了了解其身体和心理情况外,更需要在干预手段和方式上听取家属的意见,并在啦啦操运动训练过程中及时向家属反馈自闭症儿童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运动方式和内容。
四、啦啦操运动对低龄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及效果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低龄自闭症患儿,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一共选取40 例,所有患儿均确诊为自闭症。全部患儿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6~12岁,均值为(9.14±1.23)岁。
(二)研究方法
邀请儿童自闭症康复医生(5 名)和啦啦操国家级、高级教练员(10 名)来确定对低龄自闭症患儿的啦啦操运动训练方案,其中主要包括训练时间、训练频率和训练内容等,训练时间:从2020年2月—2020年7月,为期24 周。训练频率:每周开展5 次啦啦操运动训练干预,每次干预时间为45 分钟。训练内容:① 口号、加油歌、啦啦操音乐等;② 啦啦操基本姿势、移动与操作、平衡性、协调性动作练习;③ 啦啦操服装颜色、队形变化、分组、游戏练习;④ 啦啦操团队训练生活、表演、比赛;⑤ 观看啦啦操表演、花球、大喇叭、标语、队旗、徽章等;⑥ 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组合练习;⑦ 团队游戏及啦啦操团队文化建设;⑨ 表情训练、自我表达、自我展示、沟通与交流等。
(三)研究结果
通过啦啦操运动干预后,低龄自闭症儿童的整体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交往、语言沟通、感知认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啦啦操运动干预中,可以根据低龄自闭症儿童的能力优势,促进其在其他领域能力方面的发展,在运动干预结束后,低龄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有了积极的变化。
五、结语
总的来说,采用啦啦操运动对低龄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龄自闭症儿童在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而啦啦操运动训练干预也能够为自闭症儿童和其家属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