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2021-01-08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1期
关键词:西藏民族旅游

西藏民族大学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

国家在加快小康社会的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就是要把农村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首要位置。乡村振兴不仅仅为了加快社会的进展,还包括每个人思想的进步,还有农业现代化振兴,在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的大力振兴、农村社会得到有效治理、人们的生活生产宜居、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等[1]。在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倡议下,以西藏体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目标为切入点,大力开发与之相关的旅游资源,与西藏地区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并加强与内地和相邻国的文化交流等方面作探讨。

(二)选题目的

现在体育旅游越来越大众化,体育加旅游集娱乐健身于一身的休闲方式受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欢。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藏逐渐认识到旅游业带来的利益,从刚开始的景点游发展到后来的景区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英姿飒爽的体育文化为西藏的体育旅游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西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急过快的现象,旅游系统化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合理对资源利用率较低,效益达不到理想化。据统计显示,西藏每一年旅游收入占西藏总GDP 的30%,从事旅游工作的从业者高达35 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提升了家庭收入,使“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体育旅游业在带动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经济学者、体育学者和旅游学者的重视,把体育旅游作为一项能够吸引经济和人才的产业并且大力支持和发展。

二、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力度欠缺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主要包括四类:①竞技类:赛马、赛牦牛、押加、射箭、古朵、登山、斗牛、响箭等;②休闲娱乐:藏式围棋、吉韧、藏牌、玩骰子等;③养生健身类:养生体育、藏密气功、武术等;④游戏类:跳绳、打陀螺、帕合代、刚再、赶牛、跳石子等。二十多种体育项目不仅能够丰富当地的体育资源,更为闻名而来的广大游客增加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可供游客参与的体育项目却是寥寥无几,大多以表演性为主[2]。在欣赏的过程中只注重了精神的享受并未体现出体育本身的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学校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已引入藏区学校体育教学的项目却是微乎其微。

(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意识不强

西藏民间流传的体育项目虽然有着二十多种,但是与旅游业能够完全结合在一起发展的少之又少,很多能够代表民族特色文化的项目还不被人们所熟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藏体育的知名度。没有充分挖掘出民族体育旅游的潜在价值,使得藏民族体育旅游项目不多、内容不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使得绚丽多彩的西藏体育文化不被人们所熟知。例如以拉萨为代表的“雪顿节”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在此节日期间有藏戏的演出和盛大的晒佛仪式,吸引国内乃至世界善男信女的参与,同时还开展许多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抱石头、拔河、马术等,在青山绿水中感受最为原始的民族色彩,在风土人情中感受比赛的激情。拉萨的“雪顿节”完美的将旅游和体育结合,创新性的丰富了旅游的色彩,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往。成功的案例需要我们的借鉴,拉萨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要想让西藏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需要我们在以保护最原始的前提下不断的去开发、挖掘。

(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缺乏特色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起步晚,发展因地理位置的因素较缓慢。如果单靠体育业来发展过于单一无法吸引大众的眼球,如果将体育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突出独特的高原魅力,形成独有的民族特色,相信对大众的眼球的吸引定会有所提升。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其他行业所挤压,就应积极与其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业结合,利用西藏的优势,因地制宜化、合理化的开发体育旅游的内在资源,大力推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体育旅游品牌,使自己在国内甚至是国际的旅游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有自己的独特发展。这就要把西藏民族体育旅游特有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充分体现西藏的特色。

(四)旅游者对体育项目的参与体验性不强

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有着二十多种,但是这些项目大多以表演观赏性为主,缺乏参与性与体验性,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满足了游客的感官需求,但无法满足游客跃跃欲试的好奇心理,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导致无法形成可持续消费的理念。现在游客在游玩时更多追求的是体验性和参与性,对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我们应该从传统的理念上加以改变和创新,将体育项目更加安全化、系统化和可行性化,不应该仅仅只满足于视听感,更多的是满足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性。

(五)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缺乏

体育旅游是一种体育人才和旅游人才相结合的复合型项目,需要具有多种思维能力的人才。首先,体育旅游的管理者既要懂得如何将体育和旅游融合,还需要一套完整的经营模式,还要了解心理消费特点,才能将这个项目发展的更好。其次,为了使游客更好的体验到体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参加旅游的人还得掌握相应技术和技巧,这个就需要专业的体育工作者能够在短时间给予旅游者讲解技术要领。这就使得西藏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无法更加的深入,不能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导致体育旅游的优势和带来的效益不能更好的发挥。

三、“乡村振兴”倡议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带来发展机遇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随着国家的发展,为实现56 个民族的共同富裕,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倡议,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则要从区域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差异化发展的实际出发[3]。据统计,在部署推动体育产业2014年10月—2018年11月,国家共出台体育产业政策108 件,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发展[4]。近几年来,自治区政府把重点转移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上来,深度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丰富发展西藏旅游资源[5]。西藏自治区也把群众体育全面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等方面融合在一起,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要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这是促进各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以上政策为西藏民族传统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将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成为西藏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亮点。

(二)国家经济的倾向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隐含着一定的经济价值,要实现民族资源转化必须依靠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尤其是与当地旅游业结合,能有效的提升西藏人们的收入,在经济上实现脱贫,所以说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的结合发展能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火车、航线和大巴的开通,西藏巨大的旅游资源被人们开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体育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前景为一体,通过文化传播、体育刊物人物记载的举办方式,初步形成了养马、育马、赛马促旅游的链条,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去观赏或体验,体会当雄草原的牧业文化[7]。因此,在国家“乡村振兴”倡议下,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融入旅游规划,切实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连接祖国内地与南亚国家和地区人民文化交流互动、经贸往来的作用。体育旅游起到带动西藏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为实现共同目标富裕作出相应的贡献[8]。

(三)渊远的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和“边疆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纵贯南北的唐蕃古道将长安经拉萨与南亚国家尼泊尔、印度等国家相连。通过这一文化古道的交流网络,促进了古代人类智慧最高成就的几大文明之间的交往联系、使得人类能够征服西藏高原和荒漠上最凶险的环境,形成与发展青藏高原文明[9]。由于西藏地处南亚大通道的区域优势,“乡村振兴”倡议为西藏文化、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深刻影响西藏的发展定位,在促进与南亚周边国家和人民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将会变得更加频繁,为加强西藏边疆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以及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作为具有独特文化资源的西藏,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西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与契机,要依托藏民族丰富文化资源建立起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机制,通过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让国内旅游者西藏临边国甚至是国外的旅游者了解西藏文化,让更多的学者专家去挖掘西藏,去研究西藏和更快更好的发展西藏[10]。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建议

(一)制定“乡村振兴”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措施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高原和民族特色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加快建设国家面向南亚大通道旅游项目。”制定“乡村振兴”关于西藏体育旅游建设的开发措施,实施“文化振兴”战略,通过旅游交流方式推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通过旅游的方式让每一位游客体验藏族民族传统体育的风俗异情,建立与南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民族传统体育交流机制,促进与南亚国家和地区民众文化的融合,在振兴体育产业中附合产业振兴,在合作中促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中促进乡村振兴。

(二)构建藏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的新模式

西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融合,要找准与“乡村振兴”的耦合点与着力点,把区位优势和纽带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走向“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目前西藏旅游与传统体育融合的类型可归纳为依托都市型、景区型和节庆型三种。都市型以政府为主导,拉萨市主办的雪顿节上开展藏戏、传统马术、赛牦牛等丰富了雪顿节期间人们多元化的娱乐需求;与景区型相结合的主要有林芝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和米林县南伊沟景区的响箭表演;节庆型主要有:那曲羌塘恰青格萨尔赛马艺术节、林芝桃花节等开展赛马、押架、抱石头、锅庄舞等活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要着重面向“乡村振兴”与南亚国家和地区民众文化的融合,构建依托拉萨环城休闲文化带的休闲娱乐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路径,依托日喀则、山南、阿里、林芝环南亚边境带的传统体育文化体验旅游路径;依托昌都、林芝森林带度假休闲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路径;依托藏北那曲、藏西阿里草原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路径;依托中国最美公路川藏公路 318 国道和青藏公路 109 国道开发民族传统体育体验与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沿线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创造传统体育文化情境与体验互动场地,增强自驾游、骑行游游客的文化印象,增加了人们对西藏无穷的乐趣和向往的激情。

(三)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旅游业作为西藏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最近几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随着游客品位的提升,单纯的旅游观景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这就需要面向沿线南亚国家,拓宽西藏体育旅游大空间,塑造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融合新形象。西藏自治区政府府要加大规划力度,对已经形成的旅游景区加强管理制度,对未形成或者形成初期应加大对该地区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在邻近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日喀则、林芝等沿线地区培育特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着力开发与融合边境体育旅游,促进境内外各民族间的文化互动。

五、结语

西藏特有的旅游资源,在国家“乡村振兴”倡议背景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融入西藏旅游已成为必然趋势。西藏人民应结合自身实际,开拓自身的思路,提高自我认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切合实际的旅游发展计划,挖掘西藏民族独具特色的体育资源。对传统的体育旅游种类、项目以及人员管理方面做出精细的设计,加快西藏体育旅游发展,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打造成新品牌,拓宽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空间,增强西藏民族雄厚的文化软实力,使之成为西藏旅游业的新亮点。

猜你喜欢

西藏民族旅游
都是西藏的“错”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西藏:存在与虚无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