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1-01-08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451450宋彦涛宋文钦任正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线入路结肠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451450)宋彦涛 宋文钦 任正有

右半结肠癌(RC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RCC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越来越多的RCC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既往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RCC,虽治疗效果良好,但开腹手术创伤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本研究通过探究腹腔镜下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对RCC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RCC患者96例,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女20例,男28例;年龄48~75岁,平均(62.31±6.34)岁;肿瘤直径3~8cm,平均(5.26±1.03)cm;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20例,Ⅲ期16例。研究组:女17例,男31例;年龄49~77岁,平均(64.02±6.49)岁;肿瘤直径3~9cm,平均(5.41±1.12)cm;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9例,Ⅲ期19例。两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选例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确诊为RCC;②临床分期Ⅰ~Ⅲ期,肿瘤未发生远处转移;③自主行为能力良好;④无其他胃肠道疾病;⑤患者知晓本研究,已自愿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②近3周内有感染性疾病史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⑥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⑦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全麻,经脐穿刺建立CO2气腹,采用5孔3大2小孔法,置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常规探查腹腔情况,明确肿瘤位置。于中线入路,提起回结肠血管蒂,明确肠系膜上静脉干位置,剪开血管蒂下部位皱褶处系膜,充分暴露回结肠动静脉,并进行高位结扎;随后向近端分离肠系膜上动静脉,并对静脉进行骨骼化处理,完成后仔细分离胃结肠干、中结肠动静脉,并于右结肠后间隙间游离右半结肠至胰头前方,向外侧分离至右结肠toldt's线,清扫中央淋巴结,将右半结肠完整分离开。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胃窦、十二指肠,随后解除气腹,于脐上部位进行小切口,右半结肠提出体外,离断横结肠、小肠后行吻合处理,并进行侧瘘加固、止血。对照组采用开腹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全麻,于下腹部正中部位切口,常规打开腹腔,于中线入路,后续手术操作方法与研究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排气和进食时间。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肠梗阻、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③统计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包括腹膜种植复发、淋巴结转移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为(2.87±0.92)d,首次进食时间(3.01±0.96)d,均比对照组的(4.71±1.05)d、(4.85±1.12)d短(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比对照组的16.67%低(P<0.05)。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术后1年内,研究组失访2例,腹膜种植复发2例,淋巴结转移复发3例;复发率为10.87%(5/46);对照组失访4例,腹膜种植复发7例,淋巴结转移复发5例;复发率为27.27%(12/44);组间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χ2=3.949,P=0.047)。

3 讨论

手术切除为临床治疗RCC的首选治疗方案,既往多采用开腹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RCC患者,技术成熟、治疗效果良好,但创伤性大、术后恢复缓慢。近年来,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精准度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在外科手术中占据重要地位[2]。本研究将腹腔镜下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研究组RCC患者,发现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和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可见该手术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其原因在于:腹腔镜下手术可对局部组织进行放大,可更精准识别组织结构,能尽量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且能避免开腹手术将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的缺陷,减少对腹腔内环境的影响,从而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3]。此外,本研究发现,采用腹腔镜下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RCC患者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证实该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也是其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低于许涛等[4]报道的复发率(试验组14.71%、对照组52.48%),这可能与样本选取量、随访时间不同有关。因此,腹腔镜下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能进一步减少术后复发,这可能与腹腔镜下手术能有效提高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精准度有关,可取得更好的治疗切除效果,从而降低复发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可知,给予RCC患者腹腔镜下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能显著缩短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更低,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中线入路结肠
一个涉及三角形中线不等式的再探讨
斜边中线添加方法初探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课本内外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