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1-08
中国高校的任务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用人才,而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培育的核心要素,为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简单线性思维的束缚,在复杂性理论的视域下去认识和改进,真正认识到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并以此转变教学思维和方式,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复杂性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复杂性理论是21世纪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主要研究复杂性与复杂系统行为与性质,所兴起的复杂性思维也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复杂性的思想,泰勒斯、德谟克利特等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都在思索万物的本原,如何从复杂、无规以及混沌的物质状态中诞生有序就成为自然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关于复杂性理论的最早认识被认为是泰勒斯提出的“始基”的概念。笛卡尔在他的《哲学原理》中提出了复杂性漩涡宇宙演化模型,尽管牛顿用数学证明了笛卡儿的漩涡宇宙演化模型与观测并不一致,但笛卡尔这种宇宙演化发展的模型在当时可说是用一种全新的复杂系统方式来表征的,开辟了近代复杂性思维的先河。贝塔朗菲是现代复杂性理论的开拓者,其在20 世纪30—40年代创立的一般系统论被学界认为是复杂性理论诞生的标志。中国对复杂性理论的研究是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主要成果是以钱学森为代表提出的复杂巨系统理论。
人们通常认为复杂是与简单相对的概念,判断一个事物或现象简单或复杂,就看其是否被人所认识或者有没有解决办法。这种长期占据主导的还原论思想认为世界本质上是简单的,复杂性是由于人主观认识能力不足而造成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彭加勒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本身就是复杂的,存在着大量无法通过还原来解决的问题,即便被人们认识、有解决方法,它仍然是复杂的。
了解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后,人们从对平衡态、线性关系的研究开始转向对非平衡、非线性关系的研究。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探讨复杂系统怎样在一定的规则下产生有组织的行为以及系统进化涌现的内在机制。如钱学森所指出的,“凡是不能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或不宜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问题,而要用或宜用新的科学方法处理的问题,都是复杂性问题”[1]286。随着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和分形学等一系列复杂性理论的兴起,将过去被传统科学所排斥或忽视的多样性、无序性等纳入科学研究的视域内,重新描绘了世界图景,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比经典科学所展示的场景更为丰富的世界。尽管至今学界对“复杂性”还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但普遍认为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是复杂性的主要特征。
(一)整体性
传统的还原分析法是把事物还原分解为最基本的单元来认识其构成和功能的,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把高层次还原到低层次,认为整体是由部分叠加起来的,通过认识把握部分就能认识把握整体。复杂性理论认为还原分析事实上是抽象和切割了整体性、复杂性,使其失去原有的关系和属性。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功能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紧密而广泛的网络结构,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子系统的变化,同时自身也被其他子系统所影响。所以,对复杂性系统进行整体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在不对它进行还原分解而保持整体完整性的前提下,研究其整体的行为、性质及其发展。
(二)非线性
研究复杂性不可能离开非线性而进行,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在复杂性中必然包含着非线性。线性和非线性最开始是数学上的概念,用来表示一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线性是指两个或多个量之间所存在的正比关系,其函数图像在直角坐标系为直线,反之则为非线性。如同人的认识过程起始于认识简单事物一样,自然科学也是起始于研究线性系统这种简单对象。经典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在排除非线性因素的前提下建立线性系统模型。在这种研究传统影响下,人们认为客观世界就是一个以简单线性关系为特征的对象集合。但复杂性理论认为现实世界中作确定、规律运动的线性动力学系统是极少数的、是例外,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是非线性的、复杂的,为此人们必须考虑更多的因素以便达到全面、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三)自组织性
受机械决定论的影响,经典科学认为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由外力引起的,即他组织模式。他组织就是必须靠外部的特定指令才能向有序进行演变进化的系统,也就是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系统。受此影响,传统教育观自然把受教育的学生与社会实践的客体等同,认为学生需要教师用“知识”填满,而忽略了学生本身具有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之相反,自组织则是不需要外界指令就能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地形成特定有序结构的系统。正是由于以自组织这种方式进行演化,系统能够产生出过去没有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即意味着复杂性的增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复杂性分析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满足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接班人的需要。与专业教育比较而言,更多体现在思想、意志、情感方面,涉及到学生与社会、家庭、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并且不受课堂与时间空间的限制,这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复杂性思维是“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考察事物运动变化的方式”,而教育是动态的、不断生成的,在此视域下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复杂性进行重新认识,可以看到教育系统诸多因素的有机联系与非线性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而人作为生命体处于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是介于开放与封闭之间的自组织系统,本身就属于一个复杂程度很高的系统,正如莫兰所认为的人永远处于生成之中。人思想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及二者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人的自主性和差异性。一方面,教师有相对成熟的世界观和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如何进行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教法。由于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担任着特殊的社会角色,其本身的师德风范、人格魅力、教学方法和态度对学生和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又具有日渐丰富但尚未成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主体意识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另外,大学生群体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受教育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意志来决定怎样学以及学什么和学多少。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种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构建活动,而不是仅靠理论的讲解就能完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复杂性
根据复杂性理论“任何一个开放系统的演化都必须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3]106,作为一个复杂性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于社会外的理论输入,而是与外在环境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国内外境况、家庭、学校、社团等都能够直接或间接、正向或负向、深层或浅层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国的开放使得一些西方的思潮和世界观流入,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多元趋势,原有的观念开始消解而新的建构并未完成。又因为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不断出现新的形势和问题,再加上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这些都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带来强烈的影响,出现“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诚信缺失”“是非混淆”“宗教渗透”等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因此,思想政治课不能忽视与环境进行信息和物质交流,以保持积极互动过程中的协调和统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复杂性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培育途径的思政课教学同样是一个复杂系统,要求层次方面包含国家意志、社会需求、个体发展、理论掌握等;组成要素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载体等;教学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情感目标、显性目标与隐形目标等;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熏陶等。这些思政课教学构成因素形成了一个立体耦合、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并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为此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中各个要素的特点、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进而把握要素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并通过有的放矢的改进措施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例如,思政课理论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只有回到它产生并付诸实践的现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内容,才能通过反思、讨论、交流、实践等方式将理论内容用于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
同一教育活动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班级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由于教学过程是有序与无序的交织、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环境间存在着复杂联系和作用,使得教学系统并不是以简单的线性规律运行,所呈现的结果也表现为一因多果、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等形式。这种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表明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致的,其效果也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故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把握各种条件,按照实时反馈预测教学效果的可能性范围并随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多方面协同,使学生最终形成稳定的观念和行为规范,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由数量众多的教师与学生构成的按一定规律进行非线性交互作用的自组织系统,本身就存在复杂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理解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法律基础、历史观等知识的简单组合,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还原性,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交叉中进行的,不受课堂集中讲授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第三,和其他专业课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否按照计划达到,不能仅依靠考试成绩和实践能力来衡量,而且不但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还要看学生融入社会后的作为;第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学生的表现和社会的反馈实时进行反思和完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环境因素、培育途径、产生结果都具有复杂性,而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
三、复杂性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思政课为国家育人育才和增强学生使命担当的重要作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位,应利用复杂性科学提供的新视域和新思维,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坚持整体性原则,推动思想政治教学思维的转向
由于经典科学推崇还原性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依然很大程度沿袭还原论的思维,认为教学就是将思想政治理论书本上的课程体系分解和细化为部分,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教学环节,并设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教师按照由大到小、由浅到深的顺序将知识输送给学生,重视量化的教学目标却不够重视深层次的德育效果;因为没有足够重视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学到零散的知识点而看不到零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无法从整体的大视野中把握各门思政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也无法领会各门专业课程的具体理论知识中所蕴藏的思政教育素材。另外还原论思维也抑制了学生的反思精神和质疑意识,使其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的动机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而不是真正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
按照莫兰的理论,整体性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整体层次上不仅产生宏观统一性,而且还产生突现,即新的品质和特性”;二是“整体大于整体,整体作为整体会反馈作用于部分,而部分也会反馈作用于整体”[5]。可以看出,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对整体的认识并不是否认对部分的认识,但仅仅关注部分则过于片面。从整体性的特征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复杂性系统,用全局观念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其性质和功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由一个一个教学环节简单叠加的过程,而是在教学动态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有机整体。比如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经常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体内容,再将每一部分内容分解为若干条具体的原理,这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的碎片化。应该运用整体性原则,抓住“从人的角度出发解释和解决问题”[7]这个逻辑起点,将马克思主义看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
(二)发挥自组织功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而思想政治课是学生自小学就开始学习的非常熟悉的课程,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在除了课堂以外的家庭、社会也经常涉及,教学具有不间断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在教师主导下,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基础上来挖掘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在课堂授课和日常熏陶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达到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中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案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感,以“问题”为切入点使学生产生疑问,并通过适当启发和引导促使其通过自主追问、查找、讨论、反思等环节获得答案,这样既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有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同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教师可以通过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全不同的应对措施和现实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真正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再比如理工科的专业课学习中,可以提供给学生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科学家的成长历程,推动学生通过探究方式在自学过程中感受科学精神的力量并构建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另外,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可以鼓励学生挖掘互联网资源,建设思想政治网络交流平台、宣传公众号等,使校园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重要载体。
中国已经踏上新时代伟大征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代同步发展,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运用非线性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在线性思维的主导下所形成的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线性活动,必须按照课前预先确定的方式和路线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是单向且封闭的,虽然教学秩序良好,但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造成了教师思想僵化、课堂沉闷的后果。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复杂性系统,有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教学媒介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既有线性的,也有非线性的。按照普利高津的观点,“在非线性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因素能导致用它的幅值无法衡量的戏剧性效果”[6]。也就是说,非线性系统中一个极小的不确定性经过反馈过程而被不断放大或缩小后,可能在某一分岔点上发生突变,最终使一个简单的系统产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无法对整个系统作长期的精确预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仅受系统内部各要素间联系和作用的影响,还要受时间、地点、情感、突发事件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的错综复杂网络。复杂性告诉我们,由于某些具有初值敏感性因素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缓慢成长,尽管难以被发现,但很可能造成最终组织系统的巨大改变。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初值的敏感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很多看似微小的干扰因素。如果教师能够运用非线性思维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更加注重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变化,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非线性本性来调整教学,这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外的一些偶然性因素如学生对某理论产生的疑问、重大纪念活动、突发热点事件等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种相对原教学计划的“偏离”,利用这些因素的正向作用,可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真正“入脑入心”,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