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句丽鼓角传说探源

2021-01-08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石鼓高句丽契丹

在《三国史记》中,有一则关于神奇鼓角的传说。这一副鼓角有着可以遇敌自鸣的功能,本是属于乐浪国,高句丽派遣间谍破坏了这个神奇的鼓角后,才顺利地攻占了乐浪国。《三国史记》记载:

(大武神王十五年)夏四月,王子好童游于沃沮。乐浪王崔理出行,因见之,问曰:“观君颜色,非常人,岂非北国神王之子乎?”遂同归,以女妻之。后好童还国,潜遣人告崔氏女曰:“若能入而国武库,割破鼓角,则我以礼迎,不然则否”。先是,乐浪有鼓角,若有敌兵则自鸣,故令破之。于是,崔女将利刀潜入库中,割鼓面角口,以报好童。好童劝王袭乐浪,崔理以鼓角不鸣,不备我兵掩至城下,然后知鼓角皆破,遂杀女子出降。或云:欲灭乐浪遂请婚,娶其女为子妻,后使归本国,坏其兵物。

(大武神王)二十年,王袭乐浪,灭之。[1]186-187

这一则“鼓角自鸣”的故事很明显是传说而非纪实,而其在流传过程中的演变,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一、中原内地的鼓角传说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一些有灵性的器物通常有遇敌报警的神奇表现,像剑①《说苑·指武》:“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后世剑器感应之记载颇多,此不赘叙。、镜②王度《古镜记》中多有此类内容。等,都有许多类似的传说,人们认为有灵性者自然也会有如此表现。而鼓角作为战阵时激励士气的器物,大概自有战伐之日起就极受重视。《开元占经》卷114中引《天镜》曰:“国君角自鸣,有伐者。”[2]1144这与乐浪国的鼓角自鸣的效用相同。据《山海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即此雷神也”。对此,郭璞注曰:“雷兽,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犹击也”。《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3]284。说明早在黄帝时代就有神鼓传说的存在了。据《北堂书钞》卷121《武功部九》引《京房易占》的记载:“镇星于兵为鼓,于经为易,易为五经首,鼓为五兵长”[4]401。这之中鼓的示警作用可能会特别明显一些。《艺文类聚》卷59 引《春秋佐易期》①《太平御览》卷339亦引,书名则作《春秋佐助期》。记载:“太尉主甲卒神,名辩会。曰:库兵动,鼓自鸣,得诸侯象也”[5]1607。这种兵器异动的预兆适与《三国史记》所载的相反,认为兵动鼓鸣是得道多助的佳兆。但后世有许多鼓鸣兵乱的事例则与《三国史记》所载是一致的。典籍中鼓鸣兵乱的记载很多,这不能不让人与《三国史记》的记载产生联想,从而判断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这种鼓鸣兵乱的传说在中国内地分布很广,《宋书》卷33《五行志·鼓妖》鼓妖条:“吴兴长城县夏架山有石鼓,长丈余,面径三尺所,下有盘石为足,鸣则声如金鼓,三吴有兵。晋安帝隆安中大鸣,后有孙灵秀之乱”[6]970。《北堂书钞》卷121《武功部九》引《吴兴记》:“长城县东夏架山有石鼓,长老云,鸣则三吴有兵”[4]402。《太平御览》卷338《兵部六十九》引《吴兴记》:“长城县有夏架山,(有)石鼓,盘石为足,长老云:鸣声如金鼓,鸣则三吴有兵”[7]1550。《太平寰宇记》卷94《长兴县》引《吴兴山墟记》:“(夏驾山)昔帝杼南巡至于此山,因而名之。山上有石鼓,高一丈,下有盘石为足。谚云:石鼓鸣,则三吴有兵”[8]448。同书同条引《括地志》:“夏驾山一名石鼓山,在长兴县南三十六里,高九百丈。石鼓作金鼓鸣,亦为零陵郡石鼓之类”[8]448。《舆地纪胜》卷4《两浙西路安吉州·石鼓》条:“在长兴县夏驾山上,有石鼓,高一丈,下有盘石为足。谚云:石鼓鸣则三吴有兵。《括地志》:石鼓作金鼓鸣,亦魏郡零陵石鼓之类。《吴兴记》云:五行记并同此记”[9]67。《艺文类聚》卷8《石鼓山》:“临海记曰:郡西白鹤山,有石鼓石捶。世云:石鼓鸣则土地寇乱。隆安初。此鼓屡鸣。果有孙恩之贼”[5]238。《艺文类聚》卷90《白鹤》:“郡西北有白鹤山,周回六十里,高三百丈,有汇水悬注。遥望如倒挂白鹤,因以为名。古老相传云:此山昔有晨飞鹄,入会稽雷门鼓中,于是雷门鼓鸣,洛阳闻之。孙恩时斫此鼓,见白鹤飞出,翱翔入云。此后,鼓无复远声”[5]2320。《舆地纪胜》卷21《江南东路·石鼓》:“《寰宇记》云在贵溪县西五十里,有石如鼓。《耆旧传记》云:鼓辄自鸣,兵气之兆也”[6]120。《舆地纪胜》卷55《荆湖南路衡州·石鼓山》条:“在城东三里,有东岩西溪朱陵后洞。郦道元《水经注》云:临蒸县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迳,鼓鸣则有兵革之事”[6]232。浙江的长兴、临海,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等地,都有石鼓的传说,俱言石鼓一鸣,即有兵革之事。

至于山东、河北、湖北的石鼓,则能够起到与乐浪郡鼓角一模一样的预警作用。《太平御览》卷338《兵部六十九》引《齐地记》:“城东有上祠山,上有石鼓。旧说云将有寇难,则鼓自鸣,所以豫惊备也”[7]1551。《太平御览》卷45《鼓山》引《冀州图经》:“邺城西有石鼓,鼓自鸣,即有兵。《魏都赋》云:‘神诞召递于高峦’是也。高齐末,此鼓鸣,未几,云邺城有兵而齐灭。隋文季年又鸣,声闻数百里也”[7]217。《北堂书钞》卷121《武功部九》引盛弘之《荆州记》:“(荆州)河东郡有石鼓一所,高五尺,……自鸣则有兵”[4]402。

当然,角和钟都能起到鼓的作用,这方面的例证是比较多的。笔者检索国内这些传说时,用的是唐宋时的类书,说明这些传说都比乐浪鼓角的传说更古老,基本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志中出现。统一新罗与王氏高丽时期,汉籍大量东传,内地的传说势必渗透到朝鲜半岛的文学作品中,崔氏乐浪国纪事中有这样的传说内容是不足为异的,这进一步证实了乐浪国传说是深受内地影响的。

二、现代“自烽瓦”和“自响钟”传说

器乐自鸣这一传说到了现在,复有新的演变。如现代整理的《龟池》传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西海龙王庆贺高句丽王迁都平壤,便叫大龟把“自烽瓦”呈献给长寿王。这块“自烽瓦”很神奇,如果敌人要入侵,它就自动喷出火光来,预告敌兵的侵略。当时,邻国垂涎高句丽地大物博,接连侵入。所以,这块瓦是大大有益于国防的无价之宝。[10]

在现代整理的《美川湖》传说中,这个“自烽瓦”的传说更是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传说是围绕着筑城名匠美伊赞展开的。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当时,在高句丽国防上占首要地位的是山城,因此,筑城巨匠美伊赞的地位相当高。然而,有一天,他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捕,在宫中受到国王的直接审讯。罪状是他把盖在修建于大城山长寿阁屋顶上的国宝“自烽瓦”暗地里送给了敌国。这块“自烽瓦”是西海龙王庆贺长寿王迁都平壤送来的礼物。有一天,朝鲜西海的一只大龟背着一块瓦从大同江逆流而上,来到安鹤宫,将这块瓦呈献给长寿王。大龟说,这是朝鲜西海龙王送来的礼物,请大王收下。国王和文武百官对这块瓦看来看去,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不知西海龙王为什么特意送来这样的礼物,于是纷纷议论起来。美伊赞不久就被叫到宫去。他一见到这块瓦,就看出这是块“自烽瓦”。但他没有当场说出来,等文武百官都退出去之后,只对国王一人禀告说,这是块很神奇的瓦,是高句丽的无价之宝。[11]

在这一传说中,虽然没有“鼓角”的踪影,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新传说与《三国史记》中的“鼓角”作用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直到现代,这种“预警”传说尽管有着种种变异,仍然在朝鲜半岛上传承下来。可见,这种传说虽然出现变化,“瓦”取代了“鼓角”,“长寿王”取代了“乐浪王”,但其性质是一样的。

无独有偶,现代整理的《阿金娘》传说,也是以高句丽时期为背景的,说的是有一个叫谢老柱的铁匠,被朝廷召去打造“一口敌人来犯就自动鸣响的自响钟”,之后,“敌人要来犯高句丽,自响钟就自动鸣响,使敌人胆战心惊,使高句丽人民百战百胜”[12]。显然,这种传说也和“自烽瓦”传说一样,都是由《三国史记》中的“鼓角传说”而衍生的。

三、李奎报《东明王篇》鼓角传说与契丹“旗鼓”形象

同是王氏高丽时期,修纂时间也大体相近,李奎报的《东明王篇》则有与《三国史记》中不同的“鼓角传说”,《东明王篇》记载:

来观鼓角变,不敢称我器。(李氏自注:王曰:“以国业新造,未有鼓角威仪,沸流使者往来,我不能以王礼迎送,所以轻我也。”从臣扶芬奴进曰:“臣为大王取沸流鼓角。”王曰:“他国藏物,汝何取乎?”对曰:“此天之与物,何为不取乎。夫大王困于夫余,谁谓大王能至于此。今大王奋身于万死之危,扬名于辽左,此天帝命而为之,何事不成。”于是,扶芬奴等三人往沸流,取鼓而来。沸流王遣使告曰云云。王恐来观,鼓角色暗如故。松让不敢争而去[13]。)

李奎报所处的时代,正是高丽遭受蒙古军铁骑蹂躏之时,正值高丽民众反抗情绪强烈的时期,李奎报撰《东明王篇》,其创作意图就是“欲使天下之人知我国本圣人之都”。在李奎报的《东明王篇》中,鼓角变为沸流国之物,与《三国史记》中的乐浪国已经没有任何联系,这种鼓角并没有报警的神奇功能,只是作为“威仪”的象征。高句丽因无此物,故遣人窃来,然恐沸流国来争,遂使用法力,使鼓角颜色变暗,俨然古物。李奎报所记的沸流国鼓角,其实与契丹的“旗鼓”比较相似,都是君主威权的象征。以前契丹曾依附过高句丽,但其“旗鼓”之制据说起自唐代高句丽灭亡之后,是因唐朝赐契丹旗鼓后在契丹王位传承中逐渐形成“旗鼓”形象的。但笔者怀疑“旗鼓”在契丹族中的地位是由于其萨满信仰决定的,而非唐朝赏赐旗鼓而形成的。据《辽史》卷58《仪卫志四》记载:“遥辇末主遗制,迎十二神纛、天子旗鼓置太祖帐前。诸弟剌哥等叛,匀德实纵火焚行宫,皇后命曷古鲁救之,止得天子旗鼓。太宗即位,置旗鼓、神纛于殿前”[14]1020。“旗鼓”作为君主之象征是在耶律阿保机得位前形成的。《辽史》卷63《世表》:“契丹王钦德,习尔之族也,是为痕德蓳可汗。光启中,钞掠奚、室韦诸部,皆役服之,数与刘仁恭相攻。晚年政衰。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迭剌部耶律阿保机建旗鼓,自为一部,不肯受代,自号为王,尽有契丹国,遥辇氏遂亡”[14]1058。耶律阿保机自建旗鼓,不肯受代,自号为王,就把遥辇氏给取代了。阿保机诸弟叛乱时,也曾有计划地夺取象征可汗地位的“旗鼓”来造反;《辽史·阿保机本纪》条载:七年“剌葛引其众至乙室堇淀,具天子旗鼓,将自立,皇太后阴遣人谕令避去。会弭姑乃、怀里阳言车驾且至,其众惊溃,掠居民北走,上以兵追之。剌葛遣其党寅底石引兵径趋行宫,焚其辎重、庐帐,纵兵大杀。皇后急遣蜀古鲁救之,仅得天子旗鼓而已”[14]7。说明在平叛过程中,耶律阿保机也将夺取旗鼓当作头等大事来办。此外,契丹在大规模出征前,要祭旗鼓;派遣将领出征时要赐旗鼓;为尊崇个别少数部族可以特别批准其建旗鼓;少数部族首领立功也赐旗鼓。总之,“旗鼓”在契丹族中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与李奎报《东明王篇》中的“鼓角”作用相同。高句丽是个信淫祀、重鬼神的民族,可能存在类似契丹族“旗鼓”的信仰,但笔者怀疑,李奎报《东明王篇》中的“鼓角”更可能是李奎报根据《三国史记》的记载与契丹的习俗加以创作而来的。

四、佛经中的“天鼓之说”

我们认为《三国史记》的“鼓角传说”除了来源于中原的“预警传说”外,里面可能还有释典“天鼓之说”的成分。据说佛祖到各国传经授道时,每至一地,都有钟鼓自鸣之异:“佛将诸弟子,行至诸国。到城门,钟鼓自作声,琴瑟自鸣,病者得愈,老更少,盲者得视,聋者得听,伛者得伸,跛者得行”①《异出菩萨本起经》。。这不过是宣扬佛祖神异的,但由此发端,也产生了可以预警的自鸣鼓纪事。佛经有这样的记载:

天鼓鸣有四事:一有贼来天鼓自鸣;二贼去自鸣;三鸣时令天乐;四鸣时使天觉悟。②《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7。

在这个佛经里,天鼓的第一、二种鸣法显然也是起到了与乐浪国鼓角相同的预警作用。天鼓如此,经过能工巧匠制造的法器中自然也会有灵异的自鸣鼓。《祇洹图经序》中诸般法物,如铃、摩尼天鼓、螺、金钟、钟、鼓、珠玉皆可自鸣,“韦陀院有七宝小鼓子,若有比丘欲读韦陀典者鼓即自鸣,僧伽蓝人执钥匙开院。此鼓是王舍城人工匠所造”③《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下卷》。。

在王氏高丽时期,佛教已经在朝鲜半岛非常普及,民间普遍信仰之,许多后起的高句丽传说中都隐含着佛教内容,如《三国史记》中的“龟兔传说”,与印度的“龟兔传说”模式完全相同;在《三国史记·琉璃王本纪》中也有许多天竺传说的影子。因而,不排除《三国史记》中的“鼓角传说”的来源,除了内地的传说外,可能也有释典的成分在内。

五、结语

高句丽传说的性质基本上是传说历史化,而非历史传说化。传说不是从来就有的,有其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演变过程。古老的传说,都是一定集体意识的反映。由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都曾经有过“历史化”的过程,并最终纳入古史系统。然而,高句丽的传说并非从初始阶段发展而来的,而是在汉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中原传说的因素发展起来的。

在高句丽存在时期形成的本国传说基本都可在内地传说中找到源头,如卵生神话,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商的玄鸟神话和徐偃王传说;如弃子传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周始祖后稷的降生传说;高句丽送鱼退汉军传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内地的“下鱼城”传说。在高句丽灭亡后,以高句丽人物或事件为背景的新传说仍然不断产生,但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由于高句丽已经灭亡,高句丽遗民大多迁入中原,散入新罗的高句丽人也很快泯然同化,因而原有的高句丽传说失去了传承的基础。由于高句丽在历史上的影响,在后世人的见闻中,仍然能有依稀淡薄的印象,而在新的生活环境及个别文学家的理想寄托下,新的高句丽传说仍在不断产生,但与原有的高句丽传说联系存在着脱节。

《三国史记》关于乐浪国的纪事本身即是传说历史化的产物,其中记录的鼓角传说更是与其他高句丽传说,诸如开国传说、下鱼城传说等一样,是由内地传说演变而来,同时可能受到契丹“旗鼓”形象和佛经中的“天鼓”等其他因素影响。高句丽鼓角传说不断演变,在《三国史记》中鼓角是有着自鸣报警功能的兵器,在《东明王篇》中则更倾向于君主权威的象征,直至现代传说中虽然失去了鼓角这一意象,但“预警”的功能依然保留了下来,传说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猜你喜欢

石鼓高句丽契丹
《日本书纪》中遣使高句丽有关记载的政治动机
石鼓响了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由蒐狝为务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会性格转变述论
试论抚顺地区高句丽与女真城址之异同
周野鹿鸣——石鼓山西周墓葬群
归去来——契丹归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耶律阿保机嗣位者考辨——再论契丹早期王位继承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高句丽独特丧葬习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