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析
2021-01-0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版了种类繁多的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理想,从受众对象上来看可以分为工人报刊、农民报刊、青年报刊、学生报刊等,因涵盖内容有所交叉也有学者以工农报刊和青年学生报刊分类加以研究。学术界对于党的报刊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对其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研究较弱。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是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对其表现形式和教育功能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党史学习的视域,对思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型、教育渠道的拓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研究缘起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4。作为人类社会客观普遍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无产阶级政治宣传所特有的,历史上任何阶级或阶层都试图用自己的政治观念影响社会成员以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建立统治秩序,实现统治目标。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恰逢新旧民主革命交替,“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后,如何扩大理论的影响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合适的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便承担了这一光荣使命。“中国共产党早期”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学界并无严格的界定,目前这一期间广义上指向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2],狭义上指向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即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开端,毛泽东曾作出指导性的论断:“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 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还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党的前身。前面这部分扯远了嫌太长,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3]402。本文所涉及的期间从五四运动开始,到大革命失败结束。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一时期现存报刊资料较多且研究成果丰硕,有助于在高水平的研究基础上获得启发和思考,进行总结和深化;二是因为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这一时期的报刊多处在秘密状态发行,不容易形成全国性的广泛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史的视角下研究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对党的早期宣传工作研究的拓展和补充。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的发展概况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也在中国近代历史社会转向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需求发展,对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自身受压迫程度严重但文化基础薄弱,使工人阶级对革命理论的接受程度有限,正如列宁强调的:“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4]317。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使命。和其他理论传播途径相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得到认可并加以推广。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一方面使白话文运动推广开来,工农大众有了接触革命理论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为早期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青年撰稿者和受众群,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报刊媒介成为深受青年学生认可的宣传路径。为稳定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和中央组织先后成立,“作为接受着中国共产党的指挥去作政治奋斗的青年组织”[5],陆续创办了影响力颇大的报刊,完成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
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创刊的《青年杂志》旨在“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6],1916 年9 月改版《新青年》后以反封建文化作为其核心内容,产生之初便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新青年》改组成组织公开刊物,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组织的理论刊物。《新青年》杂志跨越新旧民主革命两个时代,见证了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马克思主义转向的过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青年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和中央组织相继成立后,青年团刊物也应声而出,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上有了专业化的阵地。青年团刊物中影响较大的有旅欧支部的《少年》(后改名为《赤光》)、广州团《青年周刊》、成都团《人声》周刊,北京团《先驱》(后改编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成为新的机关报刊)。这些报刊在“指导青年思想成长、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一般青年中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7]38。大革命期间,学生运动随着工农运动的发展蓬勃兴起,青年学生刊物也发展迅速,各地学生联合会都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刊物,例如《上海学生》《北京学生》《湖南学生》《广东学生》等等,其中以中华学生联合总会的《中国学生》影响最大。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期刊都面临着经费不足的窘境,因而很多报刊不能如期出版,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党的宣传活动转入地下,一些报刊相继停刊。其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则几经改版,先后改名《无产青年》《列宁青年》,编辑部也先后迁往广州、武汉,最后在陕北经历复刊和暂停,1948年再次复刊后迁往北京,出版发行至今,是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期刊中持续时间最久的期刊,对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青年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关心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可以接触到各种思想引发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简单朴素的爱国情感,其中进步学生更是革命理论的传播者和革命实践的参与者,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非常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动员和持续的思想教育,传播进步思想的报刊成为当时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渠道,“各种社会主义的书报,看的人要以青年学生为最多,信的人自然也不少”“学生本身是没有什么力量的,然而一加入其他的社会团体之中,就很有力量了”[8]24。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养青年学生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十月革命后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纳的科学的、崭新的世界观,要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还需要通过大众化的传播才能为人民群众掌握,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非常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培养青年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同时,也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理论上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早期报刊才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实践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党的地方组织便通过《新青年》《向导》《前锋》等报刊向青年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青年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为党的理论宣传和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早期报刊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点。《新青年》主要宣传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1919年9月出版的第6卷第5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第一篇系统全面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提出了“唯物史观”的概念,指出唯物史观的核心是“历史的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9]524。在随后的第8卷第4号上发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对当时学界唯物史观的研究进行总结,认为“经济史观”的名称则与内容更加贴切,但由于“唯物史观”的叫法“近年来在论坛上流用较熟,故且仍之不易”[10]。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和学生团体报刊则主题鲜明,纯粹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较《新青年》少,但对具有改造社会现实性的列宁主义进行了重点宣传。例如《中国青年》专门在16 期发行“列宁专号”,52期“苏俄革命纪念特刊”和139期“纪念十月革命号”介绍列宁生平及革命事迹,以及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及意义,启发青年思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从而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先驱》侧重关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明确反对资本主义,并对其他的社会思潮进行批判。通过面向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一方面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青年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当时各种非马和反马的社会思潮时,很多青年可以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上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二)关注社会运动,增强青年学生社会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强调从物质生产的角度思考社会发展的动力并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剥削阶级的世界观则强调精神力量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力量,在此基础上把神或是英雄描述成历史的创造者。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报刊非常注重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唯物史观分析,在沟通社会信息,引导青年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群众史观,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使命担当意识。当时《先驱》和《中国青年》作为中国青年团的中央报刊,在这方面成效显著。《先驱》一方面向青年学生介绍国际青年共产主义运动的概况,把第5 号出版为“国际青年共产运动号”,第11 号出版为“国际少年纪念日号”,向青年学生介绍国际青年共产党的组织纲领和国际青年共产党柏林会议的召开,介绍国际少年纪念日的产生缘由,号召青年学生关注国际青年运动,拓展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青年学生把改造社会现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指出青年学生的“大目标是要先解决政治经济的大问题”,青年学生“要深入工农社会中,宣传指导以促进革命”[11];另一方面,《先驱》也对打着宗教和文化旗号的剥削阶级思想进行批判。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培养青年学生自觉思考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1922年,北京召开“世界基督教界学生同盟大会”,探讨学校生活宗教化的问题。会上提出以改造思想为出发点改造现实世界,对于这样伪善的剥削阶级思想,青年学生以报刊为武器进行了坚决地抵制,并成立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先驱》特地把第4 号刊载为“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号”进行声援,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基督教在西方殖民侵略过程中的先锋作用,揭露基督教“资本家的赞美者”本质,指出“反对资本主义必须反对拥护资本主义欺骗一般平民的现代基督教及基督教会”[12]。《中国青年》也注重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造社会的基础上改造思想,号召广大青年“到民间”去,通过当时影响广泛的平民教育、农村运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思考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认识到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投身群众运动、社会革命的洪流中承担历史使命,实现个人价值。
(三)宣传劳动运动和劳动运动知识,塑造青年学生道德品格
对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发展中作用的正确理解使马克思发现了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劳动在创造人类社会的同时也进一步创造了人本身,作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劳动的内涵发展和人的概念的不断丰富是一致的。剥削社会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一方面产生了劳动的异化,把劳动变成人的枷锁和桎梏,成为人不自由的原因;另一方面使人的本质内涵发生异化,不利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通过对劳动运动和劳动运动知识的宣传,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的劳动观,增强青年学生和劳动人民的深层联系,对青年学生自身的道德品格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对劳动运动的关注。党的早期革命工作主要在城市展开,因而早期青年学生报刊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劳动者和劳动运动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工人阶级及其工人运动的介绍。《先驱》经常刊载有关工人罢工的消息,并号召青年学生关注罢工,援助罢工。在第8号上刊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请求全国各界和各团体援助上海浦东纺织厂工人书》,把罢工从经济斗争提升到政治革命的高度进行认识和总结,引导青年学生把工人罢工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价值认同并进行斗争上的声援。正是对于劳动运动的有力宣传,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社会运动总是工人罢工和学生罢课同向同行,影响巨大。其次,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报刊也注意普及劳动运动知识,通过理论阐述劳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中国劳动运动发展的阶段和革命意义。《先驱》在第7 号“五一纪念号”上刊发蔡和森的文章《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指出劳动运动的目的是“一切生产手段收归社会公有”,中国劳动运动的基本方针是“早日在中国实行社会革命以促成世界革命,用国际共产主义的资本开发中国的实业”[13]。通过对劳动运动知识的宣传,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在认同劳动、同情劳动群众、自觉投身到劳动运动之中完成对自身的改造。当时的青年学生报刊还专门开辟“新书出版”专栏向广大学生推介劳动运动主题的相关书籍,对劳动知识的普及,劳动学习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剥削阶级劳动观进行了批判,塑造青年学生道德品格的同时也调动了青年学生参加社会革命的积极性。
四、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当代启示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宣传工作正值新旧民主革命的历史转折期,在传播新思想、拓展新渠道,培养新青年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成就,是党的百年建设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报刊,具有针对性强、知识视野广、时代性新的特征,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传播方式提供了借鉴。
(一)优化传播方式,采取符合教育对象认知特点的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阶级社会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但在国家规范的教育体系中渗透着鲜明的思想政治导向,教育目标大都通过理论说教来完成。旧社会受教育权基本上由统治阶级所垄断,劳动群众在统治阶级那里自然没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无论是封建特权阶级鼓吹的“礼不下庶人”,还是资产阶级教育家对劳动人民“愚、穷、弱、私”的分析,都是对教育权和人民大众相分离状态的默认和肯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奋斗目标,挖掘人民群众的革命潜力,旧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自然无法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非常注重通过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传播方式上,注重大众化的语言,因为青年学生报刊的受众群主要指向青年学生,因此在语言上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国青年》在《发刊辞》中指出,刊物要发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思考自身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必须做到理论可以为群众所掌握,因此“要引导一般青年到切实的路上。要介绍一些切实可供研究的参考材料”[14]。这里所提到的“切实”和旧式空洞的说教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教育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有效推广。在白话文成为国人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后,也成为了报刊文学形式的主流。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和受教育者多样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对这一矛盾的有效解决需要依赖对社会生活实际与受教育者的需求状态进行有效地研究,在受教育者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爱好与社会发展状况间的有效衔接中找到平衡。针对青年学生的接受特点积极探索理论教育的灌输方式,实现从“漫灌”到“滴灌”的改变,“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结合。
(二)拓展传播渠道,融合新媒体资源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壮大,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社会生产落后、物质生活匮乏的旧社会,报刊、广播成为广大青年学生除课堂外重要的知识接受渠道,因而新兴社会阶层都非常重视这一渠道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戊戌维新运动开始,资产阶级便通过《时务报》《新民丛报》等报刊进行宣传。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各类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都纷纷创办自己的报刊,中国共产党也强调通过报刊这一大众化的传播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渠道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原因。今天,随着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个体的需求满足形式更加多样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化走向微观化。信息传递载体日益增多,受教育者更易于接受快餐式的精神消费模式。以自媒体为传播主渠道的网络时代全面到来,网络从人们消费的重要模式转变为生活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探索拓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代命题,有学者提出应该打造“知识网红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优质内容+独特人格魅力的知识传播模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15]。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的有效拓展,需要我们研究渠道载体自身的特征,寻求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方式。
(三)锤炼传播内容,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政治性是其鲜明特征。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关注社会现实的统一。《新青年》《先驱》《中国青年》等报刊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通过理论的宣传引导学生进行改造社会现实的革命运动,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体现理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改造思想和变革社会的统一。任何社会,理论的魅力和生命力都体现在被现实世界所需要,但相对独立的理论系统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融合需要理论工作者对传播内容有效锤炼才能得以彰显。日益走进国际舞台中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障社会主义本质。习近平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者”[16]。“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在面对大量外来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冲击的时代环境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不断锤炼,既满足时代多样化需求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涵盖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历史任务拉开大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对党的百年奋斗经验进行总结和继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学史明理,从党的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中汲取能量,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教育进程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