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段武术推广研究策略

2021-01-08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体育风尚 2021年5期
关键词:年段武术体育教师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中承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教育部关注小学生身体素质,颁布武术教育相关政策,总体上看,我国部分小学对武术教育关注度不高。在2010年我国体育总局及教育部联合颁发《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两者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级教育单位认识到武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推广武术,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进程。对此,本文探究小学低年段武术推广策略。

一、小学低龄段武术教育的意义

中国武术经久不衰的原因便是武术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作为中国屹立东方的瑰宝,经过数千年发展,已经具有对抗、娱乐、健身等多项功能,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小学教育处于初级教育阶段,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较为片面,但此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小学低年段推广武术,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务院最新颁布的政策中提到,武术列入高考。这项政策也展现出国家对武术的重视,武术也为学生开辟另外一条进入大学的路径。

武术作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学习武术也为农村子女上大学提供通道,有利于改变农村学子上大学难的问题。我国部分学校引入武术课程,数据调查显示,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较高,武术进入校园受到学生的热爱。武术运动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的品质,拾起国人习武精神,让中华武术在祖国大地绽放光彩。武术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低年段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武术包括武术操及武术套路、太极等多种形式,主旨在于传承及发扬中国文化。现阶段,独生子女众多,家庭成员对独生子女较为溺爱,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等在不断发生变化。武术进入校园,能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此,小学低年段推广武术意义重大。

二、小学低年段推广武术的阻碍性问题

(一)学校领导不重视

我国各级学校均在推广武术,但部分地区武术课程开展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小学低年段,此类学校领导将目光放在课程教育上,认为小学低年段学生应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体育运动教育关注度不高,无法对武术课程教育引起重视。调查发现,23%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武术不能进入校园,也有部分领导认为部分武术可以进入校园,主要是学校领导担心学生热爱武术,忽视学习,甚至发生打架斗殴等引发安全性问题,也要部分小学校领导关注经费,因此,武术在小学低年段开展依旧面对众多困境。

(二)缺失武术指导教师

我国小学段体育教师一般是自体校毕业,部分体校并未设立武术项目,武术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凸显。对我国部分县区进行调查,某县区体育教师为164 名,武术专业教师2 名,尤其是乡村地区,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次数少,缺乏专业武术教师,是武术在小学低年段推广的又一阻碍性因素。加之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容易被其他教师占用,导致我国体育课程开展整体质量不高,体育教师无心学习武术技巧,教师素质无法有效提升,此类因素均对武术课程顺利开展产生阻碍。

(三)武术推广方式单一化

现阶段,我国部分小学低年段武术教育课程形式单一,各个学校对武术教育的关注度不高,并未鼓励体育教师在课程中教授武术,调查研究显示,只有少数学校组织小学武术活动,占据县区小学总体的2%,少数学校在课间操组织武术活动,占据县区总体小学数量的10%,其他学校均以常规体操为主,在体育课程中教授球类项目或者田径项目等。针对教授武术的小学,此类小学均未参与过市级以上武术表演活动,学校往往在校内组织武术表演,武术无法在小学共同活动中得到宣传及推广,相比其他体育运动形式,武术活动形式单一,小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也逐渐消退。

三、小学低年段武术推广策略

(一)引起领导干部重视

经过调查会发现我国小学低年段武术文化还需进一步推广,让小学体育教师及管理人员认识到校园武术的价值。教育部门领导也要真正了解武术传承的使命及价值,更好的将校园武术传承。中华武术作为经过千年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其他武术体系不同,傲立于世界武术文化之巅,因此,针对我国武术传承面临的阻碍,自小学阶段传承武术义不容辞。我国部分地区小学组织过校园集体太极拳表演,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小学应当持续性营造武术进入校园的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武术进入校园并非是口头说说,而是在行动中让学生传承武术,尤其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此类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通过武术能锻炼身体,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不屈的意志,这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均具有重大影响。教育部门需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通过广播及电视、新媒体等传播校园武术相关知识,使家长成为校园武术的支持者,为小学低年段校园武术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小学低年段武术学习的关键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同样也是学习武术的关键阶段,小学低年段符合武术运动生理学,小学武术与中学及大学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通过不同形式教授武术。比如,教师思考武术与趣味游戏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小学低年段学生骨骼未发育完全,肌肉骨骼系统在不断发展中,通过负荷训练有利于改善小学生呼吸功能,加速身体成长发育。小学低年段教授武术应当关注全身协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成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保持身体柔韧性及协调性。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配合柔韧性训练,比如,让学生模仿小动物,增强武术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观能动性,小学阶段是学生神经系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性时期,该阶段学生心血管系统未发育成熟,对无氧运动的耐力较差,因此,在武术训练过程中强度不宜过大,小学低年段作为培养武术基础的关键性时期,学习基本武术套路不会对学生骨骼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渗透一些经典故事,也能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及品质。武术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应当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魅力,通过技法讲解及示范结合,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武术技法。

(三)丰富武术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低年段学生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此时的学生热爱游戏、热爱活动,小学教育应当增加体育课程节数,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基础武术的课程,体育课程增加的同时也在增加武术课程量,体育教师在初期教授武术时应当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小学生中男生对武术较为热爱,男生自小便有英雄气概,女孩子往往也不甘示弱,相互竞争、相互对比能激发学生对武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达到自卫的效果。对此,体育教师可适当播放一些武打明星武术宣传片,通过武术赛事激发学生对武术的浓郁兴趣。比如,教师指导“五步拳”过程中,教师通过课件播放武术基本功,展现生机勃勃的青少年形象,提升青少年对武术的热情。为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教师下载“男儿当自强”音乐,配合音乐展开武术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热爱武侠电视剧或者动画片,心中藏着武侠梦,教师可利用音乐及语言引导,在音乐背景下,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不想成为武林高手,想不想保家卫国,想不想匡扶正义。”在教师激昂语言的带动下,学生会专心投入武术学习,教师适当组织学生分组,在学习后组织学生小组表演,也可为学生报名参赛,让小学生武术在地区及国内大范围推广。

(四)建设高质量的武术教师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关注武术教师培养,要求体育师范类学校设置武术专业,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武术教师。地区也可聘任当地有名的武术家进入学校莅临指导,让地区体育教师学习武术内容,比如,我国周口市心意六合拳武术文化中心具有多名武术专家,小学体育教师可进入中心学习,组织体育骨干参与,通过持续性的培训学习、纳新活动,更新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地区可建设武术活动社团,各个小学的体育教师参与到社团中,在课后或者闲暇时光进入社团共同学习,并探究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法,改变既有武术教学模式,增强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武术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整体运动水平。

四、结语

小学低年段武术推广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关注投入力度,在推广前期对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观察教师及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为院校武术顺利推广奠定基础。针对学校武术教师不足的情况,小学应当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满足指导武术的要求。武术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武术教学模式,使小学低年段学生热爱武术课程,成为我国武术文化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年段武术体育教师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