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路径研究
——以高职公共体育选项课为例
2021-04-30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目前传统形式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方式单一、开课次数较少间隔时间长容易遗忘,教育资源稀缺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等[1],随着当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己经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指出教育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推动更好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为推进落实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教育部于2012年编制并通过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教育理念创新作为先导、以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及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创新作为核心[3];在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学发展进入加速期,线上教学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在时间和地点上的局限性,其独有的全员互动参与性以及广泛传播属性迅速融入人们生活中,将互联网作为媒介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工作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新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也积极地运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但经过一段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后,教师较难准确把握学生真实学习情况,课程完成率较低,缺乏有效师生互动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4]。实践证明单方面依靠线上或线下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如何将线上教学的优势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推动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形成“1+1>2”的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一、相关概念界定
“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 Fox)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2013年),由“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发展演化而来,“SPOC”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MOOC”教学辍课率高、完成率低等缺点,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更有针对性的创建和调整课程内容、教学进度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具有限制性、小众化和集约化等特点[5]。
混合式教学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形式,既具备当前较流行的线上教学资源获取的便利性、渠道的多样性等特点,同时涵盖线下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两种教学方式融合成的混合式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自建课程“高职公共体育网球选项课”
超星泛雅教学平台拥有大量的课程资源,但并非能够完全适应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标准与教学进度。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创建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线上课程,适当选用平台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
(一)课程性质
“公共体育网球选项课”属于我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必修选项之一,是公共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包括:网球运动概述、网球的竞赛规则、网球击球技术和网球基本战术等。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网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网球专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以及体育鉴赏能力,丰富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提升职业专门性身体能力、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超星课程平台的功能及作用
“学习通”“泛雅教学平台”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学生可通过手机APP 或登陆网址查阅超星公司在平台中提供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和原创等资源。教师同时可通过PC 端“泛雅教学平台”或“学习通”APP 对课程进行创建编辑,利用平台中提供的“活动”“章节”“通知”“讨论”“作业”等多种功能模块来实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补充,构成一个相互协同的一体化开放式动态体系。
(三)高职体育选项课程SPOC 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路径的构建
由于体育学科的实践操作性强,教学内容虽以技术为主导但每项技术背后均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支撑,因而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体育项目特点,不能照搬照套现有研究成果。高职体育SPOC 混合教学模式构建首先应契合课程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体育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简单来说主要分为三个模块:针对性课程资源的创建、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与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评价。
SPOC 教学资源的创建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实践需求。一方面在分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时主要从五个维度出发,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另一方面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考虑到高校体育课程一般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理论内容主要包涵运动项目的发展史、运动技术的力学原理、运动项目的裁判法等纯理论知识;实践内容以运动技能为主,涉及肢体动作轨迹及形态。教学资源是开展混合教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视频和课件等,其中以简洁的文字和视频为主,关键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及内容,例如某些高难运动技术在课堂中难以示范,为突出技术的重难点,需要通过视频动画或高水平运动员的竞赛视频来给学生建立直观准确的动作表象;为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战术知识要点教学时需配有相应的站位以及换位的动画,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同时能够为课堂省掉大量的讲解时间。在视频资源的选取和创建上可将某一复杂模块内容分割成多个知识点,每个点配上5~8 分钟短而精的小视频,这样更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发放资源—自主学习—互动反馈—实践强化—合作反思—回顾提升这样层层递进的过程塑造并强化有效行为目标。学习通平台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线上教学活动功能:在上课前教师可预先发布学习任务通知,通知的内容形式多样:文字、音频、图片或视频均可,学生在接收到教师发布的通知后登陆平台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同时将学习中的疑问及时反馈并与教师在线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等。课堂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针对重难点与共性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答疑,对学生课前知识的学习进行深化与补充,而后通过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强化,引导学生在课上组建学习小组或搭档合作进行讨论反思,课后教师根据学习进度布置作业。例如设置录制教学与训练视频等方式来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平台的“讨论区”内交流问题与分享心得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内化提升(见图1)。
体育课混合式教学评价主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原则:线上测试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还应根据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进度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调整评价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体育课程的评价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以教师评价为主体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教学评价主要参考在线自主学习、线下教学情况、课外作业反馈和期中期末考评四个维度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情况均纳入考评范围内,其中任课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课前与课后的学习进度,留意学生在线下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各项动作技能的完成度、表现力等,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教师掌握教学平台操作能力、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还必然将付出大量的课外时间与精力。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
三、结语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对促进高校教育公平、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课借助学习通等高效教学软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优势线上学习平台,使学生学习摆脱时空的局限,拓展学生学习、练习的空间,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调动其有效利用课外学习时间,一定程度上既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论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