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工业区沿街景观更新实践研究
——以上海闵行开发区文井路一条街整体环境提升工程为例
2021-01-08陈元清韩贵红
陈元清,韩贵红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438)
1 引言
著名景观学者汤普森曾提出过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他将工业区看作一个生命有机体,区域会遵循一定规律进行有次序和层级的变化,经历从年轻到成熟,最终迈向衰老的生命过程[1]。城市中的历史工业区,在全盛时期为城市发展提供巨大助力,但现今已不再年轻,且同时面临空间品质低下,功能与需求冲突,以及环境污染影响等诸多问题[2]。问题的不断累积,若得不到切实解决,将严重阻碍区域发展,久而久之,曾为城市创造辉煌的历史工业区,将成为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庆幸的是,城市中多数历史工业区不会坐以待毙,它们积极寻求产业结构的升级,区域定位的调整,以及发展策略的变更。通过这些方式,重新激发历史工业区所隐含的生命力,使工业区“返老还童”,继续为未来城市发展注入原动力。在城市更新盛行的大背景下,从环境景观的视角而言,一个区域的街道空间环境能够决定其区域空间品质与形象的优劣。这对城市历史工业区同样适用,通过沿街景观的更新设计,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能够大幅改善工业区的环境形象,从而吸引更多高新产业入驻,聚集高质量新兴人才[3]。这些积极的连带效应将彻底让衰败的城市历史工业区得以振兴,迈向下一个发展盛期。
本文的研究案例,即上海闵行开发区文井路沿街景观的更新实践,正是城市历史工业区更新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探索途径。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经验。
2 场地分析
2.1 场地简介
案例所在地文井路位于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闵行开发区),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国家级工业开发区,发展历经30余年,形成以机电产业为主,医药医疗产业和轻工产业为辅的三大产业[4]。随着传统产业发展的落寞,园区希望向智能制造等科创产业领域转型以再求振兴。
文井路作为闵行开发区的重要街道,其老旧且低品质的沿街公共空间严重阻碍了区域的革新。案例主要针对文井路(江川路至南谷路段)进行沿街景观更新实践,场地南北总长约355 m,东西总长约50 m,场地总面积约为17750 m2,室外场地总面积约为12470 m2。场地范围内建有建筑6栋,主要提供办公服务功能(图1)。
图1 原始平面
2.2 场地问题
通过对场地的实地勘察,发现诸多问题。首先,场地主要功能用于停车,开阔的沿街空间只为车辆提供便利,人的行为活动空间受限;其次,场地中绿植稀少且缺乏养护,空间缺少生机,杂乱无层次;最后,场地中大面积的硬地空间单调无特色,缺乏观赏价值,对来往人员不具备吸引力(图2)。
图2 场地现状
2.3 更新诉求
通过同管理者的多次沟通,知悉园区方面希望通过沿街景观更新,打造具有区域引领作用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一方面,营造现代感和科技性,吸引年轻人才聚集以重塑场地活力;另一方面,在革新的同时也对场地工业发展历史进行追溯和致敬,不忘初心。
在同场地使用者的沟通中,了解到使用者对于场地停车功能的切实需求;此外希望场地增加绿化、增设休憩设施和遮阳设施的诉求比例极高;大部分使用者认为场地中的服务性设施缺乏导览标识指引,为办理事务带来不便。
3 更新策略
通过前期对于现场的实地勘察,以及和多方人员的走访沟通,汇总分析得出了以交通重组为基础,结合空间、视觉、生态3个维度的文井路沿街景观更新策略。
3.1 交通重组策略——“人>车”
要提升场地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首先需重视场地交通问题。场地现状主要满足停车需求,忽视了人在场地中的行为活动,限制了场地环境品质的提升潜力,急待改善。故提出在适度保留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交通流线重规划、停车位重布局和增设场地出入口等措施,互换人、车需求的主次地位,以满足人的使用为场地交通重组前提,即“人>车”。
3.2 空间营造策略——“斑块连通”
场地空间现状整体呈现为一览无余,无变化且无层次。故借用生态学理念,提出在场地多处增设景观核心节点,即“斑块”。通过丰富景观节点的多样性,为往来人员提供聚集、停留的交往空间,以“斑块”汇集人气与活力。同时通过景观游径的设置,实现场地公共空间的全域可达性,即“斑块连通”。
3.3 视觉增色策略——“时空交汇”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无意义的空间难以令人产生共鸣,故提出需为场地空间赋予情感意象与精神象征。场地的历史产业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碰撞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共情特征。用艺术美学的专业手段进行融合、通过硬质景观的材质、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设计塑造,传达场地工业历史记忆和精神,同时展现未来园区高科技发展特色,即“时空交汇”。
3.4 生态发展策略——“因地制宜”
场地的生态性主要依靠场地绿植体现。一方面,修整场地原有绿植,大部分给予保留,之后再配合补种适应当地气候的本土植物营造四季皆宜的生态景观;另一方面,场地新增“斑块“节点辅助生态技术建设,营造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环境,即“因地制宜”。
4 具体实施
4.1 交通重组实施
鉴于场地东侧为主要沿街公共空间,西侧小道则利用率低,故提出“东车西移”的场地停车重布局措施,为人的聚集和活动提供更多的优质场地,通过平行停车、垂直停车和侧方停车的组合排布,尽可能缩减占用空间的同时实现了车位数量的最大化,基本持平原有停车位数目。
因西侧小道宽度仅允许单车单行,且场地南北向距离较远,为保证车辆出入的便利性,实行了“多口出入、单向分段环通”的车行流线重规划方针。分段环通的通行方式实现了区域性的人车分流,提高公共空间连通性的基础上也能够实现园区管理中心交通的独立管理(图3)。
4.2 空间营造实施
场地的空间营造以“斑块连通”策略为基础,分两步进行,即空间生动性——景观活化和空间丰富性——景观复合(图4)。
图3 交通设计分析
图4 设计总平面图
空间生动性——景观活化,即通过蜿蜒流线作为场地设计语言,对场地东侧沿街主要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提升,建立异形“斑块”绿岛,再将道路流线与连绵起伏的分布式绿岛景观节点“串珠成线”,构建分布式交往空间的景观连通性,创造趣味性十足的空间感受,营造具有现代科技场地特征的景观肌理(图5)。
图5 景观空间分析(一)
空间丰富性——景观复合,即在景观节点的硬质构筑上大量运用不规则流体元素设计,通过竖向起伏的构造能够建立视觉遮挡,创造多维的空间层次,增加往来人员的空间探寻频率和丰度,激发场地活力。景观节点设置不同的空间尺度,通过与硬景同软景的结合,改变空间开敞与围合的程度,依据不同往来群体的活动属性提供多样化的选择[5](图6)。
图6 景观空间分析(二)
4.3 视觉增色实施
设计通过运用两类风格倾向不同的材质交融共同构建场地环境语言。使用相对颜色深沉和厚重的材质,即耐候钢板和花岗岩来表现园区工业时代的历史积淀感,工业风格景观已然成为一种新兴风尚被现代审美高度认可,也为中产阶级提供了怀旧情怀与精神慰藉。使用颜色淡雅且轻盈的材质,即不锈钢和木材来表现具现代气息的时尚科技风格,吸引以快生活为主流的青年群体(图7)。
图7 区域视觉效果
场地南侧原有的集中式绿地更新设计为活动广场,面貌焕然一新。作为场地更新的端头,起始即高潮,用月牙形台阶与生态绿坡相结合作空间围和,搭配季相丰富的景观绿植,以及造型独特的艺术遮阴雕塑,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交流的氛围。阶梯的置入使场地产生较大高差变化,将公共空间环绕围合,相互联系,更有利于吸引人群在此停留互动,置身城市街景。同时旱喷和景观雕塑等互动装置也更好地营造了令人深刻的场地意象(图8)。
图8 南端广场效果
通过导览标识和雕塑小品设计,创造视觉兴奋点和园区意象特征。导览标识力求高辨识度设计,在功能引导性增强的同时也潜在获得了场地设施服务对象人群的潜意识认可。采用与景观构筑材质契合的耐候钢板以求和谐统一,流动的形式延续了场地的曲线节奏律动,镂空的文字映射于地面产生出有趣的光影效果(图9)。场地中的雕塑作品“升”,由高低错落的三个单体组成,使用花岗岩塑造流动扭转的形体,既优雅又富有力量感。镶嵌耐候钢板作为点缀增添灵动,侧边用不锈钢金属浮雕形式勾勒出园区主题名称。同时具备功能引导性与场地精神得象征性(图10)。
图9 导览标识
图10 雕塑作品“升”
4.4 生态发展实施
在场地保留或微移场地原有长势较好的乔木,对影响通行的植物进行肃清和整理,再与新种植乔木、灌木、地被进行搭配和重组设计,注重绿植的疏密关系,尽可能呈现简洁清爽,营造四季皆宜的场地绿植景观,提升环境生态与审美价值。
绿植多选用本地常见植物,以确保其生态适宜性,形态上多挺拔、饱满,符合场地整体气质。主要选用樱花和红枫两种落叶乔木作为特色景观乔木,选用桂花、女贞等常绿乔木用于景观节点的遮阴与围合休憩空间。另外,通过运用海绵城市技术在“斑块”绿岛中设立雨水花园,进一步提高园区景观的生态效益。
5 结论
本文通过上海闵行开发区文井路一条街整体环境提升工程,探讨了对城市历史工业区公共空间的景观更新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人与车的“空间争夺战”正在城市各处持续不断地上演,这不仅限于历史工业区,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与停车需求的有效权衡是优化提升场地公共空间品质的关键。其次,对于场地时空从过去到未来的追溯与追寻,是城市历史工业区重构场地意象、弘扬场地精神的制胜因素。另外,空间流线组织、空间层次优化,生态理念融合等常规景观设计手段都已普遍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践中得以运用,但它们仍是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核心和基石,不容小觑。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该领域的实践和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