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2021-01-07罗小珍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组长组员学案

罗小珍

当前,留守学生在农村学校中比例很大,而且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针对这种不容乐观的情况,如果还是一味的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改变现状,2015年10月,我校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几年的参与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巧妙搭建学习小组

以4名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他们的性别、兴趣爱好,尽量使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相当,“组内合作互助,组间相互竞争”,按4名学生数学成绩①好、②中、③偏差、④差,尽量达到组员互补,并且规定①与④,②与③并排以长方形围座,每小组的①②号为本小组的学习小组长和副组长,按照班级具体的人数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在集体商议之后起一个满意并且具有激励意义的小组名,并附上一句激励语。例如:“恩勤组”的激励语是“生活需要感恩的心来创造”;“特勤组”的激励语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

小组长是各小组的“领头羊”,除了成绩要在小组成员里相对突出之外,还要具备足够的胆量、喜欢帮助别人、有责任心、乐于接受组员的意见和建议、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选出各小组长后,要通过“岗前培训”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熟悉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1)利用每天自习课的15~20分钟组织各个组员先学懂数学课本中的相关内容,组员学不懂的问题可以求助于组长,如果组长也有不懂的地方,可向其他组的组长或者数学教师求助;然后利用课后时间完成导学案,第二天小组交叉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小组长对检查的小组进行评分,并将分数公布在教室黑板的“预习”栏中。(2)小组长要有一定的讲解水平和讲解技巧,在交流环节能用洪亮声音说明题中的解题思想。在知识辅导环节能达到①号辅导好②号后,①帮扶④,②帮扶③,形成一帮一形式。

小组成员会不会合作交流,关系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能否顺利进行,学生不合作的原因主要是乡村学生胆量普遍较小,自信心不足,所以,教师在施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前要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都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走上讲台展示出解答结果,并用洪亮的声音把解答思路讲解出来,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成功的、可持续的。

二、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把问题全部抛给学生,自己做“甩手掌柜”。要想全面、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应按照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小组组员的基础设计三个等次的题型,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就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思考,达到组员之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能让不同层次的组员都有机会上讲台展示合作学习结果,避免了一节课只培养优生,对暂时比较落后的学生不管不顾的现象,从而让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预习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并思考问题,试着解决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学生认真、仔细、深度预习和自主学习,认真完成学案,小组合作教学的课堂才能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严抓导学案的认真完成情况。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各个学习小组,课堂上按照教师的教学流程先进行交流、探究,解决基本问题,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各个学习小组的组员,竞争上台分享组中交流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选取相对应基础的组员上台展示并讲解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就杜绝了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抄答案的不良习惯,教师针对组员上台展示的交流成果及时点拨,从而让全体学生都掌握知识。

由于各个组员的学习基础不同,交流出来的学习结果也会不同。教师按照组员回答的结果给予评定分数,并把交流的得分情况写在黑板的交流栏中。及时对学生的进步做出鼓励,毋容置疑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好处。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教学只停留于表面现象,数学教师可用提前准备好的小测题,利用下课前8分钟左右,对全体组员进行一个小测,检测内容为本节课学过的基础题型,充分感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保证下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笔者通过几年的农村中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发现,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数学教学的班级,在学习上,组与组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各组员彬彬有礼,学习信心十足,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强。上台展示的学生声音洪亮,语言组织能力强,再加上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动作,颇有“小老师”的风范。几年下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好评。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教师教育中的集体即兴创作”(项目批准号: GD18HJY02)、广东省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立项“教师教育‘U-G-S’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突破”(课题号:2019WTSCX110)、2019年怀集县教育科研中心-肇慶学院横向课题“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和学业成就学校教育支持体系研究”(合同编号:KJ-20191225-334)、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教育一般项目立项“‘U-G-S’合作下,山区初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行动研究”(课题号:2020YQJK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小组长组员学案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分餐小组长
乡愁导学案
小组落幕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