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忌押题,全面备考

2021-01-07沈友林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强者弱者作文题

沈友林

近六年的高考材料作文,主要有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2015年高考全国卷兴起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两套全国卷考的都是这种题型,于是在2016年的作文备考中,大家都训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不顾新材料作文,而结果呢,2016年高考三套全国卷有两套考的是新材料作文,考生人数最多的九个文化大省考的也是新材料作文,这让众多的考生一时傻了眼,张皇失措。2016—2019年,三套全国卷至少有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大家在复习备考时都还能兼顾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当然是以后者为主),深圳市一模二模的考试也都是兼顾两种题型的,一模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二模就考新材料作文。但是,2020年的高考,五套全国卷考的全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于是,在2021届的复习备考中,很多学校都认为2021年不会考新材料作文了,就把所有的训练都押在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上,一次都没训练新材料作文,深圳市一模二模的考试也都是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而其结果呢,2021年的高考,四套全国卷有三套题考的是新材料作文,也让众多的考生严重失分。全国卷的命题者反猜题押题的力度太大了,让备考者防不胜防!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考的是新材料作文,其材料是有关体育或“体育之效”方面的,不少学校平时训练过材料是体育方面的作文题,就认为押中作文题了,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是欢欢喜喜一场空,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可以这么说,越是平时写过体育方面的作文题的考生,就越写不好这道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因为平时训练的作文题都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一般是就材料谈材料(就事论事),无需引申拓展,而新材料作文题则不能就材料谈材料,必须从材料入手而又要跳出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引申拓展,这也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试想一下,平时都是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考生,又怎么突然写得好新材料作文呢?从今年广东的高考作文来看,就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是文章通篇谈体育的功效或意义或价值或作用,不谈强弱之变(按照评分标准,只能得36~41分);二是文章虽然主要是谈强弱之变,但是仍旧是通篇談体育(按照评分标准,写得再好,得分也不能超过53分)。也就是说,凡是就材料谈材料、没有联系社会生活作引申拓展的作文,就达不到54分,成不了优秀之作。请看下面这篇广东的典型的失误标杆文及其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失误标杆作文】

体育之效,强身健体

广东一考生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句标语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它不仅出现在学校、公园,也出现在其他公共场所,它的使命便是提醒千万百姓,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毛泽东也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些无不体现着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当今社会普遍缺乏锻炼的现象。

体育之效,强其体魄。疫情期间,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钟南山爷爷多次呼吁全社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他自己便是坚持体育锻炼的典范,他从中学时代起便坚持锻炼,游泳、篮球等多样的运动项目广泛涉及。他曾在运动会上破了省纪录,差点儿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长期的体育锻炼让他拥有康健的身体,从而能在抗疫一线战斗,体育锻炼让他有了为人民挺身而出的本钱。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精气神儿十足地笑眯眯说道:“希望通过锻炼,能为人民工作下一个十年!”

体育之效,炼其精神。在竞技场上,你会学到全力拼搏那股永远不服输的体育精神,也会懂得尊重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风范;在团队合作中,你亦会切身感受到团队协作、互相配合的无穷力量,体育带给人一种永远超越自我的动力和豪情,为生活学习中的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我相信,你会爱上赛场上迎风挥汗的淋漓和自豪。

反观现在,孩子们宅在家里不出,家长们宅在工作里忙不休,整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体育锻炼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体素质也不禁走了下坡路。但正是这个时代中,我们更应该进行体育锻炼,修其体,养其性,让这个浮躁的社会更加平静些吧!

近日,政协委员姚明指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与此相呼应的是,“云南体育中考分值一百分”的消息爆红网络。我相信,云南体育中考改革只是一个开始,经历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人们必将更加重视体育锻炼以强身健体,类似这样的改革会成为时代的大势。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既然未知,那么一切便皆有可能,让我们对被遗忘许久的体育锻炼道个歉,履行我们的诺言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作文阅卷专家组给该文的意见和分数是这样的:考生围绕材料从“体育之效”展开辩证分析,并阐述了“强与弱的变化”,内容较为充实,基本符合题意;就表达项而言,采用横向展开方式,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基本上是就材料谈材料,没有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没有从“体育之效”引申拓展开来,立意层次不高,思想深度不够,给了44分。

很多考生因为受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定式思维的严重影响,所以在写新材料作文时,仍旧是就材料谈材料,不懂得提炼升华、引申拓展,没有写出作文的普遍意义,从而得分不高。

因此,作文备考切忌押题,而要全面备考!

所谓全面备考,即要全面指导、训练材料作文的两种类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不能偏废。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从2015年开始出现的材料作文,它的一般写法是:就事论事——就材料谈材料,无须提炼升华、引申拓展。如果引申拓展言其他,就常常会导致严重失分——不及格。而新材料作文是2015年以前常写的材料作文,它的一般写法是:提炼升华,由特殊性上升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材料入手,还要跳出材料,做适当的引申拓展,即说要从材料的“内容”入手,并根据材料的“含意”来立意行文——这是写作的重点。如果还是就材料谈材料,没有写出作文的普遍意义,就是写得再好,评分标准再低,也难以突破54分,一般都在45分以下。

近几年高考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般在材料和要求之间有引导语,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和任务,规定了文体)较多,大家对此类题型的备考也比较充分,考生写起来也比较顺手,而对新材料作文(一般在材料和要求之间没有引导语,就是有引导语,也没有设置具体的情境和任务,也没有规定文体,只是给考生以写作提示、降低审题难度而已)就有些忽视和陌生了。因此,笔者在此重点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写法。

按照“引——析——联——结”的结构模式展开行文,是新材料作文最完整最基本最稳妥的写法,务必熟练掌握。

1. 引: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引论,略写)

引述或概述材料不可面面俱到、太过详尽,而要简明扼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为提出中心论点铺垫服务,即引述材料和提出中心论点要准确有效地对接起来。引出的中心论点要简洁明确,体现文章的总观点,不可拖泥带水、旗帜不明。

2. 析:分析材料,论证中心论点。(本论,略写)

即通过分析上文引述的材料来论证中心论点。这是用作文题材料本身来证明中心论点。

3. 联:联系社会生活,论证中心论点。(本论,详写)

(1)这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要写得像猪肚一样充实饱满,至少要有两个论证层次,最佳三个论证层次。因此,首先要想好从哪些角度或层面去论证。

(2)跳出作文题材料,联系古今中外(尤其是“今”)的社会生活作适当的延伸拓展,以便充分、透彻地论证中心论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联系的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活一定是与材料非常相似或相反的现象或内容:联系相似的,是用来作类比论证或比喻论证,以突出材料所述的普遍性,告诉读者确实应该这样或不该这样;联系相反的,是用来作正反对比论证,以突出材料所述的正确或错误,告诉读者要不要像材料所述的那样去做。

4. 结: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结论,略写)

一般都要回扣材料,有时还要指出办法、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进行劝告等等。

在上述最完整的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又有几个变种:一是中心论点放在“析”之后提出;二是中心论点放在“结”处归纳出来;三是不写“析”这个环节,当材料比较简单、无须分析时。

请看下面这篇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考场佳作(得58分)。

强者需自律,弱者应自强

福建一考生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有关“体育之效”的论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强与弱这一组对立面,实际上并不是固化的,并非强则恒强,弱则恒弱,强与弱是能够进行转化的。唯有强者自律,弱者自强,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强者不自喜,即强者不能因为强而自傲,故步自封,而要做到自省、自律。弱者不自悲,即弱者不能因为弱而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要做到自励、自强。只有这样,强者才能恒强,不至于变弱,弱者才能变强,不至于恒弱。

由此我联想到个人人生的发展。如果强者自律,弱者自强,就能把积极的状态发挥到完美,把事业做大。生而为强,要时刻牢记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警醒自己不滥用其强。“不滥用”,首先表现为自律,战胜自我;更重要的是,需保持弱者的心态,像弱者那样自强不息。生而为弱,则更需顽强不屈,增益其所不能。身体弱,则以学识和专项技能来弥补不足;学历低,则苦心求学,进取不息。长此以往,则弱也会变而为强。曾在运动员生涯中创造无数辉煌的郎平,如今作为主教练的她又率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攀上世界的巅峰,正因为她作为强者能够不断地自省、自律,克己奉公,从而开创了新的人生征程,书写了新的人生传奇。海伦·凯勒自幼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自励、自强,以坚韧不拔之志、自强不息之魂同命运抗争,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自强的宣言和告白,她的一生也正是弱者变强的生动写照。因此,强者通过自律,弱者通过自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让自己的人生、事业更加辉煌。

从古至今,由人及国,强者不自律则变弱,弱者自励则变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昔日之中国,满清滥用其强,自诩天朝上国,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盲目排外而变弱;而近代之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国家积贫积弱的困局,从迷惘的黑暗中觉醒过来,不再麻木或自悲,他们自励自强,勇敢地为祖国奉献青春与力量,风雨飘摇的中国才得以一步一步走过苦难,走向今天的繁荣昌盛。可见,不自律和自强也能让一个国家变弱或变强。

读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上有关“体育之效”的论述,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强弱之变”的道理。它像指路明灯,引导我们和国家今后在前行的路上强时不自喜而自律,弱时不自悲而自强,从而迈向更加美好的前程!

【解析】

第一段是“引”:引述材料的部分内容,并自然迅速地提出中心论点“唯有强者自律,弱者自强,才能做更好的自己”。第二段是“析”:简要分析上文引述的材料来论证中心论点。第三、四段是“联”:联系社会生活,从个人的发展变化和国家的发展变化两个层面来详细地论证中心论点。第五段是“结”:总结全文,回扣材料,重申中心论点,展望未来。全文从材料入手,再跳出材料,最后回扣材料,详略得当,思路清晰,层层推进,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堪称新材料作文之典范。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备考切忌押题,只有全面备考,平時训练有素,才能在高考中所向披靡,稳操胜券。

猜你喜欢

强者弱者作文题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弱者
漫画
强者的品质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强者的品质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改革中我不要忘记“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