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组合式养老:我国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2021-01-07文|

经济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抱团养老机构

□ 文| 周 萍

目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新兴组合式养老模式,还没有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充分关注。引导、扶持新型组合式养老模式,对丰富养老产品类型、提高老年生活品质有着现实和重大的社会意义。

我国目前养老模式的基本现状

1.传统养老方式面临资金与人才压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为公益性组织,或由政府主办,或公办民营,整体经济效益很低。而养老机构前期的投资较大,成本回收时间长,建成后如果不能很快达到较高入住率,投资人和经营者都将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少部分养老机构甚至出现举债经营,不堪重负,最终选择转让或关停。另一方面,养老产业普遍的低收益很难吸引社会资本,也很难吸引社会人才进入养老行业。养老机构一般都缺乏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年龄结构普遍较大。沿海地区养老机构大量招聘中西部地区中老年打工人员补充到护理人员队伍。地区、城乡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也给护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挑战。

2.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机构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往往缺乏走出家门生活的意识和热情,长时间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与邻居之间交流也越来越少,这不利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而日间照料也只能基本满足以社区为活动半径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尤其经济基础较好的活力老人追求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缺少社交活动也将会让老年人逐步落后于社会发展,脱离社会,无法享受到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3.新兴组合式养老模式悄然兴起。目前,我国各地区的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供给不足,已经难以适应老年人的多层次养老需求的发展,难以为老年人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提供充分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组合式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青睐。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可以抱团到一起;不同专业背景老年人也可以因为各有特长,相互学习抱团到一起;陌生的人可以成为新朋友抱团到一起;老朋友也可以因为志同道合、感情深厚抱团到一起。

我国组合式养老的发展策略

政府对组合式养老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

组合式养老作为一种悄然兴起的新兴养老模式,适应了部分老年人追求高品质老年生活的需求,对传统养老模式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政府部门早期的关注和必要的政策引导对组合式养老大发展和规范将起到主要作用。相对于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需要占用政府和社会包括土地、物业等资源,组合式养老是对社会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组合式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养老服务产品选择,促进社会和谐和高质量发展。如同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扶持一样,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对组合式养老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新兴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新矛盾和新问题,也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进行积极干预、规范,让新兴事物朝着正确、积极、好的方向发展。

社会对组合式养老给予鼓励

社会力量在新兴组合式养老发展中可以发挥很好的渠道和平台作用,并能够引导新兴组合式养老社会氛围和思维创新。各类社团集聚了大量老年人,其中大部分为活力老人,他们通常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专长,也经常组织一些社团活动,相互熟悉,沟通交流没有障碍,关系长期稳定,具备抱团组合式养老的基础。各类行业协会也集聚了某个行业的大量从业者,协会的活动往往得到协会成员的积极响应。长期工作上的交流为抱团组合式养老提供了必要的相互信任的基础。民政、街道乃至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各种平台以及组织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力量促进抱团组合式养老的公益平台。此外政府媒体、社交平台,以及个人客户端App等为抱团组合式越来提供了更多现实可能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老年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将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矛盾。在发展传统养老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宣传,以及各类媒体的平台支持,新兴组合式养老将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积极有益的重要补充。通过老年人的抱团养老,既提高了老年人生活品质,又减轻社会养老资源不足的压力,还可以将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兴组合式养老模式值得政府大力支持和全社会大力提倡。

猜你喜欢

抱团养老机构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天冷了,抱团取暖吧”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