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探讨

2021-01-07王成刚

经济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科室

□ 文| 王成刚

系统化与科学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医院内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有力发挥医院绩效考核的应有作用,医院管理层应切实转变对于绩效考核的传统认知,积极寻找当下医院绩效考核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索出一套顺应医院未来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力推动我国医院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要意义

针对于医院来说,绩效管理是各个部门管理者和职工就在医院工作时的工作目标,如何达成共识、达成目标的一个过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引导医院各个部门的员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行为,发挥更好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且全面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每个医院的管理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要性,科学合理有效的建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对医院这样的特殊机构来说,在员工的配置和基本的薪资调整方面,更需要完善的体系来进行合理分配。针对医院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可以牢固树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合理分配资源和薪资,切实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医院现有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众所周知,绩效考核是医院内部绩效管理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而合理的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有力推动绩效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部分医院在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管理层的态度与医院的具体保障工作,在设计考核标准时,常常偏重于收治病人数、处方数与占用床日数等创收和经营指标的实现情况,对于医疗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服务主体满意度等指标的设计较少,这不但会造成过度医疗情况的出现,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导致公共医疗资源被严重浪费。此外,在绩效考核方面,医院通常是对各部门和科室进行单独考核评价,致使各部门与科室仅仅关注自身的考核标准,严重弱化了医院内部各科室与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给临床医务人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绩效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导致了考核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以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为导向,容易产生舞弊和考核结果失真等问题,使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被严重弱化。

形式主义大于绩效体系

对于医院而言,救死扶伤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挑战。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医院的全面运转,还能提高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从医院的自身情况来看,我国医院在绩效管理体系和医院监督管理方面依旧存在较多的冲突。而且,对于绩效制度的实施,不同的医院出于不同的发展定位会有不同的标准。所以,从绩效指标的建立,到绩效的整体考核,都存在形式主义大于绩效体系的现象。这就导致在医院中,很多科室部门刻意追求绩效和奖金,在工作中去走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有的工作人员会刻意的宣传医院的医疗技术体系或者是医务人员在诊疗的过程中,出现了流程复杂化、诊疗形式化等问题。给患者正常就医就诊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让患者承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医院绩效考核的目标和作用发生偏离。所以,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和管理监督体系,解决形式主义大于绩效体系的突出问题,是目前多数医院在绩效管理体系上面临的主要矛盾。

缺乏合理化绩效交流与反馈体系

交流与反馈必须贯穿于公立医院整体绩效管理考核的全过程。只有利用民主参与方式,由医院各部门、科室以及一线医务人员协同完成考核机制的拟定,并且让考核人员与被考核人员保持畅通有效的交流,通过博弈促使考核人员与被考核人员以目标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改进自身工作方式方法,才能确保个体绩效的提升及医院整体绩效目标的达成和考核的顺利执行。但是,在具体绩效考核中,医院普遍存在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及反馈渠道不畅的问题,考核者往往侧重按各自部门职责分工在绩效考核表格中进行填写打分,被考核者很难获得如何改进考核结果的相关反馈,导致绩效考核逐渐变成医院的单向管理工作,不但被考核者不能按照考核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和方法,甚至会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我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加强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措施

健全绩效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

我国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标准的确立是整个绩效管理环节的主要内容,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能够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因此,在明确指出各岗位既定职责内容及医务人员岗位工作特征的前提下,医院要按照绩效管理方案持续改进健全绩效考核标准,在选择考核指标和确定考核标准时要遵循公开性、可操作性、公正性以及实用性原则,标准的设定要做到适中与可衡量。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医院要按照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与医院各科室、部门的专业特征,持续健全绩效考核标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建设以医院、科室部门与一线医务人员为依托的综合性绩效评价机制,推动医院全面且科学地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确保医院社会效益与公益性的发挥。例如,针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应主要基于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数量、医德医风和带教授课等层面;针对科室、部门的考核应基于其医疗整体工作质效、医学科研水准、医疗技术水准、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任务等方面。

强化绩效考核中的奖励制度

由于原有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当中对奖励制度的弱化,使得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不利于发展和培养医院的核心凝聚能力和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对奖励制度的强化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加尽心尽责的为患者服务。充分发挥奖励制度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医院员工对于医院发展目标的认同感,共同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医院管理者应该找准员工的真正需求,并将实现员工需求的措施和医院的发展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医院整个团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避免形式主义,做到指标覆盖全院化

在进行医院的整体指标数据的考核中,需要从根本上避免其指标的形式主义化,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的指标设计、管理及考核需要覆盖到医院的各个层级以及科室之间。这样,在综合性绩效体系的考核中,就能覆盖全院每一位职工,通过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评估管理制度,让每一位职工用心全力工作。同时,还需制定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细则,对考核进行结构化的管理和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整体性的优化。这样,在考核的过程中,绩效考核的针对性以及对医务人员的“指挥棒”作用和约束性才能有效的实现,促使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更为公平有效。

构建合理的绩效交流反馈体系

合理且有效的交流与反馈体系,是确保公立医院内部绩效管理考核有序开展的关键性举措,只有经过反复不断的交流和反馈,才能有力反映出绩效管理工作各个步骤的不足和问题,才能使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得到及时的改善与优化,确保绩效管理考核的顺利执行以及医院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开展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过程中,医院管理层应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注重沟通交流技巧,高度重视与一线医务人员的交流和反馈,对于绩效考核评价降低的医护人员,要让他们及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并为其指明正确的改进方向。

同时,还应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交流与互动,在了解患者所急所需的基础上,听取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改进建议,针对典型临床案例诊疗护理等医疗服务内容、流程进行合理调整优化。此外,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也应将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医院管理层,经过双向的交流与反馈,共同致力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促使其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患者接受医疗服务满意度、医疗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以及医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渐渐成为医院的核心工作目标。在此背景下,医院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质效,推行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而持续的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此才能实现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因此,探讨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