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2021-01-07查圣祥
陈 艳 ,查圣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学院,南京 210013)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这一问题一提出,即受到业内研究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课题。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关系与机理[1][2]、价值定位与意义[3]、发展背景[4]、路径提升[5][6]等问题展开了丰富而多样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看,研究方法基本上以文献资料与分析为主。但是,纵观近15年的相关文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是什么,还不得而知,从而难以把握文献的演变发展以及未来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基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相关文件,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探究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热点和演变发展脉络。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 数据来源
研究所选用的文献资料均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ID),选取期刊文献时间为2005年至2018年(研究初次出现时间为2005年)。采用高级检索里面的主题词检索,检索主题词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思政教育亲和力”;检索的逻辑关系式为“或者”,检索条件为“精确”,文献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设置“同义词扩展”,共检索到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或“思政教育亲和力”为主题词的期刊202篇,操作时间为2019年3月15日。
(二) 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用于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7]。从文献计量学视角来看,科学知识图谱以图形形式呈现知识的发展历史,以及知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研究所使用的Cite Space分析软件,是陈超美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可视化应用软件,采用的是一种适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8]。该软件可以借助文献资料的索引得到数据,通过相关共现分析,得出直观可视化的图谱关系图,进而用于探究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研究采用Cite Space5.3.R4(64-bit)软件,使用Reworks格式导出CNKI相关文献。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特征分析
(一) 研究呈现政策性导向特征
某一研究领域内发表论文的数量与时间变化关系能够揭示出该领域研究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为缓慢发展阶段(2005-2016年),12年共发表42篇论文,年均发表论文3.5篇。2005年首次出现研究主题词的文章;2007年出现了研究文献断档的情况;2011年发表量13篇为该周期内最高值。究其原因如下:首先,2005年西安政治学院杨继成在其《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战斗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关注点》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这一研究主题,该研究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其次,步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动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理论研究作为指导。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关注该主题的研究。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自2017年起该主题的发文量快速飙升,几乎呈“直线型”增长,2017年发文量跃升至56篇,2018年达到104篇,2017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转折点。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要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做好老师,对所从事职业忠诚和热爱,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注重感情的投入,使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的研究得到加强[9]。
图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年代分布图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背景而提出来的;此外,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影响巨大,说明研究文献的剧增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明显,政策性导向特征明显。
(二) 研究呈现不均衡分布特征
表1和图2表明,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领域前10名高产作者中,李建发文6篇,高居榜首;其次分别是陈红媛、路遥等研究者。东南地区的高校有4所,西南地区的高校有3位,中部地区研究机构3所,东北地区高校1所,这表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且多分布于西南、东南、中部地区,北方高校较少。同时我们还发现,高产作者合作度并不高,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研究人员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关联度相对较低。
表1 2005-2018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发文量前10名的高产作者一览表
由表2和图3可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高产机构是高校,前10名分别是西南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图2我们进一步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机构为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一批承担学校思想教育理论课的部门,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核心机构,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尤其是像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高校的专业学院,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颇丰。
图2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作者贡献网络图
表2 2005—2018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发文量前10名的研究机构一览表
图3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机构贡献网络图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各研究群体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研究较少,缺乏相关协作平台的建立[10]。现在大环境中合作研究、协同合作已经成为大趋势,在我国十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基础上,如何把碎片化、单打独斗式的研究局面转变成合作研究,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普及性,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所面临的紧要任务。
(三)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献的高被引情况
由表3可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排名前10名的高被引文献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思想:首先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的研究以及价值定位,如陈桂蓉、冯培、方世南的研究;其次是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要素、关系和机理的梳理研究,如白显良、李建的研究;最后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发展趋势、创新途径的研究,如熊建生、柴素芳、张根福、叶飞霞等的研究。从以上三方面的研究趋势可以看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主题趋于一致,研究者对于研究主题的价值定位和关系、机理梳理比较关注,在此基础上对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路径的拓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表3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排名前10名的高被引文献一览表
三、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热点分析
(一) 关键词频次分析
表4为关键词频次≥5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列表。从表4中可以知道,“亲和力”出现的频次高达147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频次高达89次,这两个关键词的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标签词语。从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可以看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主要机构为高校,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路径提升、针对性教学等;同时通过对关键词的梳理可以发现若干不足:一些含义宽泛、非专业性术语等作为关键词,如高校、路径、大学生等。在规范性学术论文中,关键词是用来表达文献主题和主要内容的词语,是方便后续研究者进行研究参考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文献撰写中需要选取若干能够具有代表意义的专业术语词汇[11]。
表4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热点关键词一览表(N≥5)
(二)关键词中心度分析
图谱中节点的中心度表示与该点直接联系的个体数目,中心度值越大,越表明该节点居于整个网络的中心位置,其整个知识网络的影响力就越大[12]。由图4可知,大小不等的“+”字型符号即为节点,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的大小,“+”字型符号的大小与相应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呈正比。同时,从图4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关键词的中心性水平。从文献计量学研究视角来说,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越高,说明在某一时间段内该关键词是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图4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从表4可以看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关键词中心度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的正相关关系。中心度水平前5名的分别是亲和力(1.22,147)、思想政治教育(0.30,89)、高校(0.11,14)、实效性(0.11,6)、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0.10,7),表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高度集中于上述几个方面。
四、 结论
1.在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中,我国自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且直至2016年均处于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根据近3年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政策法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未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相关成果仍会持续增加。
2.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高校,但是高校之间、不同学者之间的跨校、跨界合作协同状态不足,多数处于单打独斗状态。
3.从地理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西南、中部、东南部分高校,北方高校相对来说研究力量薄弱。
4.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主题价值定位、关系思考、创新途径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政策把握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