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母乳中磷脂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2021-01-07雷守成田金凤孙卓然尚远宏
雷守成,田金凤,孙卓然,尚远宏
(1.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呼和浩特010010;2.呼和浩特市地方病防治中心 呼和浩特010010;3.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四川 攀枝花617000)
0 引言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其中的营养素比例适当,既保证了婴儿的能量供给,又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1-3]。
母乳中脂肪平均含量为3%~5%,能够为6个月内的婴儿提供45%~50%的能量。母乳脂肪中98%是三酰甘油,磷脂占0.2%~2.0%,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神经细胞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细胞信号传导和婴儿智力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6]。
目前关于母乳中磷脂含量的研究非常有限。受实验设计、个体及地域差异的影响,已报道的法国[7]、美国[8]、西班牙[9]、日本[10]的母乳磷脂数据具有较大差距。国内仅有夏袁[11]、何扬波[12]和高润颖[13]分别对无锡、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及上海母乳中的磷脂进行了研究,目前尚无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相关报道。
本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呼和浩特地区65个母乳样本中的磷脂进行了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为建立母乳合理喂养指南和母乳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也为我国生产更适合中国婴儿的配方奶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在呼和浩特地区居住2年以上,产后6个月内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1.2 样品采集
乳样采集后放置于玻璃瓶中冰盒存放,立即带回实验室后于-80℃冰箱保存,1个月内进行各项磷脂的分析检测。
1.3 方法
1.3.1 仪器和试剂
液相色谱仪(Waters Acquity UPLC)、液相色谱柱(ACQUITY UPCL®BEH C18 1.7μm,2.1×100 mm)、质谱仪(Triple TOF TM 5600),以上仪器均来自北京京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磷脂酰胆碱标准品、磷脂酰乙醇胺标准品、鞘磷脂标准品、磷脂酰丝氨酸标准品和磷脂酰肌醇标准品,美国Sigma公司;异丙醇、乙腈、醋酸铵、甲醇、正己烷,均为色谱纯,Fisher公司;氯化钠、二氯甲烷、甲醇,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3.2 膳食调查
采样前调查乳母前一天饮食情况,包括正餐和加餐的食物摄入量。
1.3.3 磷脂的提取及测定
脂质的提取:参照Folch[14]的方法。
磷脂的测定:参照何扬波[12]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泌乳期母乳中磷脂相对含量变化的研究
根据产妇的泌乳期,将乳样分成3组:初乳(3~7 d龄)、过渡乳(8~21 d龄)以及成熟乳(22~180 d龄),对磷脂相对含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乳中的磷脂大部分位于乳脂肪球膜上,受乳腺中酶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不同泌乳期调控脂肪合成的酶与基因不同,造成乳腺对磷脂的合成作用发生改变,导致磷脂含量随泌乳阶段变化[15-16]。
本次研究对65份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进行分析,共检测出38种磷脂,其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12种,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15种,鞘磷脂(Sphingomyelin,SM)5种,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3种,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3种。跟Liu[17]等从牛乳中检测出来的58种磷脂相比,母乳中的PE种类更加丰富,共检出15种,远大于牛乳中的7种;但是母乳中的PS和SM的种类分别是3种和5种,少于牛乳中的8种与17种。
PC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合成用于脑发育的乙酰胆碱[18],而乙酰胆碱与运动功能和记忆力有关,可加快脑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速度,显著提高大脑活力。CARCIA[19]研究表明,PC强化婴儿奶粉可降低早产儿坏死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本次研究显示,母乳中PC的相对含量最高,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降低,从44.87%下降至33.09%,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与前人研究[9,11]的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母亲乳腺中的生物合成物减少造成的,与婴儿在哺乳期营养需求的变化相关[20]。本研究对不同泌乳期中的PC组分进行了相对定量,结果显示:12种PC中PC30∶0、PC32∶0、PC34∶0、PC34∶1、PC34∶2、PC34∶3、PC36∶2、PC O-34∶3这8种组分的相对含量在不同泌乳期中差异显著(P<0.05),这也侧面说明PC作为大脑神经质的原料来源,对于婴儿的智力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21]。
表1 不同泌乳期母乳中磷脂相对含量(n=65,x±SD)
从表1分析可知,PE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日本母乳中PE的变化趋势不一致[10],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人种调节PE合成的酶活性或者基因不同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研究手段不同、标准品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差。本次研究对不同泌乳期的PE组分进行了相对定量,结果显示:15种PE中,PE36∶2、PE36∶3、PE38∶4、PE38∶5和LPE18∶0的相对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变化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其余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SM参与人体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等生理活动,此外,SM与其代谢产物也是中枢系统髓鞘的基本组分[22],对早产儿喂养SM强化奶与其神经发育呈正相关[23]。本次研究显示:随着泌乳期的延长,SM相对含量逐渐增加(P<0.05),PS和PI的相对含量较为恒定(P>0.05),这与高润颖[1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2.2 影响母乳中磷脂含量的多因素分析
将母乳中各种磷脂相对含量与乳母泌乳期、饮食、年龄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母乳中磷脂相对含量与其他因素之间多元回归系数检验表
从表2分析可知,PC相对含量与泌乳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成熟乳中的PC相对含量为33.09%,远远低于初乳和过渡乳,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母乳中的PC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PC相对含量与肉类摄入量、蛋类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能是由于肉蛋类产品中磷脂较高的原因,这与高润颖[1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研究显示,PE的相对含量、SM的相对含量均与泌乳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泌乳期与肉类摄入量、水果蔬菜摄入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可能是由于初乳与过渡乳的采集时间正好是产妇“月子”期间,该阶段呼和浩特地区产妇以面条、小米粥等为主要食物,较少摄入肉和水果蔬菜类食品造成的。
本次研究表明,5种磷脂的相对含量与乳母年龄、哺乳次数和分娩方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本次研究对65份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进行分析,共检测出38种磷脂,其中磷脂酰胆碱12种,磷脂酰乙醇胺15种,鞘磷脂5种,磷脂酰丝氨酸3种,磷脂酰肌醇3种。
母乳中PC的相对含量最高,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泌乳期的延长,PE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P<0.05),SM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P<0.05),PS和PI的相对含量较为恒定(P>0.05)。
PC相对含量与肉类摄入量、蛋类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E的相对含量、SM的相对含量均与泌乳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5种磷脂的相对含量与乳母年龄、哺乳次数和分娩方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