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能、掘进、融合: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功
2021-01-07周绍永
■周绍永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要求,不仅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明晰地向全体高校教师提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属,高校内其他课程也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也是高校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高校教师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厚实自己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功尤为重要。从高校教师个体层面理解,淬炼课程思政的基本功不仅是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的转变,也是思想政治素养和教育能力的转化与提升。
一、教师要做到“强能”,即强化综合能力,这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师基本功的首要条件
课程思政课堂实施的主导者是广大专业课教师,他们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一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传导的效果。如何提升教育主导者的综合能力,达到高校教师思政教育主动而为、巧动而为,有赖于高校主体与教师本人的积极作为。具体体现在:
第一,教育者要有信服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接受力。课程思政不是学校层面敲锣打鼓式的教育运动,它“重专业知识的传播与情怀感染,是广大教育者在自己专业课程领域长期润物细无声式的隐性教育”[2]。教育者需要真信,从内心真正认识课程思政对于受教者的教育作用。为此,学校层面要有对于教师的教育计划,以消除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排斥感。学校层面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学院教师党支部学习教育是帮助教师认识课程思政的有效渠道。学校层面可利用各类学习教育机会开展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青年人才培养讲话精神讨论,理解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政治要求。学院可从实作层面引导教师学习其他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从教学效果的提升上理解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育中,对于提升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作用,以此增强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接受力。
第二,教育者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除了学识外,其他三个要求都是思想道德的素质要求,而大学要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就更需要教育者自身首先具备一定的政治领悟力,政治领悟力的提升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要素,体现在教师人身历练中积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体现在对党和政府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政治观点、政策取向的把握理解,也体现在教师工作生活实践中累积的人格魅力。教师只有加强自己政治素质的提升,才能在备课环节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鉴别力,能及时发掘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的素材,并保证内容的政治正确性和教育深度。
第三,教育者应具有承担思政课教学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影响人、塑造人、培养人,把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观念意识、行为规范以受教者可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从意识能力层面要求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从思政教学的思维能力要求上可归纳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4]。思政教学一项重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教师在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联结,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战略思维能力,能对教学的知识客体进行有预见性、全局性和层次性的论说,以拓展学生对于自我发展与世界、与国家、与集体的宏观视野;历史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精于专业的同时,能以时间作为纵轴,论说专业知识的产生发展对国家、社会的作用,让学生产生对所学知识的时代共鸣;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教师不要将教学固化为专业知识的传授,不问世事,应保持一种对周围事物发展变化高度的敏锐观察力,适时地找到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的价值性链接;辩证思维能力则要求教师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进行辩证思考,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视角引导学生认识分析所学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专业伦理。
二、教师要有“掘进”思政资源的本领,这是上好课程思政的基本保障
专业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要能挖掘与所授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素材,能对找到的思政素材进行价值性分析,明确其思政教育功能的指向。“掘”体现的是教育者对思政资源发掘的广度以及与专业知识的对应性程度,“进”则要求教育者运用其各项思维能力,对所挖掘的思政素材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其思政教育的功用,体现的是教育者对思政资源认识的理性深度。教育者如何“掘”得自己需要素材,如何对得到的素材做进一步的吸纳,可试着从以下方向行进:
第一,以“人”为中心进行发掘。任何课程都是人类基于主观见之于客观所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围绕以人的需求导向来认识未知世界的。在资源素材收集发掘阶段,课程内容直接或间接涉及的人物都可纳入教育者观察发掘的范围。首先最直接的是把课程的建设者、课程内容的贡献者和课程内容的相关者纳入观察范围,所谓课程的建设者可以是教材的编写者,也可以是课程所属学科的开创者、发展者;所谓课程内容的贡献者,可以是教材的参与编写者,也可以是课程内容观点、规律法则定理言论的发现者提出者;所谓课程内容相关者,可以是课程内容所叙事件直接涉及的人物,也可是与专业知识联系的专业、行业指向的小人物、大人物或群体,甚至于教学者教师本人。他们的家庭背景、人生阅历、言行语录、精神遗存等,只要能服务于受教者思想行为的塑造,都是教育者发掘的对象。
第二,以“事”为中心的掘进。相比于对人的发掘,以“事”为中心进行观察分析,易缺少材料收集的主体性和方向性,但教育者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觉悟能力,就能找到相关的思政教学素材。以“时间”作为搜寻指标发掘社会演进中的历史性事件,可以提高思政素材与课程知识联结的历史感、主题感。比如讲授生态学课程的老师,把讲授某一环保专题内容的时间与世界或国家主题性的环保日活动巧合性地重合,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时空感,有助于其环保观念的强化。以“突发性、热点性”事件作为思政素材,发掘其政治性、思想性的内容,可以增强教学内容与时代的联结感。大学生处在独立认知能力的上升期,对国家、社会正在发生的突发性、热点性事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把政治圈、经济圈、体育娱乐圈以及其他行业圈子中处于舆论风潮的事件作为掘进的对象,其引起学生的时代共鸣效应会更强。
第三,要坚持政治性、教育性的掘进原则。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达成受教者思想行为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宣导的价值标准,符合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规范。教师所发掘的思政素材并不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调味剂可有可无,只以学生的喜好、教师个人的价值偏好进行取舍拼接,而必须上升到“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对待自己思政资源的掘进工作,应始终秉持政治性的铁律和教育性的上位原则,把教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以守好自己一段渠,种好自己责任田的意识承担起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教学使命。
三、教师要做到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融合,这是取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内容的融合才是关键一环。“课程”是有科学逻辑组织的学科内容与教学进程,“思政”教学是将一定理念价值内化为受教者的信念,外化为受教者的自觉行为的教育活动,如何将思政内容自然地与课程内容融合,避免课程与思政两张皮现象,取决于课程施教者的融合艺术。在课程思政推行的大背景下,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进行突破,可较好实现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的融合。
第一,结合课程性质合理设定教学的价值目标。教育者日常教学过程,不能窄化为学科知识的传授运用,每门课程应有基于理念价值的目标指针。按照“三全育人”思考框架,可以把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观察点设定在课程教学主导者、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知识技能应用性方面。以大学通识课程“大学英语”的思政目标设定为例,可在听力部分设定学生要尊重科学,正确处理中外文化关系,重视理论对听力技能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口语部分设定学生能表达个人具有正能量的意见、情感与观点;在书面表达部分能渗透教师或职场者所需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认真书写的写作习惯;在职业设计部分可设定学生要注重语言素养的量变式积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思政目标的设定是多元性的,依赖于教师基于自身对教授课程、学科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的认知程度,课程的施教者只有理清所教授课程的思政目标,才能较好地指导和规范日常教学行为。
第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做到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犹如人类每天饮食所摄入的“盐”,使用过量或搅拌不均匀会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的不良反应,适度地浸润到每一门课程中,才能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教师要统揽教材内容,运用战略、历史、创新和辩证思维科学分析教学课程蕴含的学科素养,以学科素养指引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以“政治学”课程为例,课程学习要培养受教者的政治认同意识、理性精神、公共参与意识、法治意识四种素养,其中的政治认同素养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一定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适时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让受教者认同社会主义、认同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能保证思政教学标本与教学主题内容的同质性,不会成为不伦不类的广告式植入。教师以此为导向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思政教育标本,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才不至于产生排异反应,也才能确保思政元素与课程主体内容是融为一体的。
第三,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思政教育的协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互动的效果与教育者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是有密切关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营造一种自然而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思想的深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构造无边界的协同育人体系,不光是现实世界中各方育人力量做到相互融合、无缝对接,更要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建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育人情景[5]。为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教学条件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灵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呈现载体方面改变传统的课件式展现,可利用教学模具、网络学习平台、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多种平台,在实景与虚拟场景中让学生在形象化的场景中体悟专业知识与社会的连接性,打破课程思政的时空限制;在室内课堂教学方面,可根据所要传达思政元素的思想价值属性,设置专题讨论、现场实作、角色表演等环节,以一种活泼的方式将人文的、理念价值性的内容融入进课堂教学中;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在设置实训项目时,要改变单纯式的知识技能训练模式,可融入一些与人文、政治、历史相关联的情境项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操作中实现思想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高校教师,就是要从传统单一的讲授方法转变为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工具选用、教学案例选编和实践教学中注重与思政育人目标协同,始终带着一颗创新的恒心实现思政育人的初心。
“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使命,练就过硬的课程思政教学本领就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贯彻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任务的具体行动体现,广大高校教师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掘进思政资源的水平,丰富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艺术,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的协同效应,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