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化一核心”的医护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021-01-07林丽端
■林丽端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中央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将“课程思政”列为国家战略部署。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202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全国推广“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由此进入大众视野,而在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又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种好责任田,培养新时代的医护人才呢?
一、新时代中国对医护人才的要求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医护工作者必备的一项技能就是熟练运用国际通用语言即英语进行医学知识、文化交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因此,如何培养出一大批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医护人才,这是新时代给予医学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的大事。然而,医护英语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模式影响至深,教师仍将这门课当成普通语言课来上,着重传授相关的医学语言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中西方文化比较能力、人文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学生仅仅熟悉医护相关的英语术语和基本的问候、对话,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方针、政策等不太上心,缺乏综合的分析批判能力。
当然,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良好的医护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基本的职业核心素质,也应精于此道,但是新时代医护人才最根本的素质并不仅是这个。因为医护人才既要第一时间了解国际最新医学动态、进展,掌握最新医学知识、技术并运用到我国的医疗实践中;同时又要弘扬中国传统博大的中医药文化,让我国丰硕的传统医学体系、成果为世界所知,造福人类。所以,新时代中国培养的医护人才既要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综合素质,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职业素养。因此,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等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品质才是新时代医护人才最根本的素质。
二、医护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现状探微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道题,其中12题单选,8题多选。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学生对医护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三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评价等。教师访谈主要围绕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如何开展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教育等。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涉及我校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学生,通过系学生会将问卷链接随机发放,邀请同学参与调查。因为是学生邀请学生参与调查,降低了同学们的戒备心理,使得同学们能更真实表达看法,达到问卷调查的目的。本次共收集问卷768份,可喜的是均为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
1.师生对医护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多数学生对医护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态度是积极的,因为有69.01%的同学认为目前医护英语课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最矛盾的问题是教学偏向语言本身;43.1%的同学认为医护英语课程中思政内容应占总课堂教学内容11%-30%,24.87%的同学甚至认为应该占到31%-50%。
在受访的英语教师中,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在传授英语课堂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梳理、融入思政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入学生“脑”、入学生“心”,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批判能力,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2.师生对医护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内容的关注程度
课堂教学中最吸引学生的内容按照关注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时政热点、社会新闻、中华文化、课堂知识点、职业道德素养,其中有70.83%的同学关注时政热点,66.54%的同学关注社会新闻。而在调查哪种类型的教育对学生爱国情怀影响最大时,45.83%的同学选择了家庭潜移默化,仅有29.43%的同学选择了课本知识教育。由此可见,关注度高的时政热点、社会新闻是家庭话题,同时也是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所以,学生在选择教学内容应该在哪些地方改进时,66.93%的同学认为应该增加时事热点,61.2%的同学认为应增加中国素材。
在教师访谈中,大多数老师表示,虽也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本身缺乏系统的思政理论功底,对热点、理论、方针、政策的阐释显得苍白无力,仅浅尝辄止,未能深刻影响学生。个别老师则认为受限于教学计划安排,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时政话题的探讨。当然,也有部分老师表示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会根据学生上课状态适时地与学生探讨时下社会热点,或者根据课堂内容适当地补充时事热点英语表述等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互动性;有的老师表示,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会将学习强国APP中的每日一词作为课前热身环节,不但引起了学生对时政话题的兴趣,还提高了对英语的兴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四化一核心”的医护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为培养出新时代合格的医护人才,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经过多方探索与实践,“四化一核心”医护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逐渐成型。“四化”即教师队伍专业化、思政内容精准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第二课堂丰富化;“一核心”即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教育核心。
(一)教师队伍专业化,提升医护英语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医护英语教师,自身英语语言基础扎实,对医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不足是缺乏系统的思政理论功底。但因为教师大学期间都学过思政理论课,同时自学能力强,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能力强,又比一般人更关心国家前途,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所了解[2]。因此,英语教师必须首先坚定社会主义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在课堂上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表情控制,在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接触到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时候,不能流露出对西方文化的向往,对中国文化的不在乎,不能让学生感觉老师虽在强调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内心里却是赞赏西方文化。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理性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3],自觉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教师自身有了理论功底,肚里有货,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医护岗位职业道德的引导,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二)思政内容精准化,挖掘医护英语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内容
要推进课程思政,就必须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在挖掘思政资源时,总体上要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职业素养为重点内容,来整体规划和分层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4]。
要树立全球视野,挖掘医护英语思政内容,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比如在案例教学时,讲到医患矛盾,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医生的问题还是患者的问题,进而引申到医生的职业道德、国家实行的医改政策、卫生保健制度、健康中国战略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再比如,讲授开中医处方药时,要强调中医药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品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育职业素养,增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创新医护英语教学方式方法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理念,如何在传授学生医护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所有英语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交流、研究。
1.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和“00后”,处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有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见多识广,接收能力强,兴趣广泛,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传统的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教材等已吸引不了如今的大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就必须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学习、对课堂的兴趣。因此,信息化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派、超星·学习通等各种APP,智慧教室等学生喜欢的工具进行教学,通过虚拟、动画、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知识,增强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参与兴趣,从而实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也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如在讲到助产师工作时,为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接生的过程,从而用英语更精准地指导外国产妇用劲,可以用虚拟仿真教学,让同学们如同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解产妇,达到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等人文关怀教育目的。
2.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医护学生除了要掌握医护英语知识,还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进而促使他们能理智地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开展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同时,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政治信仰、主流意识、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素养等,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预设的模拟情景中进行表现,去实践和感悟,这无形中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思辨能力,树立了正确价值观。比如,教师在讲解病房护士工作相关的案例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协作,扮演护士、外籍患者、家属等开展情景剧表演。在创作、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进行了语言的输出、增强了学习和记忆效果,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职业素养、与人交流沟通能力,能辩证地对待异国文化,同时传播中国声音,增强文化自信。
(四)第二课堂丰富化,开展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
现在各高校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均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课余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因此,第二课堂在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校成立英语爱好者协会,该协会是英语课堂的延伸,定期举办各类英语角活动,如医学影片趣配音、医学名人格言英文书法比赛等,最近又开展了学习强国APP中的每日一词诵读会。同时,该协会通过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去为留守儿童辅导英语,结合所学专业普及基础儿童保健知识等,让同学们深入中国农村大地,了解中国国情,感悟健康中国战略。而且,英语协会成员加入天使志愿专业服务队,定期到外国留学生宿舍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为留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宣教等,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医护英语第二课堂弥补了第一课堂因时间关系不能给学生更多机会进行实践的问题。开展好医护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性,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课程思政,我们要牢固树立这样一种观点:任课教师并不是安排专门的授课时段进行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道德说教与政策宣讲,而是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授课方式,积极主动地挖掘学科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5]。医护英语教学不单是语言知识的灌输,而是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要提醒学生对待中西方文化要有研判力,避免“情绪化”;对待病患要有同理心,避免“物质化”;对待生命要有敬畏心,避免“机械化”,在跨文化交流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